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当年万里觅封侯 百度云【万里千年】
 

当年万里觅封侯 百度云【万里千年】

发布时间:2019-02-12 04:16:53 影响了:

  多看地图对理解历史有好处,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但常规的地图有个缺点,那就是很多关于人文地理的内容并不能反映得很直接清晰:地图上面积大的国家往往会被直观地认为更强大,但实际上该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可能都很弱,比如阿尔及利亚,其国土大部分都是撒哈拉沙漠,这块荒无人烟的地域再广阔,除了增大了某些方向的防御纵深处,对于增强国力几乎毫无价值。再比如说,有时候人们会奇怪两个接壤的国家为什么会绕道第三国来交往,比如古代中国人要去印度,都是从西域进入中亚经阿富汗到印度河流域,而不是从成都向西南进发走近得多的直线。不用说,青藏高原和缅甸的热带丛林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个比距离更大的困难。
  归根到底,人类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地球演化了几十亿年也无所谓军事史、政治史,历史是人的历史。只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才能与人发生密集、丰富的互动,地理条件好的地方才有更多的人聚居,才能构建出社会与历史。地理与历史就是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不结合地理研究的历史是没有根基、流于年代和事件的空泛的历史:而不结合历史去看地理,则是死的地理。所以,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注意到了地理条件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城邦在其人口和土地面积方面都应该适中。理想国家还应该有一个理想的地理位置,必须处于温带。从军事角度考虑,它应该是敌军难以进入而居民却容易外出的。而法国的让・博丹明确指出,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与国家政体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地缘政治学的真正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西・拉采尔于1897年发表了《地理政治学》一书,明确地把国家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这本著作的主题。他认为国家乃是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因而,与自然界的所有有机体一样,它必然具有适应其生存环境的一面,又必须具有不断生长发育、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求得生存的一面。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成就,也就相应具有两个方面的标准:第一,看它是否能够成功适应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第二,作为一个“空间有机体”,看它是否能够通过不断的领土扩张而增强自身力量。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拉采尔的思想颇有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气息――鼓吹扩张,鼓吹优胜劣汰。之后,集地缘战略学术之大成的则是以麦金德和斯派克曼为代表的大师,他们的学说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生活。和过去不同,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前人不可想象的研究工具。在本文中,我们不用专门绘制历史地图,而是用夜晚地球表面的卫星图片作为认识历史的媒介。研究的对象则以20世纪以来全球战略演变为主要内容,兼谈一些古代军事史上的地缘战略。
  为什么要选夜景的卫星图呢?因为和白天不同,在夜晚,地球上能发光的东西就很少了,除了野火、某些海藻等自然的现象外,主要就是人类的灯火。看看人类的灯火,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星球上哪里环境适宜,哪里人类活动频繁。知道了人类的聚居的规律,就可以更好的考察地理条件与人类的互动。
  
  如果在当今人口膨胀的时代都还是没人居住的地方,估计多半是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或太多乌拉屎的、林木过于茂盛的原始森林。有人就有生活,晚上就有明亮的窗户,就有路灯、车灯、霓虹招牌。这星星点点的灯火最终在卫星的感光器件里留下痕迹,于是我们通过追踪人类的文明之光,就可以摸清人类世界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以及众多潜藏其下的信息。
  前面笔者说过,人类的历史是人和资源环境发生互动下创造的,经济、国力等概念都是直接植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那么一般来说,在相似技术水平下,人群越密集以及人群密集地区的面积越大,经济力也就越强。而在动员与组织能力相近的情况下,经济力越强,军力和国力就越强。所以,人类的聚居是这一切的基本条件。就这张地球夜景图来说,很容易理解:灯火越密集的地方,人口就越多,经济活动就越密集。比如,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有三个地方灯火最辉煌;北美、西欧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北亚一带,这恰恰就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国家也不是整体都那么亮,比如美国最明亮的就是东北部以及加州南部,这些与欧洲类似的区域才是该国实力主要聚集的地区。那么,很自然地可以延伸出一个概念:我们可以把一个民族或国家中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人口聚居地域称之为核心实力区域,这个区域集聚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和财富,其对外投送自身综合力量的起点不是从国境线算起,而是从核心区算起。在随后的探讨中,我们会用到这个概念。
  
