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关注地球,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手抄报 地球
 

【关注地球,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手抄报 地球

发布时间:2019-01-14 04:37:32 影响了:

   [摘要]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在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本文就如何利用化学教学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环境保护 培养
  
  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日本京都的《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议定书》,在人类社会坚定的自救脚步中,虽然存在着一些争端,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化学学科的发展,充分说明化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使用化学研究的成果中,也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失衡等严重的危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能为人类带来灾难”。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已成为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讲授二氧化硫的知识时要介绍“酸雨”
  介绍“酸雨”,首先要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且广泛查阅资料,明确问题:酸雨的概念、酸雨的形成、酸雨的检测、酸雨的影响及如何减少酸雨的形成,将这些问题在课堂上交流达到增加环保意识的效果。学习之后一定要让学生记住“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酸雨”可以使钢铁机械锈蚀,使用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受到污染从而使毒素进入鱼类、贝类体中,这些有毒的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酸雨”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酸雨”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代文物受到腐蚀。让学生理解消除酸雨措施: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二、讲授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要介绍“臭氧层空洞”
  自然界中的臭氧90%主要集中于分布在距地面2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臭氧含量虽然很少,却可以强烈的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号称“生命卫士”。近几十年来,臭氧层逐渐受到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氟里昂等化合物的破坏、飞机排放的SO2等,也会导致臭氧的分解和消耗,氮氧化物、氯氧化物等也会催化臭氧的转化,使大气中的臭氧不断减少,在南极、西伯利亚及我国青藏高原等地上空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某些癌症、皮肤病及一些无名病不断地发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臭氧层空洞”引起的紫外线辐射导致的。联合国已经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世界保护臭氧层日”。化学教学应重视教育学生应要劝说家人、亲戚、朋友购买使用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
  三、讲授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要介绍“温室效应”
  大气中有一些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我们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强,阻碍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从而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如同温室的作用一样,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森林的大面积毁坏,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的燃料越来越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与日俱增,加之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地球的气温升高。化学教学应使学生明白“温室效应”的危害非常深远:由于“温室气体”阻碍了地球上能量的扩散,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大气循环紊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温室环境使害虫、老鼠的繁殖速度加快,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有资料报道,由于地表温度的升高,极地及高山的冰川和冰冠开始融化,加之温度的升高引起海水体积的膨胀,可能导致海平面水位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淹没,土地减少,引起世界性的人口流动,增大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为防治和减缓温室效应的发生,中学生要做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宣传大力发展绿色植物,植树造林,还地球山青水秀的本来面目,恢复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坚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
  四、讲授自然界的水时要介绍水污染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很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水体污染后能破坏人体健康,如上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痛痛病等;灌溉后能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水体的负营养化,产生“赤潮”、“水华”现象,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速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保护我们已经短缺的淡水资源,中学生应宣传并做到:节约用水;不用含磷洗衣粉、洗涤剂;不随意丢弃垃圾;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告诉家人、亲戚朋友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等。
  化学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注意环保教育的渗透。在化学教学中,很容易接触到有害有毒物质。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将环境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化学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要关注地球,热爱生命,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教育学生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为营造优美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