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赵本山一听“高雅”就迷糊_小沈阳
 

赵本山一听“高雅”就迷糊_小沈阳

发布时间:2019-04-12 04:20:45 影响了:

  有人评价赵本山,无论是演技、人气还是观赏性,都是一流的,软肋就是稍欠高雅。而高雅这个词,又是赵本山最忌讳的,赵曾说过:“突破、超越、提高品位,是我最不爱听的词,我一听‘高雅’就迷糊。我觉得‘高雅’都是装出来的,我还就是喜欢‘俗’。我从来都不是高雅的人,也从来没装过高雅。”
  不能说老赵的话没道理,实事求是地讲,许多高雅文化的创造者和欣赏者,一开始就是装出来的,所谓“装”,即学习、模仿、试验,可能刚开始装得不大像,很蹩脚,很幼稚,但只要坚持下去,装着装着就自然了、习惯了、提高了,然后就突破了。“装”是学习高雅文化一个绕不过去的初级阶段。想想我们第一次听交响乐,第一次看芭蕾舞,第一次欣赏意大利歌剧,是不是都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听得稀里糊涂,看得莫名其妙?后来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不是也就慢慢入门了,开窍了,学会欣赏了,审美情趣也就渐渐趋向高雅了。
  欣赏高雅文化,要有一定文化程度。欣赏高雅文化,还因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往往会引起我们思想的共鸣。而消费低俗文化,则多半重在感官刺激,所以,既不要求文化程度,也不要求思考,只要会咧着大嘴傻笑就行了,自然越是喧闹之地效果越好。
  民族文化里有很多高雅的形式与内容。譬如国粹京剧,在梅兰芳等大师对京剧进行改革之前,旧京剧确有许多低俗内容,怪力乱神,荒淫诡异,封建迷信等,俗不可耐。改革后,不仅从唱腔、程式、道具、服装都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充实了一批清新、积极、进步的经典剧目,并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装高雅”坚持下来,相习成俗,蔚然成风,京剧就这样慢慢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
  同样道理,东北二人转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为什么至今仍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就是因为其形式与内容不仅有通俗的一面,而且还有低俗的一面,也需要往高雅的方向靠一靠,或者说“装一装”。而如果不爱听“突破、超越、提高品位”这几个词,当然也不准备实践这几个词,那二人转就很难走出东北,即便在东北也有萎缩的可能,这并非危言耸听。道理很简单,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审美情趣也会水涨船高,那些热闹低俗、只会带来感官刺激的文化形式,将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甚至可能会发展到有一天,大家约定俗成,都认为看某种文化形式是“没文化的表现”,其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就说前年春晚吧,东北农民歌手一曲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一鸣惊人,满堂喝彩,这就告诉我们,高雅文化其实离普通群众并不远。倘若咱们的农民兄弟都开始“装”高雅了,还有哪一种艺术形式仍视高雅如仇敌,与高雅誓不两立,它就真的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发展空间了。
  文化的最高欣赏标准是雅俗共赏,雅,不妨就从“装”开始;俗,别忘了是通俗而不是低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