  亚洲中部的“黑洞”
  
  好了,我们来仔细端详这幅卫星拍摄的世界夜景地图(见题图)。先不要去管一片光辉的北美大陆,虽然那里在现代拥有辉煌壮阔的工业文明,但在人类文明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那里一直远离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轴――欧亚大陆。印第安人在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后就再也无法取得突破,如今影响全球的美利坚帝国,其实是发端于欧洲的文明体系扩张的成果。
  
  眯起眼睛,我们在欧亚大陆板块上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绵延万里的亿家灯火的海洋中,会赫然发现一个巨大的“黑洞”(A)。这个“黑洞”区域东起中国的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西至里海的东边,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喜马拉雅山脉。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中亚的沙漠共同构成了这一巨大的荒凉地带。在它的东面,走下青藏高原就是从四川到上海的中华民族热热闹闹的聚居区;向南,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德干高原是稠密的印度人聚居区:向西,从里海边一直到大西洋沿岸,绵延着数不清的民族与文明栖居地,唯独被它们围在中间的这个区域辽阔而沉默。为什么亚历山大不能与秦国PK,为什么汉帝国没能交手罗马,为什么东亚文明与西方文明始终遥遥相望而终究不能充分交流,这个万里荒原就是原因。这就是我们在欧亚大陆第一眼看到的最深刻的印象。古代和现代任何伟大的统帅,想要从陆地上对黑洞区域的另一端进行远征,就好像是要架着一叶孤舟穿越茫茫大海,都要首先考虑一支庞大的军队该如何穿越它而存活下来。
  翻开历史,试图这样做并且成功的都是游牧民族。但他们多是沿着这个荒凉地带的北部边缘往来,因为那里有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带。游牧民族可以藉由其拥有的数量庞大的牲畜群,实现对这一地带低密度的太阳能和光热资源的采集,从而解决穿越时的补给问题。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所谓“黑洞”,是相对于农耕及商业文明而言的。这一区域的光、热和水资源水平相对于农耕民族的采集与利用方式而言过低。只有拥有大规模牲畜的游牧民族,可以有效地利用草――这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采集到能量,从而往来奔突。所以,蒙古人可以建立一个横跨“黑洞”区域两边广大领土的大帝国,而汉帝国、唐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做不到。
  接着看地图,我们会看到一条由光 点组成的绵延细带a从中国的长安(西安)延伸出来,先向西北然后再折向西南。这条穿越“黑洞”区域的孔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走向。而在从向西北转向西南的拐点,就是天山一带的山口区域了。当年在这条路上,有一个接一个的绿洲就象这些光点一样散布在这条线上。显然,这条区域下面有水。那么,为什么大自然会留下这么一条“自来水走廊”供人类穿越万里、实现东西交流呢。这和地势又有关系:河西走廊南面是祁连山脉,新疆的南边是昆仑山脉,而不管是塔里木还是河西走廊,都是相对的低地,整个西部不多的水才可以汇聚在这条线上。
  这条通路是中国将自己的影响施加于中亚的必经之路,不管是汉帝国还是唐帝国,其国家实力区域都是在陕西以东的黄河流域以及江淮一带,如果要经略中亚,都必须经营巩固玉门关或阳关这一区域以东的河西走廊。这就好象先架设一根炮管,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再将力量投射出去。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随着距离增加,力量会衰减而成本会增加,这个投送距离是有限度的,一般来说都是以葱岭(帕米尔高原)为界。再向西,就只能是以威望和结盟为主了。受地理因素的制约,一个国家的实力区域总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其对外扩张总是受远离实力核心区域后的力量衰减之苦,最终会停止在某个线上。遍查历史,这一点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第三眼我们会发现,这条缎带般呈一条弧形连接起中国关中地带和中东两河流域的陆上走廊,在靠近中国的这一半光点比较微弱,而靠近中亚这一段则粗大一点,这也是有地理条件支撑。在中国的西域地区,西面的帕米尔高原和南面的青藏高原都太过高大,而且西域也太过深入内陆,所以气候条件更恶劣一些。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有大片沙漠,但相对还是好一些。那么,这一地理条件在人类古代历史上是如何表现的呢?我们会发现,在帕米尔高原以东、中国古代史中的西域地区,历史上几乎都是以数目众多的小型绿洲国家形式存在,很少能产生统一的强大帝国。不管中原王朝兴盛还是草原帝国强大,它们都相应成为附庸或被吞并。只有在南宋时期那里存在过一个西辽帝国,以及在元代那里曾经是察合台汗国,但都是由外部有组织的强权强加给当地的政治秩序,存在时间并不长。而在帕米尔以西地区,标记为b,则不断出现统一的大国,比如贵霜帝国、花剌子模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等等。但这些帝国的实力和东西方的巨大帝国相比,影响都不算大,商路的贸易对他们往往都很重要。帖木儿帝国算是个畸形的军事帝国,“老瘸子”在位的时候西战百胜,他一死就啥也不是了。花剌子模在来自东北方蒙古高原野蛮强大军事力量的打击下,最后也被彻底毁灭了。
  另外,请注意“丝绸之路”在向西越过天山山口后再前行一段,向西北方向分出了一串微弱的光点,标记为c。这个方向在“古丝绸之路”上也是有通路的,穿出大宛后沿着药杀水(锡尔河)向西北,穿过奄蔡,从咸海和里海的北部地带到达黑海沿岸。当然,从卫星照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条线路远离文明聚居区,更荒凉也更危险。而且这一通路所能直接到达的区域也不是文明特别发达的地域,因而发挥的作用远不如向西南插入波斯这一条线路。
  这就是地理铺设什么舞台,人就在上面跳什么舞。人终究不能超越地理提供的条件自由起舞!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岛
  
