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计划 [浅论教师的寄生与再造]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计划 [浅论教师的寄生与再造]

发布时间:2019-02-02 04:07:40 影响了:

  就角色定位而言,较之其他职业,我们教师够辛苦够具体够基层也够纯粹了,倘若再对教师的问题深挖外泄横加指责,真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新诉求新担当新期许已把教师推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对教师及教育的关注程度超乎寻常超乎想像,这一背景下,如果教师对自身的缺陷或者说是“诟病”不能自觉自悟自省并责无旁贷的自纠,显然是不很明智很不和谐甚至有悖公信和忠诚,后果不堪设想。我一直认为,“教师”即“完美”的代名词,是经得起阳光炙烤而永熠光芒的职业,容不得丁点瑕疵,来不得半点“阴霾”,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包括尽管是阴差阳错误打误撞地进入教师队伍却又没有中途退出和转行的可能,那就注定我们走上了一条伟大高尚神圣之路,而且还必须伟大下去。基于此,我决定还是要把教师当下的寄生态“晒”出来,以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希望教师在自我颠覆后真正成为引领社会正义而行、欣欣向荣的榜样力量并因此生成“教师伟大”的时代共鸣。
  
  一、教师的寄生状态
  
  实事求是地讲,教师这个圈子里,处于寄生状态的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南郭先生”,有滥竽充数者抱着教参仍把例题讲错,强迫学生抄袭“范文”充当习作,千方百计教作弊策略,糊弄学生;有的对教育学、心理学一窍不通,除体罚学生外便黔驴技穷;有的长年不上岗照拿工资或以各种借口花小钱找人代课,自己逍遥自在,四处炫耀;有的在岗的目的就是向学生索要财物、高价推销教辅资料,贪图小利、贪得无厌;有的凭关系混迹于内……他们是“假冒伪劣”产品,是教育腐生怪胎,必须赶出校园堵在校外。我说的寄生态教师,不包括“南郭先生”,而是特指有良知有“本事”、长期披星戴月煎熬在教学一线、曾经为教育发展立过汗马功劳而面对新要求无所适从、无动于衷、枕于现状、我行我素以及夜郎自大者。所呈现的寄生状态为:以“知识分子”自居,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读书不学习不提高甚至连教材文本和课程标准也很少浏览,沿袭旧信息旧方法敷衍学生搪塞课堂,其潜在的意念不是懵懂不是有意也不是固执而是“无为”和“不作为”;缺乏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激情,心如枯井,自以为工作平凡单调重复而颓废懈怠、妄自菲薄,课堂味同嚼蜡,师生形如陌路,质量稀里糊涂;漠视创新,对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置若罔闻、袖手旁观、冷嘲热讽。教学研究往往“开头轰、中间松、结尾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总觉得是“欲加之罪”甚至花钱买“成果”、弄假装门面也不愿为之。还有,恶意加重学生负担、浮漂浮躁等等。说实话,笔者对寄生在“教师”名下的不良状态只能概述,不敢细细罗列,因为,真不愿惹教师不舒服,然而,我还想说明,这些寄生状态不是教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是教师的主观异变,如此“寄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明伤”,是学生智慧人生的“暗伤”和教育内涵发展的“硬伤”,不能迁就,不能原谅,更不能任由存在扩散蔓延,必须动大手术切除“病灶”,否则会产生“癌变”。
  
