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在课堂中实现学科价值的探索和困惑】 语文学科的困惑
 

【在课堂中实现学科价值的探索和困惑】 语文学科的困惑

发布时间:2019-02-06 04:11:38 影响了:

  由于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评价导向等因素决定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地位,该学科教师也不适合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因此其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只能也只有依靠课堂完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三维目标?如何使学生都能充满活力地主动参与?如何将课堂营造为学生盼望的、流连的空间?这就成了该学科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的所闻所思,从成功课堂的衡量标准、追求成功课堂的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困惑等方面,阐述笔者的看法,以期在反思中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1 怎样的课堂有助于实现学科的价值
  课堂融合着主导者――教师、主体者――学生、桥梁――教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中实现,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最终师生在课堂上共同体现生命的价值。
  课堂既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也应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从总体上看,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知识,教师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并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认识,用问题牵引学生,使其学得起劲,在自主学习中提升价值观。而学生则动态生成自觉认识,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以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在这样灵动的课堂中,教师将会在引导和组织中体会成功,学生也能在参与和活动中展现自我,师生将实现双赢或者多赢。
  2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营造实现学科价值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勤练内功,以课标为依据,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凸显综合性学科的特点,追求有助于实现学科价值的课堂预设和教学组织。
  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历史、人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的融合和联系,一方面淡化了学科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科教师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能改变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要求教师能在教学中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地理和其他文科的融合和联系,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历史与社会课程呈现出广阔而多维的空间,把课程带进历史文化、人类生活的大背景中,带到自然世界、科学世界、自我世界、社会实践中,带到与其他学科进行纵横联系的视野中。教师应努力使自己达到这样的要求:首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并能运用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再次,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处于塑造时期的学生。
  3 在追求实现学科价值的课堂中所产生的困惑
  3.1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博览同行之作,极易出现繁花似锦而迷失自我的现象
  网络是现今教师最为重要的参考工具,它几乎能提供所有需要的参考资料,只要权限许可,鼠标轻轻一点,马上便百花齐放。正因如此,一些教师渐渐地便患上了“网络依赖症”,每每备课时,似乎离了网络,总觉束手无策或脑中一片茫然。再则,一些教师对网络产生依赖,习惯在浩瀚的网空中搜索出尽可能多的同课题资料,然后乐此不疲地欣赏着同行们的“佳作”。在此基础上,取各家之所长,东拼西凑地裁剪成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虽然材料是很详尽的,画面也很怡人,但这并非真正属于自己。也因此可能不再那样一丝不苟地、有针对性地从自身实际出发,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去设计课堂,不再迸发出精彩的思维火花。所以,拼凑的教学设计可能是精彩的,但当应用时,它也不一定能成功,也只不过是有形而无神。久而久之,收获的是便捷,而失去的是自己的思想或者思考、探索的习惯,教师只是成为拼凑的工具,而严重缺少自我创新的意识,这肯定对自己的成长会带来诸多不利。
  3.2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课堂生成资源过多,学生参与欲望强烈,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因为在课堂上学生及时迸发出的灵感过多且表达的欲望很强烈,导致有些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于是就有一个矛盾产生了――是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扼制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思维强拉回来?是完成教学任务重要,还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验重要?纵观教育教学的发展历程,若以上两者选择其一的话,21世纪前的教学,可能倾向于选择前一种情况,其更在意的是体现教的目的的达成;而后一种情况则是符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应该说它是人们现在追求的课堂,担心的不是学生讲多了,要担心的是学生不会讲或不知道怎么讲,更多的课堂不是学生缺少灵感,而是教师没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漫无边际地由着学生尽情地展示,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处理好“开放”与“收敛”的关系,合理控制课堂节奏,做到张弛有度,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和学任务。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