  对东西方的隔断以及其问的联系孔道大致了解后,我们对这个“黑洞区域”再看一眼,看看这个区域还有啥说头?有的读者可能已经想起来了,这个区域和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提到的“世界心脏地带”多么接近啊,只是少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一部分。
  
  1904年1月25日,麦金德受到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邀请,发表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论文,提出了其地缘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其基本观点为:“是人而不是自然在行动,但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控制权。”麦金德曾说:“谁控制了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而他所说的这个“心脏地带”,就是在欧亚大陆中央与北方的辽阔区域,概略来说就是从伏尔加河到长江、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北极。围绕着这个中心地带东起中国、朝鲜,经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中东地区直达中西欧的漫长而广大的区域,则是边缘地带。再往外围,就是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主的海洋势力了。
  也许很多人面对这样一个巨大荒凉地带都会想到一个问题:这个“心脏地带”太荒凉了。控制了这一地区真的能控制世界吗?以当代的视角来看,我们知道确实不行,这也正是这个最著名的地缘政治理论最核心的矛盾。但我们要注意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麦金德的时代,正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海洋帝国与以俄罗斯所代表的陆权帝国对峙的时代。麦金德的地理观,就是认为世界史从根本上来说,是陆上国家与海上国家反复斗争的历史。当时大英帝国的势力遍布整个世界,不管是沿北大西洋还是沿印度洋周边乃至西太平洋,英国都可以利用其海军及远洋船队将军事和经济力量迅速投入沿海地带施加影响。而麦金德所指出的这个“心脏地带”,却天然地最大程度排斥了海洋势力的影响。
  前面我们从夜景图中已经窥视了这个巨大的“黑洞区域”以及相邻其他心脏地区的辽阔与荒凉,大英帝国不管再有财富、海军再强,也不可能弃舟登岸,进行深入不毛之地的万里远征。而占有这个地区的中央帝国,可以依托铁路等工具调动资源,处于内线作战的有利态势,快速集中资源对周边某一个地区施加强有力的影响。不管是沙俄还是后来的苏维埃帝国,都曾侵占中亚进而南下阿富汗并觊觎印度洋的出海口,或越过高加索山脉控制伊朗伊拉克北部,或侵占中国东北进一步南下温水区域。不管在哪一点上突破,都将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另外,我们还可以注意一下西方乃至东方边缘地带人们的历史记忆。来自这个荒凉“心脏地区”的匈奴人、鞑靼人和蒙古人,一次又一次地扫荡了从长江到多瑙河沿大陆边缘分布的农耕文明地区。这种狂风暴雨般无可抵挡的暴力狂潮,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那么,当这一区域掌握在一个重工业化的俄罗斯或德国之手,其将对海洋势力控制的沿海地区造成的巨大冲击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正是以麦金德为代表的一部分地缘政治学家们心中的噩梦。当然,这也是德国和俄罗斯一部分地缘战略学家的美好梦想。
