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浅谈欧根·维斯特1948年对语言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论述 维斯特
 

浅谈欧根·维斯特1948年对语言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论述 维斯特

发布时间:2019-07-18 03:49:46 影响了:

  摘 要:介绍欧根·维斯特在1948年发表于奥地利公开学术出版物上的一些学术思想,以期为人们深入了解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视角,也为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言,符号,关系,语言技术,信息技术,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H006;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4-0017-06
  收稿日期:2012-06-07
  作者简介:邱碧华(1968—),女,福建龙岩人,现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辑。2003年底到2005年初,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术语学等。通信方式:qiubh@cnctst.gov.cn。引 言 欧根·维斯特是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的创始人,一生辛勤耕耘,在术语学领域中著述较多[1]。1931年他的《技术当中的国际语言标准》(die Internationale Sprachnormung in der Technik)一书的出版,推动了全世界的术语活动,并在1936年促成了一场世界范围的研究术语基本原则的合作,这场合作不仅催生了术语学,还推动了术语学奥地利维也纳学派、捷克布拉格学派、苏联学派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末,普通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初步形成[2]。1972年,维斯特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应用语言学第三届国际会议上,提出“普通术语学是一门跨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信息科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边缘学科”这一观点,从1972年到1974年,他在维也纳大学的语言科学学院(原语言学系)讲授《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这门课程。普通术语学是跨学科的,它立足于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之上,又为一切学科所需求。针对具体学科所存在的特殊的术语学理论,普通术语学是用同一种语言描述了几门或者所有专业学科的术语学基本原则和方法[3]。
  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和德国科隆高等技术学校的学者看到,在术语学早期发展阶段,维斯特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几乎不为人所知,而实际上维斯特一些早期带有术语学启蒙色彩的学术思想,在他的思想发展道路上起到了里程碑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国际术语情报中心和德国科隆高等技术学校的学者们不辞劳苦,搜集维斯特在术语学领域中的全部著作并进行了选编,以飨读者。
  选编的内容很多,本文仅就维斯特在1948年在“语言技术与信息技术”这一话题下所形成的一些认识,向读者做些浅显介绍,以期与读者们共勉。
  二 历史背景 1948年,维也纳电信技术学院的缔造者、常年担任奥地利专业标准委员会主席的佩提士(Pertitsch)教授认识到:“全部的信息技术构成了一种统一,它与人类语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影响关系。”他觉得这种相互影响关系的载体就是“术语”,并一再主张技术语言必须在有意识的规划下得到统一调节并能加以教授,必须要满足国际间相互理解的需要。“信息技术应该被语言技术充实起来。”[4]
  维斯特受到这种观点的启发,对语言技术和信息技术问题进行了关注,他对语言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接纳了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并用几个例子对语言技术的工作领域做了一些解释和介绍。
  三 关于语言、语言与符号关系等
  基本问题的论述 维斯特在语言学上深受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作为语言系统的语言和作为言语的语言之间是有区别的。语言系统是概念和概念符号之间对应关系的全部。它是通过持续不断的语言创造,通过对概念和对为这些概念设计的符号进行选择才产生出来的。概念和符号这两者是人们从对外部世界无止境的多种多样的印象中挑选出来的。我们首先选择符号要素,并借助于对这种符号要素的组合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要素是否可以说出,或者是否可以借助于一种仪器产生语音,或者它们是否是可书写的字母,或者是在一个确定位置中的标志,这些对于语言本质来说,只居次要地位。
  语言的应用存在于观念(Vorstellung)和符号的相互对应关系中,也就是它不仅在发出者(说话者)这里存在,也在接受者(听众)那里存在。但是,这些观念更多的是与概念系列,而很少与单个概念相对应,并且,这些对应关系是暂时的。我们在人类语言器官的活动中会看不到语言的本质,而在记录着一个民族的世界记忆的“内部语言”(innere Sprache)中我们则可以看到语言的本质。维斯特强调,语言符号的生产要考虑到它与语言的关系。
  在维斯特看来,语言符号的物理属性对于语言的本质而言无关紧要。语言的本质始终是符号要素与符号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与概念的永久或者暂时对应。 符号的物理属性是指符号是可视的(视觉),还是可听的(听觉),是可感觉的(触觉),还是自然生成的,或者是人造的。
  发出声音的语言大多使用自然生成的可听的符号、使用口语表达的语词。这些语词也可以通过人工途径得以操纵(比如使用喇叭筒)、被加强(使用扩音器)或者重新给生产出来(使用留声机)。还有一些听觉符号系统可以逐渐发展成人们广泛应用的口头语言。比如加纳利群岛上现已完全欧洲化的居民过去所使用的哨声语言(自然听觉符号)、非洲的鼓声语言(人工听觉符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部非洲战场上使用的鼓声语言,被证明远比在所有其他战场上使用的电话具有使用优势。
  在可视符号中也有自然的(手势、面部表情)和人造的(烟雾符号、火焰符号和灯光符号)符号。触觉符号是盲人实现相互理解的唯一手段。一种具有储存能力的触觉符号就是盲文。可发声语言的意义远远盖过其余类型的语言。这不仅是因为大多数的其他语言类型是可发声语言的转型,也是因为可发声语言的符号可以随意、快速地产生和传输。因此,对于发声语言来说,符号不是主要的,而只是处于次要地位,因为这些符号没有自己的实物含义,它们表示的只是词汇语言符号的意义,在必要情况下,它们是借助莫尔斯电码辗转表示词汇语言符号的意义的。甚至哨声语言和鼓声语言也只是日常语言的翻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