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在写景中达到文学与美学统一的途径_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
 

在写景中达到文学与美学统一的途径_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2:27 影响了:

  [摘 要]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以下方法,才可使文章达到文学与美学的统一:首先,理清顺序,凸显层次美;其次,巧妙结合,凸显和谐美;再次,善用修辞,凸显语言美;最后,调动感官,凸显情感美。
  [关键词]景物描写; 凸显 ;文学与美学
  凡叙述性的文章,如小说,戏剧,散文,童话,寓言等,都离不开写景。文质兼美的景物描写,不但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情愫,使之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使文章达到文学与美学的统一。那么,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写景呢?
  一、 理清顺序,凸显层次美
  自然界的景物,大至日月星辰,小至花草虫鱼,都有其一定的存在顺序。顺序乱了,自己不知所云,别人也摸不到边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务必要教导学生先找到一种合理的写作顺序。景物的写作顺序一般有以下三种:
  1.时间顺序。如朱自清先生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之所以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就是因为它是依树木开花的先后顺序行文的。
  2.空间顺序。按空间顺序写景也叫“移步换景”,也就是随着作者观察点的移动,眼前呈现不同的景物,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写景方式。空间顺序,关键是先确定一个立足点,再一步一换景。如《济南的冬天》,在描写“雪后的小山”时,老舍先生就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先写山尖,次写山坡,最后写山腰的。
  3.逻辑顺序。请看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概括描写北国雪景,再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来展现北国风光,这样由总到分,由概括到具体,景物描写不但全面,而且层次分明。
  二、巧妙结合,凸显和谐美
  大自然之景,有静有动。动与静并非绝对,随着观察位置,角度的不同,一切景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写景,就要写出动与静的特点,动与静的变化。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此处写景可谓典范,作者先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写静态之景,再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动态之景,这样动静结合,高低互补,阴阳协调,使全文熠熠生辉。
  巧妙结合还需注意一个虚写与实写的问题,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此诗中,既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实写,又有诗人“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相像,让人在艰苦中看到希望。又如《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先实写眼前所见大海雄伟之景,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道出了自己的伟大抱负。
  三、 善用修辞,凸显语言美
  描写景物,要注重炼字,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优美的语言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要学会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连用。如吴伯箫《菜园小记》有一精美语段:“那些新芽呀,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光,发着笑,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仔细分析一下,这里就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但给人美的享受,还让人看到了新芽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多美的语言,多好的文字。作者同样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向读者展示了紫藤萝繁盛的生命力,为下文揭示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础。
  四、 调动感官,凸显情感美
  凡写景之类的文章,景物描写只是基础,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才是最终目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汪国维语)以我观景,故景皆我之色彩,色彩即是我的情,当景进入我们的视野之后,它已不是纯粹的客观之景,景已成为自我情感的触发点。在景中注入“我”的情绪,凸显“我”的情趣,沉淀“我”的思考,这既是写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可以借助于描述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声响,也可以借助于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除此以外,它还可以通过人体的感官来凸现。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般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本段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综合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气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听觉(横笛宛转、悠扬),再配合人物心情的直接抒发(但我却还以为般慢),使得这一段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增添了文章的迷人色彩。
  总之,景物描写,既是文学,又是美学。要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方法多多,以下二十四字仅供参考:时令有序,空间有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调动感官,妙用修辞。
  责任编辑 王凌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