  二、教师的职业改造
  
  做一个读书分子,使自己丰盈博大。“知识的富有者”、“全新知识的拥有者”、“悟道践道传道”是教师工作的属性特征。知识从何而来?就是做一个读书分子而不是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吸纳新理念、接受新信息、保证时刻站在知识的最前沿,换句话即教师不仅要为崇高理想而读书而且要做终身学习的楷模。不要以“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的具功利色彩不再适合自己,也不要以自己“功成名就”和工作繁重为不读书找托词,单从竞争角度看,读书可以内化为教育“生产力”,教师的书香特质,就是最具“杀伤力”的力量,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个道理。构建“三维目标”是读书分子的阅读姿态:一即广度。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同的书给人不同的收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说:“读书补天然之不足”。一个教师的读书广度至少要有四个层面:第一是阅读教育理论类书籍,诸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等,至于需要“韦编三绝”的意义,不必多谈。第二是阅读文学。通过文学作品,我们方可进入人性的复杂内心,才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精神、灵魂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才能培育丰富的想像力和人道的同情心。第三是阅读历史(尤其是近代史)。要选择那些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文明如何演进的鲜活的负责任的历史书藉。教师只要对历史真相和细节有一般的了解,便能以人性的目光审视教学内容,便会让课堂焕发出现代文明的光辉。第四是阅读“思想”。这里的“思想”,特指一些大家名家的读书札记和随笔,它富于个性,论述独到,会让我们刻骨铭心。二即深度。书有灵魂,真正的读书是触及文本思想内核,是与文本辩论对话,是走进文本而不是浅尝辄止走过文本。直抵深度,我们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冷静与温暖、灵动与震憾。三即高度。高度意味着反思、叛逆与矫正。“尽信书不如无书”警示读书分子须时刻保持清醒与投入同步。在此,我郑重建议,从现在开始,教师就把读书作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把自己迁移默化成一眼喷涌的清泉、一条奔腾的江河、一片浩翰的海洋。
  用激情点燃学生、点亮自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激情的巨大力量和独特魅力。一个人没有激情会惨淡一生,而教师没有激情,更枉为人师。许多人每谈起自己的精神发展轨迹,都会提到教师,提到教师的情感启蒙。如果教师上起课来,眉飞色舞,神情飞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高兴处手舞足蹈,悲伤处含泪哽咽,那么他的课堂肯定像剧场、赛马场、布道场,像学生服了兴奋剂一样的大磁场。新课程强调“人为情生,事为理存”,其启迪教师不仅要用激情感染人,还要用激情去改变人和提高人。事实证明,教师拥有激情,就会自觉地探究课堂艺术,就会自然地呈现教学特色,就会自信地建构学科品牌,就会在学生心中塑起一座丰碑。
  刻苦钻研,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和领军人物。课改转型期,教学研究和创新已不再囿于“教师做研究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底该做什么样的研究”的争论,而被赋予了“构建自己的研究文化”的历史使命,即研究必须是教师的生存需求,是优化教学、专业成长、职业幸福的自觉自愿;是没有“标签”、没有“补丁”、没有“殊荣”、没有好高骛远的平和心境;是“小处入手”、“真处做起”具有深刻变革意义的运行机制;是矢志不渝,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常态教育生活……真正的教学研究应该源自教师自身需要,从日复一日的教学中遇到的但又不是一己、个别的“真问题”、“小问题”着手,把“小问题”做成大文章,从而找回自己的话语权,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尊严。陈桂生教授认为,任何研究的效果取决于所择定课题同教师日常工作相关程度以及研究方式的可行性,取决于中小学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此话阐明研究与教师的关系是,教师对研究抱多大热情、投多少精力,都取决于对研究的强烈期待以及带来的实际效果,而对“小问题”、“真问题”、“自己的问题”的“个体研修、同伴互助”则是教师最舒服、最实惠、最贴切、最受益、最核心的。
  研究贵在坚持。李吉林老师围绕“情境”不知不觉做了30年,她用三个关键词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甘愿、值得、快乐。于漪老师每节课后都要认真记下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教法的选择与运用;记下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火花;记下自己的得与失,点点滴滴言之有物、思之有悟。顾泠沅老师在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做下了几十本教学日记,记录了自己思考实践的每一轨迹,如此日记应该比拼凑的获奖、发表论文更有价值。由此可见,研究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这里的“做”是甘愿的“做”、值得的“做”、快乐的“做”,是持续不断、有信心、耐心和恒心的“做”,唯有这样,我们教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破解,才能“做”出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的研究文化。
  还有,以爱育爱,传承文明,做师德模范。爱是高尚师德的源泉,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有爱就有精神就有梦想,就能孕育一个有灵魂的民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