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学历层次 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质量_就业质量指导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
 

学历层次 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质量_就业质量指导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2:04 影响了: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正从追求就业率转向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注,就业率导向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就业质量指导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主要体现在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练”一体化教学过程、优化师资结构等方面。
  [关键词]就业率 就业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斌(1971- ),男,海南临高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广东 广州 510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单独招生工作改革研究与单招学生教育管理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00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34-0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而高等职业教育也正从对就业率的追求转向对就业质量的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概念阐释
  大学生就业率是指截止到毕业当年的某一时间节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当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按统计时间划分,截止到当年9月1日统计的就业率称为初次就业率;截止到当年12月10日统计的就业率称为总体就业率。从目前高校和社会调研机构常用的指标看,就业质量是衡量毕业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性概念。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薪资水平、福利待遇情况、雇主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职业发展情况、工作创新程度等因素,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就业质量是对毕业生就业层次、流向、待遇、环境、感受等就业状况的综合反映,可以有效地体现就业水平和效果,同时也能较好地反映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6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选择了100所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扶持,建设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此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各高职院校也开始从对就业率的追求转向注重就业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也从就业率导向转变为就业质量导向。
  二、就业率导向下的人才培养过程及培养质量的思考
  1.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与本科和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区分度不大。在片面追求高就业率的导向下,不少高职院校一直没有很好地开展社会调研和专业调研,在专业设置上缺乏预见性,跟风现象严重,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针对用人单位的哪些岗位培养人才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毕业生与本科和中专技校毕业生的区分度不大,就业竞争力较弱。
  2.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理论性过强,实践训练比重过低。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对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体验,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多数是纸上谈兵,理论性过强,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上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法,教学内容重知识理论,轻动手实践。
  3.课程体系设置缺少科学论证,缺乏衔接性。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由于没有很好地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不能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衔接性,直接造成了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不能融会贯通,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毕业时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师资结构存在缺陷。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早期,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基本由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高校毕业生组成,这批教师只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无法带给学生真实的企业工作经验,而高职院校又不重视引进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这种先天的缺陷直接影响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5.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老师参与度不高,往往认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完成的工作。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往往被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所代替,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也没有渗透到教育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6.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缺少系统性。由于高职院校更关注就业率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缺少系统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评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也缺少监控反馈系统,无法及时修正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这直接制约了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
  三、就业质量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的改进、优化及提高
  1.充分调研,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首先,依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最终形成“公共基础与人文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综合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几大学习模块,加大了实践实操训练的比例;其次,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形成过程的特点,将专业核心能力所对应的知识与能力构建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这些模块包含了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基础技术、专业核心技术,同时设计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相关技能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在专业综合实践模块中,采用企业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通过预定的项目、目标和设备仪器,学生综合运用各类专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并形成工作报告,从而实现专业能力的集成。通过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单项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循序渐进地训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得到阶梯式上升,从而使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之间达到有机统一。
  2.企业参与,改革课程内容。第一,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入专业委员会,参与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在结合行业岗位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根据岗位技能知识、职业素质要求和工作内容设置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要求。规范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学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从而形成具有该专业特色的课程标准。第二,课程考核既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或作业评价。开发以行业岗位要求、职业技能标准为核心的专业技能考核系统,重点考核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核心课程团队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组织、评分标准等,建立考核体系。第三,开发与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工学结合优质教材。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及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需要,引入企业、行业和国家职业标准,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将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编入教材中,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