  但是,正如读者现在所看到的那样,这个“心脏地带”固然有着纵深巨大、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内线作战等天然优势,可是在决定经济力和国力的“人”的要素上,相对于沿海地带天生就处于绝对的劣势。也就是说虽然位置不错,但其大部分区域如青藏高原、中亚沙漠、蒙古高原等区域都缺乏水资源,并不适合人类大规模聚居,在工业化时代就必然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财富资源向大陆边缘施加影响。占据心脏 地区的内陆强国固然可以四处出击、压迫边缘地带,但同时也面临着被沿海势力所封锁和绞杀的危险。所以,后来包括麦金德本人也对其理论做了修正,其中一些过分荒凉地区被剔除掉,但其根本’性的问题仍在。到了麦金德后期,他已经将“心脏地带”描绘为一个巨大的“堡垒地域”了。
  冷战初期,面对苏联、中国和东欧集团事实上占有“心脏地带”的现实,美国人斯派克曼创立的地缘政治边缘学派受到注意,并被作为指导对苏冷战的理论依据之一。斯派克曼认为,边缘地带沿海边的广大地区气候湿润,适宜人类居住,这里才是历史的主创者。而居于“心脏地带”的民族在恶劣气候下生存,人口稀少,其挑战稍纵即逝。正因为如此,边缘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联合,将占据“心脏地带”的强权封锁起来。同时斯皮克曼还认为,在欧亚大陆上,并不是“心脏地带”,反而是“边缘地带”构成对海上力量的主要威胁。如果说在旧世界的权力政治中有一个公式的话,就是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
  听起来如何呢,笔者更欣赏斯派克曼的理论,历史的演进与表现和他的构想也很吻合。我们回想一下,一战和二战宏观上来看,都是海洋势力联合内陆势力共同绞杀了边缘地带强权的挑战。一战是英、法、俄以及后来加入的美国联合击败了德国及奥匈帝国集团;二战更加典型,按照邱吉尔的说法是: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狱,那英国就将和魔鬼结盟。美、英两国尽管对苏联的意识形态充满敌视,对其占据着心脏地带深怀戒心,但仍然尽全力帮助苏联共同击败德国,并瓜分了欧洲大陆。这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于海洋霸权来说,独霸边缘地带的霸权要比控制“心脏地带”的内陆霸权危险性要大得多。对于内陆霸权,可以利用边缘地带进行围堵,遏制其势力的渗透。而一个完全霸占了边缘地带的霸权,则不但会把海洋霸权彻底逐出大陆,甚至还将危及海洋国家的根本安全。所以,对边缘地带的控制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其争夺更加残酷。正因为如此,英、美等海洋帝国可以容忍亚历山大的俄罗斯充当欧洲宪兵,却一定要把拿破仑的法国除之而后快;可以与苏联划定势力范围再进行冷战,但一定要用热战彻底打垮德国。
  斯派克曼的理论在冷战中也得到了最直接的应用,美国人明白只要掌控了边缘地带,战略布局就好展开得多。冷战时期,美国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侧构筑了严密的封锁链条,通过北约、美日、美韩等一系列多边和双边条约,通过“马歇尔计划”等经济援助,牢牢控制了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带,将苏联的大陆势力关在笼子里。当然,70年代末起中国也加入到封锁链条中,使得边缘一方的阵型更加饱满强健。
  我们沿着“心脏地区”看一下照片上地球上的灯火不难发现,当进入70年代以后,以离岸大国美国为核心的这个边缘地带力量联盟是多么的强大。与之相比,以苏联为首的内陆势力在决定国力的基础条件上,是那么的薄弱。
  
