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让信息科技课堂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
 

【让信息科技课堂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

发布时间:2019-01-27 04:01:49 影响了:

  信息科技课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建立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实行“生活化”教学。“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生活化教学提高了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在信息科技课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信息科技课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根据这一总目标制定的三维目标及行为目标,不但要与教学内容相符,而且要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只有在此目标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才易于被学生接受,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他们主动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安全与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这节课,我根据本课内容实用性强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最终都要回归到这一目标上来。如:(1)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碰到计算机病毒的经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名称及其危害,知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信息技术领域的法律法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意识。(2)通过Flash动画中“小胖”日常使用计算机的一些操作,知道病毒传播途径,从而养成健康使用计算机的习惯。(3)通过安装杀毒软件,了解反病毒软的基本功能,体验反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对生活中使用计算机反病毒软件有现实指导作用。让学生明白实际上没有一种反病毒软件能清除所有病毒,因此我们要定期进行反病毒软件升级、系统软件升级、重要文件备份,并树立以防为主的自我保护理念。
  以上这些目标都与学生日常使用计算机密切相关,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和亲身经历,形成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知识技能与运用的和谐统一。
  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信息科技课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等因素,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策略、学用结合策略、以项目带动学习策略等。下面,我以“上海到×××一日游”这一项目活动为应用实例,来简述项目带动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是如何贴近生活的。
  1.项目活动主体与学习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旅游方案的制订。
  在项目带动学习策略下,项目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项目活动主题的选择与分析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想去的秋游景点,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旅游方案。
  在项目带动学习策略下,项目活动的主题确定最为关键。学生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师的主题方向确定本组活动主题,并分析主题的现实意义。
  3.项目活动任务设计与认领
  (1)根据旅游时间,确定旅游目的地。(2)根据目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交通方式。(3)根据目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旅游景点和线路。按照旅游过程,设计时间安排,预算旅游费用。(4)组员分工认领任务,选择工具制作旅游方案。
  在项目带动学习策略下,项目活动的任务设计要围绕主题,要注意任务的轮换,以便均衡发展各成员的能力。
  4.项目活动任务的实施与评价
  学生根据各自分工完成任务,登录评价平台完成各阶段的自评和互评,并撰写活动感想。
  在项目带动学习策略下,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但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5.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
  根据要求展示旅游方案,看哪个方案最切实可行,最吸引学生。
  在项目带动学习策略下,活动成果展示交流可以说是活动实施的高潮部分。将小组活动成果与他人分享,将收获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不论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只要应用恰当,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它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段吸引人的动画或视频,甚至还可以是与主题吻合的一段表演。我认为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境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下面,我具体介绍在《制作屏幕保护程序》这节课中两种不同效果的情境教学。方案一:许多学生都喜欢给计算机设计屏保,今天我们就要用Photo Screensaver Maker这个软件制作屏幕保护程序,下面给大家看一个示例――“变化的外白渡桥”。学生听到“屏保”二字时有些兴趣,但观看了示例后反应并不热烈,看来他们对外白渡桥不感兴趣。我思考着如何重新设计情境。当看到许多学生在看橱窗里的“团员活动剪影”时,我立刻想到用班级的照片制作屏保,也许这样引入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又设计了方案二: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能从投影上看到如“幸福中预(1)班”的图片展示,并听到班歌“种太阳”,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生从展示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唤起了他们对一次次活动的回忆:那是元旦晚会,那是阳光体育活动……这时,我说这是一个屏幕保护程序,你们也能做出自己的个性化屏保。于是引出了活动任务:自学Photo Screensaver Maker并选用个人照片,制作屏幕保护程序――“成长掠影”。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下,学生的创作欲望被激发,自然而然地主动去探究、去实践体验。
  采用上面两种情境导入,教学效果差异显著,其实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
  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
  信息科技课教学内容具有多面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引入到教学中,并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不但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分析问题、客观看待问题、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呢?这需要教师关注新事物和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重组。
  人们每天都可以从报纸、电视、互联网上了解到空气质量的指数,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指数是如何得来的,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含义。所以我在课上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演示文稿和电子表格等工具开展“上海市××区空气质量一周点评”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用数据处理软件制作修饰表格、运算分析数据、制作交流图表,体会了电子表格的实用性,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学生报告中所写的那样:“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当少坐私家车,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我们作为上海公民,也应该时刻记住要维护环境卫生,让上海的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一个优良的水准!”
  信息科技课的“生活化”教学,关键是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有生活便有教育,教育与社会现实中的生活是相对应的。
  (作者单位:上海闵行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