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整合内容,层层递进,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整合内容,层层递进,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发布时间:2019-02-06 04:14:49 影响了:

  摘要 在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从情感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发挥审美教育的潜在、渐变效应,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是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音乐教师教学道路上永远的指路明灯。笔者尝试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程设计,以“祖国颂歌”为题,来体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的理解,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目标;音乐;情感体验
  
  1 整合教学内容
  
  “祖国颂歌”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30节的教学内容,《学科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是:认识歌曲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从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笔者仔细阅读教学内容之后,发现其中有一首歌曲为《忆秦娥・娄山关》,其歌词为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红军长征途中所作的一首词。看到这儿,笔者想起一个外国人说的一句话: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指挥红军转战万里,力挽狂澜的同时,征途吟诗,马背成章,创作了《十六字令》3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笔者选择《红军不怕远征难》《忆秦娥・娄山关》和《沁园春・雪》3首歌曲为教学内容,想上一节“音乐与诗歌”的鉴赏课,结合学生最熟悉的口号――“想唱就唱,唱得响亮”,确立以“祖国颂歌”为课题。这样也正好体现学科综合化的思路。
  
  2 确立教学目标
  
  笔者仔细阅读高中音乐课程目标,又翻看参加新课程培训的笔记,发现新的高中音乐课程中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3个维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音乐学科的情感体验是十分鲜明的,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强调把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音乐实践中进行。歌词都是学习过的诗词,更有助于对情感的整体把握。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会通过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情绪的欣赏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蕴涵的情境中油然产生对伟大诗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敬佩之情,自然联想起作为21世纪的主力军,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于是笔者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为:通过聆听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几首创作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优美的音乐语言及蕴涵于歌曲中的丰富的情感和意境美,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博大的心胸和民族责任感;通过聆听、朗诵、学唱、讨论,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诗词的诗情、诗韵与诗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聆听这类艺术歌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 实施教学目标
  
  3.1 初步感受
  这几首歌曲对学生来说,内容不新颖,演唱形式也不像流行歌曲那样让他们心动,教师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静下心来聆听歌曲呢?笔者选择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营造庄严而喜悦的气氛;从学生的无意注意入手,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感染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体会红军长征胜利的喜悦。当学生发现歌词是他们学过的诗,笔者就让他们大声朗读诗歌,并让他们比较歌唱的节奏与朗读的节奏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很快发现一个重要的特征:歌曲的节奏与原诗歌的韵律基本保持一致。然后笔者又问:从歌词的内容可以看出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而歌曲为什么用如此喜悦的情绪来表达?让学生自然地在情感体验中理解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样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渗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明白音乐要素是如何表现情感的。笔者认为这是符合高中音乐鉴赏的目标要求的。
  3.2 深入体会
  《忆秦娥・娄山关》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开始的设计是:围绕音乐体裁、风格、结构,音乐要素对情感的表现,曲式结构等提出问题,让学生听音乐回答。第一次试上时的情况:听音乐――提问――讨论――回答,按部就班,模式固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激情。在第二个班上这节课时,聆听歌曲前,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长征》中娄山关战役的片段。大屏幕上,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身上染着鲜血的战士抬着牺牲的战友的遗体去掩埋,一群悲鸣的大雁出现在西面的天际,毛泽东同志愁眉紧锁地吟诵着:“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此时,笔者看到全体学生都沉浸在这壮美与凝重的气氛里,有的学生眼里泛出晶亮的光。笔者不失时机地马上播放歌曲。当听到马蹄声碎的“碎”时,笔者让歌曲戛然而止,说:“老师觉得这个地方很美,你们赞同吗?”笔者分析到:“词美――因为风的猛烈,将行进马蹄的声音传得断断续续,碎字在此用得生动而准确;曲美――起伏跌宕的旋律酷似崎岖陡峭的山路,疏密结合的节奏充分表现了词的韵律。还有比这更完美的词曲结合吗?”通过抛砖引玉,很快调动学生的热情,接下去的欣赏过程中,他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歌词3次重复,旋律各不相同。前两句音域不是很高,在学生的歌唱的能力范围之内。于是笔者考虑让全体学生来演唱这段歌词。当笔者弹出间奏,那附点节奏特有的富有推动力的色彩和雄壮的进行曲风格很快让学生精神振奋。笔者稍作提示:“声音打开,位置统一。”学生很快调整呼吸,从划拍唱谱到学唱歌词,到表现3句歌词不同的情绪,整个歌唱实践活动都充满激情,他们极力把红军战士蔑视一切困难和不怕牺牲的壮志豪情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让技能的训练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实践中体验音乐要素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使心灵也受到震撼,尽力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要求和密不可分。
  第三段的第一次试上,在聆听音乐后,笔者又进行范唱,然后让学生描述歌曲的意境美――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光芒……当上完课评课的时候,才知道这样的设计只停留在审美的形式的表面,而蕴涵在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却没有深入挖掘,非常遗憾。笔者在课后反思时想到:音乐在重复“苍山如海”时出现全曲的最高音――高八度的“do”,然后音域、音量逐步淡出,是非常令人回味的。回到最初的情感目标,这样的情绪变化应该是为了表现伟大的词人毛泽东此刻澎湃的心情:娄山关战役是胜利了,要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还有太多的艰难与险阻!但看到有这样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战士,毛泽东同志对长征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这正是伟大词人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形象显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词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才是这一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所要实现的终点任务。
  以上几点体会是笔者在“祖国颂歌”课堂教学之前的设想和教学后的反思,其中有成功的体会,也存在很多的困惑。如: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是否存在片面性;教学方法灵活性是否不足;对情感目标深度的挖掘等问题;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的联系;等等。笔者希望更正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为学习设计教学”,让教学设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充分地体现音乐课的学科特点,使教学更有效,使学习更有效。■
  
  参考资料
  [1]张华.音乐活动教学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3)
  [2]杨丽萍.关于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的反思[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3]冯晓琦.论《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1)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电大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