  苏联的优势和劣势
  
  苏联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其核心实力区域并非像政区图上显示的那样大。我们在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苏联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欧洲,就面积来说也只是和欧洲相当,而且就明亮的程度和灯火的密集而言,与美、日、欧有着明显差距。苏联的广大国土有很大一部分是临近北极的冻土带和泰加林、西西伯利亚的大沼泽以及中亚的沙漠地带。苏联真正工业化的高素质人口聚集地面积反而不如美国。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冷战的结束方式:世界经济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把内陆区域与沿海区域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内陆中心区域已经无法再承受与边缘对抗的成本,最终走向崩溃。看看苏联范围内灯光的面积和强度,再看看北美、欧洲再加上中、日、韩等国灯光的面积和强度,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冷战双方的实力其实相差得相当大。这本来就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其中一方虚脱并倒下是必然的。
  
  苏联的核心实力区域既然偏于欧洲一侧,其国土却大部分位于亚洲,那么很自然的,从沙皇时代起,俄罗斯人就一直在努力增强其在亚洲及远东部分的人口及经济,以便将核心实力区域部分东移,以减少实力投送距离。现在我们看一下欧亚大陆这个“黑洞地带”的北缘,一条横贯东西的绵延光带好似银河一样从乌拉尔山脉伸出直达太平洋岸边,这就是沿西伯利亚铁路伸展开来的经济带了(见题图)。笔者在图上标了几个点,可以帮助观察:e点是苏联建国后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域,从莫斯科以东直到乌拉尔山脉一带。在1940年之前,苏联通过几个高强度的“五年计划”,在这里建设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乌拉尔重型机器厂和高尔基汽车厂等一系列重工业基地。有人说,这是苏联的“第二心脏”。苏联就是有了这个强健的“钢铁心脏”,才可以在二战初期西部沦陷的情况下赢得伟大的卫国战争。
  这条光带继续往东走就逐渐稀疏,毕竟进入西伯利亚了。人类的活动依托于铁路,俄罗斯人开发的脚步跟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铺进。在r点,就是辽阔的贝加尔湖,铁路在这里分成南北两线。南线是最早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日俄战争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日本要赶在这条铁路修通之前,抢先动手将俄罗斯人赶出东北。不然,一旦俄罗斯人可以大规模从欧洲调动人力、物力进入远东,日本就再难有取胜的希望。整条铁路在1916年全线通车,对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稳固远东战线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从北侧绕过贝加尔湖的就是著名的贝阿大铁路,即贝加尔湖-阿穆尔河(黑龙江)铁路。这条铁路在70年代开工,1985年开通,是苏联加强远东战略部署的关键一步,当年和秋明大油田等并称为苏联三大工程之一。这是条大部分路段处于永久冻土地带的铁路,工程难度非常大,在70年代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占去苏联国家建设资金的百分之一。
