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综述】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16 04:43:36 影响了: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研究范式、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上都有着显著差异。本文将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当时的理论、政治与经济背景之下考察,分成四个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给予简要评述。
  【关键词】产业结构 理论发展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038-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研究范式、研究目的上都有着显著差异。从文献看,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是在两大部类范式下分析问题,研究了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农、轻、重”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研究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国家计划,以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理论逐步引介到国内,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理论方法在客观性和解释力方面的局限,于是尝试着由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分析,开始应用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和升级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给予简要评述。
  一、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研究没有使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归在社会再生产理论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刚刚起步,主要靠引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范式。50年代,国内学者对再生产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译介、编著和阐述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产业结构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5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为代表,我国领导人先后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现实问题与政治背景的影响使得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学界在60年代初期集中研究的问题之一,重点是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和农、轻、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阐述。如许涤新(1961)、杨坚白(1961)、吴树青(1962)金学(1962)。虽然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领域的学术研究气氛活跃,但所有的讨论是在苏联范式下进行,即在两大部类关系框架下分析问题和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基本规律。此后“*****”的开始,使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基本停止。
  二、改革开放初到80年代末期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研究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迫切需要有现实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第二,中央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文献都将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反思了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的问题;第三,工业化国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逐渐为我国学者所了解,促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的发展。
  (一)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主要是对片面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所导致的结构失衡进行反思。欧阳胜(1979)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冯宝兴、万欣和张大简(1979)认为我国的重工业是自我服务型重工业,不能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服务。1979年,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了经济结构调查,分别在十几个省市对若干重大结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由马洪和孙尚清(1981)结集出版了对当时及其后较长时间的经济结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专题分析报告。书中有关产业结构的部分主要涉及农轻重结构、各主要部门内部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问题,着重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经验教训,强调不能片面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这部著作及此后几年我国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虽然继续使用“两大部类”或“农、轻、重”的分析框架,但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是80年代初中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的引入
  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些国外经济学教科书、专著或文选陆续翻译出版,我国学者开始尝试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1985)的专著扼要介绍了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介绍了代表学者及其文献,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到重要推动作用。80年代中期后,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教科书和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既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影响深远。以库兹涅茨、罗斯托、线纳里、霍夫曼、克拉克为代表的欧美学者采用经验实证方法,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其他经济计量模型,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国家间的对比分析,与我国以往主要采用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研究的可观察性和可度量性更强,说服力也更强。以筱原三代平、赤松要、小岛清、佐贯利雄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产业结构研究开始尝试在新的范式下进行,其特点是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从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研究,将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要素秉赋、政府干预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出发研究产业结构问题。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要重视产业结构平衡,制造业高速增长是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农业发展要置于工业化背景下研究,如高佩义(1986)、吴仁洪(1987)、洪银兴(1988)。80年中后期,马建堂(1988、1990)将经济周期与结构变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既考察了经济周期影响产业结构的传递机制,也揭示了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填补了我国产业结构研究的空白。随着国外产业结构研究文献陆续引入,国内学者开始将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置于国际经验和工业化的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刘伟和杨云龙(1987)、刘鹤(1990)改革开放后结构变动轨迹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模式有独特之处,但从中长期的变化趋势看,仍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趋同。这个时期译介的国外产业结构研究文献中,有一部分将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与政府干预联系起来,特别是日本产业政策的研究文献,将日本战后经济的调整、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日本的产业政策相联系,引起了我国学者和决策层的关注。随着我国“七五”计划首次使用产业政策这一概念以及决策层对产业政策的重视,使得产业政策研究成为80年代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周叔莲(1987、1988)、杨沐(1988、1989)、王慧炯(1989)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产业政策应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李江帆(1984、1985)在引入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对第三次产业进行了系统研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