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养情:写作前的必要准备 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养情:写作前的必要准备 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3:16 影响了:

  情感,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说的是人主观上的体验。一个人对事物持肯定态度,他就体验到满意、愉快、喜悦、爱或尊敬等感受;一个人对事物持否定态度,就体验到憎恨、不满、痛苦、忧愁或恐惧等感受。如今,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EQ(情商)比IQ(智商)更显得重要。于学生来说,应知、情、意协调发展,不能偏废。
  人是思想和感情的动物,记叙文又主要凭借感情去打动人。我们平时学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感觉美不胜收,阅读《读者》杂志往往手不释卷,关键还是那些文章“情真”、“情美”,以至让人读了如咀嚼橄榄,余味无穷。
  以前指导学生作文,总讲些观察、思考、语言、多练等等,就是很少谈及情感的培养。其实,别说写诗,就一般的记叙文,情感不培养好,哪写得出好文章?缺少情感,首先缺乏强烈的写作动机,其作文语言,也肯定是苍白无力或味同嚼蜡的。诗人杜甫说过:“愤怒出诗人。”文章是感情的蓄积,是热量的喷发,是温意的沉淀。曾有一名学生跟我谈写作感受:铺纸提笔,我不能静下心来写,脑子里思潮翻滚,浑身热血沸腾。我―会儿站起,一会儿又坐下……真有点坐立不安,魂不守舍。我向她解释说:这是很正常的。听说郭沫若当年在日本写《地球,我的母亲》一诗时,诗潮袭来的时候,课也上不下去了,跑出教室在野外狂奔,最后掏出纸笔,就伏在地上完成了诗作。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写《高老头》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邻居还以为他是个疯老头。写作之时,正像古人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悲则万物为我痛哭,我乐则万物为我欢笑,天地间―切与我主观融为一体。因此,你这种写作现象是很正常的。出现这种现象倒是好事,说明你已有写作的强烈欲望。
  以上谈的是写作前情感的酝酿和蓄积,属短期的技巧性的准备;真正要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关键还要靠平时长期的点点滴滴的累积。以下谈几点方法。
  
  一、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
  
  生活是一个人情感产生的土壤和源泉。离开了生活,情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表现和反映,人的所有情感也都来自于生活。没有生活,情感将无所依傍。只是人的情感有的是积极的、昂扬的、能激励人的;而有的情感则是消极的,悲观的,对人起负面影响的――这决定于人的世界观。我们所需要的自然是前者。所以,写文章的人责任重大,因为“要照亮别人,自己必须是火把”,自己必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必须全心全意地、满腔热情地热爱生活,生活才会向你捧献灿烂的鲜花,也才会赠送你佳词丽句,让你能辩证地看问题。热爱生活的人,不会被遭遇的挫折击倒,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力,他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点苦算什么,我们前面还有路……”他觉得这些所谓的困难,那是上天馈赠于他的礼物。
  曾记得教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往事依依》,作者小时面对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居然“清晨看,晚上看,一天少说看三四次,竟百看不厌”。“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中’甚得其乐”。我结合课文有意引导学生要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一要学习张海迪等人的生活态度,每一天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二要保持一种新鲜感,像于漪一样,对熟悉的事物还能百看不厌。早晨起来,相信今天的太阳与昨日的不同,要像刚从蛋壳里出来的雏鸡惊奇地察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二、诚心诚意地学会感恩
  
  你一来到这个世界上,每日每时,生活都在向你伸出臂膀拥抱你,抚慰你,呵护你!大自然给你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飘逸的白云……她奉献给你鸟语、花香、清泉、碧树……她无私地供你享用喷香的米饭、甜蜜的佳果,让你能“春游芳草地,夏赏荷叶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我觉得对大自然就是应存点敬畏之心,有点感恩之念。
  人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同时也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享受生命。人生在世,有充裕的物质条件固然好,没有也要过得充实愉快,悉心享受精神生活。
  我们更要感恩于他人:母亲,邻里,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乃至陌路人。朱自清感恩于老父,《背影》应运而生;史铁生感恩于母亲,说不尽“秋天的怀念”……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人在关心着我们: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当你追想那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但芳香依然弥散……于是,我们会很感动,很动情。因此,感恩之心是一颗美好的种子。当然,我们不仅要懂得收藏,还要懂得适时播种,这样就能给他人带来爱和希望,并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素养。
  
  三、全神贯注地用心体验
  
  1.体验生活。首先要深入生活。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文章要反映、干预社会生活,作者不可能呆在象牙塔里。深入生活也是蓄积情感的必要途径。作家魏巍深入抗美援朝战场,短时间就采访到几百个生动的例子,“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潮水在放纵奔流着……”于是,就有了那广为人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体验生活更要反思生活,琢磨生活,品味生活。冯骥才的《感觉》道尽了对生活有滋有味的体验,它不是一般的用“感官”感受,他是用“心”感受,值得我们学习。“黄昏时听音乐是一种特殊的享受。那当儿,暮色浓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没有什么具体清晰的形象映人眼睑、搅乱头脑……家里只我自己,静静的空间贯满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舒曼《梦幻曲》)。我的心像被这音乐洗过一样圣洁……”无独有偶,王蒙也有类似的欣赏音乐的感受。
  
  2.体验阅读。它与体验生活同等重要,因为文章本身都是客观世界的产物,阅读也就是间接地了解生活。同时,阅读的作品无例外地都渗入了作者主观感受,所以,又特别能影响读者情绪。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尤其读长篇名著,它有起有伏,波浪推进,螺旋上升,不断升华。好的书籍,能帮我们引渡生活难关,树立生活信心;能安抚我们的心灵,摆脱不良情绪的羁绊;能使枯燥无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能将崇高思想注入脑海,使我们神往,完成灵魂的升华……与体验生活一样,要大量阅读,而且内容不宜单一。
  
  3.体验写作。一般说来,有了生活和阅读的深刻体验,写作就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基础。但还须注意:作文是一件严肃的事,古人甚至把它抬到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地步,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其次,要有个感情酝酿的过程,别仓促起笔,感情蓄积随文章构思同步;但也不宜太迟,感情之峰一过,就没有写作欲望了。总之,感情蓄积也应该有点技巧性,当然,养“情”关键还靠平时,这样才能使文章情真、情深,杜绝“为赋新词强说愁”。
  人是感情动物,因此养“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文章是感情的产物,因此养情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养情,一个写作上永恒的话题。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