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民族器乐【民族器乐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民族器乐【民族器乐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发布时间:2018-12-27 03:59:08 影响了:

  各种艺术作品,均反映社会及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音乐也包括在内。由于社会改革给人们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必然要求并导致艺术作品的多样化,民族器乐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风格――指的是一首作品的特点,在民族音乐作品中,它体现在作曲技法、演出形式、乐器使用、乐队编制等方面。
  每个作曲家,在创作中都希望要不断创新,不重复自己或盲目模仿别人。
  当今的民族器乐创作,由于许多专业作曲家的介入,已向多元化发展,在作曲技法、题材、体裁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格更加多样,出现了许多新颖而有价值的作品,例如这次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室内乐团演出的《韶》(高为杰曲)、《思》(杨立青曲)、《殇》(王西麟曲)以及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西北组曲》(谭盾曲)、《追梦京华》(第四乐章――《除夕》)(关乃忠曲)等等。
  我们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我国兴起的情况:在1979年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重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提倡文艺作品题材及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之后,一些音乐刊物刊登了许多以前不提倡的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文章,许多有关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书籍也相继出版了。这些文章、书籍以及各音乐院校举办的有关讲座,弥补了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知识的不足。
  青年人向来都是接受新思想、新潮流的先锋,当时在北京就出现了一批创新观念极强的青年作曲家,他们运用西方的现代作曲技法与我国最古老的民族音乐素材和创作手法相结合,通过自我的心理去表现民族性格,着重写意而较少写实,充分运用严格或自由的序列技木,强调多调性、无调性,强调音色的变化对比,力度的张弛,节奏和速度的多变,结构的自由,力求表现多元化的题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才华横溢的青年作曲家谭盾,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的第一场“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中他那极具创新理念的、风格各异的八首作品,演出时令人耳目一新。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古筝与箫的二重奏《南乡子》。它的曲名很传统,《南乡子》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所以,该曲的题材首先就给人以古风的印象。其次古筝的定弦以最传统的基本调D宫五声音阶(D、E、#F、A、B)开始,继以C宫、bB宫、bD宫由四个不同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十二音序列,箫亦演奏这些变化音。此外,在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写作又有许多新的突破,从而使古筝和箫的演奏技法上,除了保留一些传统的,如滑音及装饰等手法之外,又开创出许多新的技法与音色,特别是西方现代音乐中一大特点的力度幅度――从ppp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