  西伯利亚铁路的规格相当高,很多路段完全做到了重轨、复线、电气化和自动闭塞,是条“血流量”很大的“大动脉”,苏联东西伯利亚物资运输的约80%依赖这条铁路。苏联在乌拉尔以东的城市也必然主要依托这条铁路分布,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张夜景图上沿着铁路线的光带会这么明显。顺便说一句,中苏交恶的时候,中国时刻提防苏联装甲集团的南下,而苏联也很怕中国打西伯利亚铁路的主意。因为远东百万苏军看似威武,但也是一条脆弱大动脉上的“泥足巨人”。贝阿大铁路修好之前,在大规模战争中即使不考虑敌人的打击破坏,想满足百万装甲机械化部队以及远东千万人口的经济需求也是很困难的。
  说到这里,我们只能说对于俄罗斯在世界地缘战略中的情况有了很粗略的了解。但我们仍然已经可以很明显地觉察出它的优势与劣势、它的得意与苦恼:俄罗斯自称是“双头鹰”,但它在 亚洲的这一头仍然太弱,与其欧洲部分始终不可相提并论。当年亚洲国家普遍孱弱时,俄罗斯因为没有西伯利亚铁路,无法更有力地向南侵略,去索取更多的土地和出海口。而当俄罗斯勉强将远东实力加强后,这里已经是日本、美国和中国相继加入的大棋局。苏俄趁着二战结束之前进入中国东北捞取了一定的战略利益,但终于随着整个国家的衰败而在这一地区处于弱势。在其欧洲部分,苏联的解体使得俄罗斯在西部的边疆后退了500~1000多公里,并失去了所有的卫星国,战略纵深少了1500公里,可以说把尼古拉二世以来所有的战略成果都丢个精光。我们看这幅卫星图的欧洲部分,可以发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已大为削弱,而这部分恰恰就是其核心实力区域。
  现在,俄罗斯残存的实力区域在面积上已经大大逊色于欧洲,在发达程度上更是差距巨大。我们将这些光点的强度乘以其面积,事实上就可以大致反应出俄罗斯与欧洲现在力量的对比。在2007年俄罗斯人口只有1.4亿,GDP只有1万亿美元,而欧盟已经接近4亿人口和14万亿美元的GDP。二战后期以来,俄罗斯人以庞大的国家规模和人口数量优势,对欧洲显示出强大压力和扩张势头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美洲及亚洲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向西方,去看一看冷战的另一个主角、当代地缘战略的主要棋手――美国。
  美国在这个地图上相当显眼,孤独而灿烂,想必这是很多人看这个夜景图的第一印象。它既是一个岛,又是一个大陆,这决定了它同时具有岛国和大陆国家的双重气质。
  当然,看地图时不要忘了,北美的这一大片光带不止是美国,还包括加拿大。但是我们却根本无法分辨出哪里是美国哪里是加拿大,或者可以说,加拿大的那一些星星点点就好象是美国这张星相图的自然延伸。这两个国家早已经水乳交融,加拿大中南部的主要经济区与美国的五大湖城市群和东北部城市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然,如果有兴趣,我们还是可以在这一片光的海洋中分辨出那些知名的都市,标记为NI的就是纽约,从这里向北是波士顿(P),向南经费城、巴尔的摩到(W)华盛顿,这条绵延六百多公里的城市带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标记为c的城市就是芝加哥,这一片光海围出的黑洞就是密歇根湖的湖面。五大湖地区有着广阔的水面和丰富的煤铁资源,催生出这一片著名的城市群,比如底特律(D1)、匹兹堡、克里夫兰等以及紧邻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多伦多等。
  美国统治世界的能量有一大半来自干这一片广大的发达经济带。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所占有的工业和人口优势是其获得最后胜利的保障。当然,现在其南部和西部的崛起同样不可小觑,标记为F的就是佛罗里达半岛,可以看出其开发程度相当高。这里现在是整个加勒比地区的经济中心,美国特种部队司令部也设在这里。x则是得克萨斯,正中央这个交通枢纽就是达拉斯――因为西部开发以及石油工业发展而崛起的城市。标记为N2的这个城市就是曾被飓风蹂躏的新奥尔良,可见它突出于海中,实际是密西西比河的冲击平原,地势低洼。
  
