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品析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品析 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发布时间:2019-06-14 03:55:53 影响了: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古诗词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古诗词,本人认为重在“品”字上。
  一、品读诗歌语言的凝练美
  诗歌要求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凝练、集中。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短短二十个字。包含这么多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这画面又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宫女曾经花容月貌,却被禁锢在这凄凉冷清的古行宫中,看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红颜已去,白发徒增,唯一的话题是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情此景,令人唏嘘不已。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都从这短短的篇幅中表现出来了,语少意足,余味无穷。这首诗语言凝练,是写景、言情、叙事时以少胜多的典型作品。
  当然,并不是凝练就意味着体裁短小。杜甫的“三吏”“三别”就都采用长篇叙事诗的体裁,用凝练的语言,对安吏之乱期间不同的社会侧面进行描写,表达出了深刻的社会内涵。
  诗歌语言的这一特点,促使诗人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练,力求言简意赅、笔笔传神,在有限的诗行词句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场景。
  二、品读诗歌语言的抒情美
  抒情是诗表现生活的基本方式,《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歌语言也就适应诗歌这种体裁的特点,或直接或储蓄地抒发主观情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内容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指“国风”,其中很多作品是当时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如《七月》、《伐檀》、《硕鼠》等诗篇以强烈的抒情性语言表达了百姓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和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鸨羽》《兔爱》表现的是百姓在沉重徭役下的痛苦呻吟,《蒹葭》、《关雎》、《桃夭》、《氓》反映爱情与婚姻的内容。《诗经》中有对男女青年恋爱过程中的心理的描绘,有对婚姻幸福的描绘,有对妇女在家庭与婚姻中不幸命运的叹惋,而这些诗篇无不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屈原的《涉江》以炽热的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对人生的热爱以及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光辉峻洁的人格,抒发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深挚感情。千百年后,我们仍为之感动。诗人就像春蚕吐丝,抒发的情感悠久绵长。
  在诗歌创作中,感情的抒发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爱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能直抒胸臆,感情浓烈,但有时不免显得突兀、生硬和粗糙。而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人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较之直接抒情更加的储蓄、自然。
  三、品读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在各种文学语言中,诗歌语言最富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节奏、音调、叠词和声情四个方面。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的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反复。安排停顿间歇是形成诗歌节奏的重要手段。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我国古代诗歌停顿规律性很强,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如四言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次,韵律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韵律也称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次序地重复出现。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同类的字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的回环美,这样有助于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审美效果。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业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以几重。”韵脚分别是逢、容、重,都属于平声韵。全诗语言平仄错综,起伏变化,但又在音韵上取得统一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音调上。音调是指诗歌中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中国古典诗词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字音有规律的抑扬变化,使音调和谐。
  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多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达到音调和谐的效果。如《诗经》中的《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灼灼”为叠词,又《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参差”、“寤寐”又是双声词,“关关”为象声词。又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体现诗歌音乐性的另一要素是声情。诗歌音乐美的效果并不单纯由声音组合来达到,还必须有声和情的统一。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用早快淋漓的语言和轻快跌宕的旋律,表达其大喜过望、开怀畅饮的情绪,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而诵他的《登高》,须放慢节奏,拖长声调。因为,这首诗的基调是感慨苍凉,抒发的是诗人低沉的感情,因此节奏要迟缓而沉重,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诗境,聆听诗人的心声。
  四、品读诗歌语言的绘画美
  中国古代诗词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形象画面,“意”及主观情感,意思是诗人的情意要融注在形象画面中,而不要特别的说出来。宋代诗人兼画家苏轼称王维的诗与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在再现客观世界、状物与抒情上是有共同之处的,即如古人所谓“诗画共源”,“诗画一律”。
  但是,诗是语言艺术,以把抒情见长,而画的特点是以视觉塑造形象,因此,“诗中画”还是不同于“画中画”。“诗中画”比可视的画要抽象一些,间接一些,但它在读者心中引起的联想远远超过了直观的“画中画”。它可以超越时空,描绘流动复杂而变化的思绪与场景内容,更为丰富。
  因此,许多古诗词描绘的画面虽然简单,意境却很深刻。如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丽的田园风光,抒发了闲适愉快的情怀;捕捉“明月松间照,清泉古上流”的清秀的山水风光,赞美了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描绘“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画面,抒发了满腹愁思。
  五、品读诗歌语言的跳跃美
  诗歌在结构上显著的跳跃性。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在动作形象、图像之间常表现为跳跃性的结构,超载了时间的束缚、空间的鸿沟。因此,语句的跳跃性大,不像散文语言那样平缓相接。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第三、四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名词,没有谓语动词,却勾画出这样一幅画面:五更时分,雄鸡报晓,天边的明月照着那山乡的茅店旅舍;结满白霜的板桥上,已留下了一双双清晰的脚印。这两幅画面的组接,既简练又含蓄,突出了早行的特点,刻画了旅人凌晨赶路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诗人描绘的诗境是跳跃的,因此,语言也具有跳跃性。
  总之,通过品读得其精要,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进而背诵,加深理解,积累语言。如能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