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对高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的认识:课堂上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对高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的认识:课堂上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发布时间:2019-02-06 04:16:21 影响了:

  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了教育中的一个亮点,其应用使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1 计算机创造的声、光、像、彩效果,可以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总有快乐和喜悦伴随。刚刚升入高中习惯了形象思维的学生,要实现到抽象思维的飞跃非常困难,再加上立体几何中高度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更是让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望而却步。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创造适合学生认知活动的环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图像、声音、色彩、运动、变幻于一身,实现图文转换,发挥其超文本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直观演示中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许多学生觉得数学难学,因而缺乏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延伸课堂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光、色、像的综合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述“空间图形”时,可利用分、合、转、并、移、截、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还可以事先制作出各种效果的漫画或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图片,通过超级链接,适时播放。这样就给课堂教学创设出轻松愉快的环境来完成教师的意图,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适度
  笔者认为,对待课件应主要针对某个教学难点或重点来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切忌为追求视听效果而使课件内容华而不实。外观精美的课件固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若界面色彩过于艳丽、花哨,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件本身上来,对其内容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笔者在听课中就曾遇到过学生被课件界面上新奇的按钮和画面切换时的声音效果吸引而忽略听讲的情况。所以,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以教学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将完美的外在形式与实用的内容有机结合,真正有效地辅助教学。因此,有时在能解决好教学难点的基础上,设计的时间短一些,反而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好。
  3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
  能力
  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信息量超出学生在40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甚至有的材料没等学生看完就已换为下一段内容,学生更是无暇记录重要内容。如此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4 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
  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挈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在复习与总结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之处。虽然这些层面有的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如必须让学生明白函数图象的产生过程(列表――取值――计算――描点――平滑连结)之后,才能使用媒体画图象,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模糊,在纸上就不能正确地画出函数图象。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