  相对于东北部的高度密集,光点向西去就逐渐稀疏,因为这里就逐渐进入了洛基山脉。美国人的定居点沿着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但即使这里,其经济活动的规模也可以与大部分国家的富庶地区相比拟。笔者标记为L的这个光点就是拉斯维加斯,超级赌城,全世界最大的11家酒店有10家分布在这个城市中心的拉斯维加斯大道两侧。从这里再往西,就到了又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加州。二战后,美国西海岸以南加州为主的地区成为新兴高科技与军事工业的聚集地,LA就是洛杉矶――天使之城,其南部靠近墨西哥边境的圣迭戈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基地。而在洛杉矶往北500多公里,就是围绕着旧金山湾的一个城市群,包括旧金山、圣何塞、奥克兰、萨克拉门托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硅谷等就在这里。从这里再往北1000公里,是另一个高科技产业密集的地区――西雅图,这里有大名鼎鼎的波音和微软。
  与北美向对的,是相当黯淡的南美。这片大陆从来都远离国际政治的角逐,可以说既不是国际政治的主体,也不是客体,而只是一个看客。笔者把这个大洲最主要的几个核心实力区域标给大家:一个是S――以圣保罗为中心的巴西主要工农业产区,一个是p――以布伊诺斯艾利斯为中心的潘帕斯平原经济区,这里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畜牧业产品的产区(见题图)。
  说到这,地缘政治的主要棋手和棋盘我们都谈了,再来看看作为边缘地带的c区域吧(见题图)。看着夜景,我们才可以清晰地明了为什么叫“南亚次大陆”,才可以清楚为什么巴基斯坦和印度合起来才是在古代史上的古印度。y(见题图)这条相当浓的光线是印度河区域,巴基斯坦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这条河的两岸。从印度河往西,光线就迅速黯淡稀疏了,因为这里是巴基斯坦西部、伊朗高原东部的沙漠地带。当年入侵印度的亚历山大在回程时,走的就是沿阿拉伯海的沙漠地带,大批人员倒毙命途中。由此也可见这一地理屏障是可以过,但是比较难过。
  这个沙漠地带造成的影响有点类似于古中国,印度次大陆的北部是青藏高原,东部是缅甸丛林,都是极难穿越的。西北部的这个沙漠地带好像是要把这个炎热的大陆彻底困死,但不同的是,这个沙漠屏障即足够宽使得古印度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却又不够宽而无法完全屏蔽掉从西边来的征服者。所以,历史上的印度就是一个半独立的文明实体。他们不算孤独,雅利安人、亚历山大和穆斯林等一波又一波的征服者都是从西北这个开口进入印度。而他们所创造出的佛教等文明成果,也不断从西北这个开口传播出去并影响世界。但是,他们的文明又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封闭的稳定状态。而且,因为印度次大陆气候炎热,人们在白天的活力会减弱,这里土地肥沃、植物茂盛,地处这里的国家也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所以历史上从来都是入侵者从西北进来,印度本地的势力几乎没有向外扩张过。从这个角度说,印度或许可以评一个“精神文明奖”什么的。
  在海洋上,印度次大陆的文明处于一种类似中国的状态中。他们不缺乏海岸线,但缺乏对海洋的兴趣。因为向南广阔的印度洋不会产生什么利益,向西是举日沙漠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向东是满是热带雨林的中南半岛,印度人确实没有太多的理由出海。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明就是在北纬50°到22°左右的北回归线之间。印度就好象是自得其乐地偏离了这个文明玉带而身处热带地区,这或许也是地理与历史的巨手所决定的吧。
  最后我们看一下自己的祖国。广袁的“黑洞地带”使得中国相对于西方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历史上,在青藏高原以东这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地缘政治世界里,中国板块的庞大使得周边小国都被边缘化,并在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这个区域又不算特别大,尤其是适宜人类居住的核心实力区域,即包括关中、山西、河北、山东和江淮等在内的汉人人口与文化聚集地,与“黑洞区域”以西从中东到西欧的这个文明大熔炉地区相比,算是相当狭小的。用一个大约1000公里见方的框,就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中的核心区域框起来。而且这个核心区域内部交通相对便利,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经常会出现大一统帝国,主要就在于实力核心区域的控制和争夺。一旦某个实力控制了这个核心区域,那么周边的地区就无法与之抗衡。这和欧洲的情况正好相反。在欧洲不存在实力的核心区域,高卢、西班牙、不列颠、亚平宁半岛和中欧,都是人口密度不低、经济和军事实力不算弱的地区,不存在只要统一了某一部分就可以势如破竹将其它地区降伏的情况。
  说到这里,笔者稍微做个总结吧:人类是在地理提供的舞台上跳舞,虽然人有主动性,但却无法完全脱开地理舞台的限制,地缘战略就是研究这背后的规律。相信各位读者以后在看着美丽的卫星图片时,也会有更多的思考。
  
  (编辑 笔 啸)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