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一流本科教育特征_浅析高校本科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特征及应用原则
 

一流本科教育特征_浅析高校本科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特征及应用原则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9:51 影响了:

  案例教学是教学方式的重大革新。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为高校本科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情境及教学案例的模拟、讨论、分析,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特征,在本科教育中也有着相应的应用原则,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案例教学 本科教育 特征 应用原则
  案例教学源自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法学、医学、企业管理及政治等学科教学中,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我国教育界广泛接受,并对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以往教学方法之处在于,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关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了解实践中有关的典型事例、领会某些理论观念、掌握某些教学及管理策略,从而引发学生在案例情境中深入思考,扩大学生想象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这种集创新性、自主性、实践性、灵活性于一身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可塑性高、创造能力强、知识累积丰富、引导式的高校本科生教育。然而,由于案例教学是一种舶来品,在我国本科教育的实际运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高校本科生教育依然要根据其特征采取相应的应用原则。
  一、案例教学的特征
  教学案例是一个基于事实事件或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案例的“真实世界”中处理现实问题,这就意味着案例教学要具备异于其他方法的特征。案例教学法主要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实践性。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特征在管理学的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而又真实的商业案例,营造逼真的管理情景,使得尚缺少社会经验的学生身临其境,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更有效的学以致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味灌输式的弊端。
  二是辅助性。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并非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辅助理论教学,而不是取代理论教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配合以案例教学,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深化和拓展学生知识领域,以理论深入以案例浅出,达到易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目的。
  三是亲验性。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其亲验性,通过案例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特定条件下的目的性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到理论的渗透及应用,而并不只是书本上的纯理论堆砌,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
  四是自主性。案例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索、鉴别的探索精神,注重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师生互动中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有对案例信息的捕捉、分析、反馈、处理、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大学本科生的自主性培养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二、案例教学的应用原则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讲授平台,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在我国的高校本科生教育中已日趋普遍并逐渐规范,鉴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案例选择不当、教师案例分析偏少、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其特点、针对其问题,遵守相应的应用原则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教师的主导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启发者,同时也是引导者,而绝不是原理的灌输者和简单的理论描述者。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案例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案例相关材料及理论知识的搜集工作,以备课堂分析讨论;其次,案例分析阶段。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掌握了理论就意味着掌握了方法。实不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观点不等于就学会了分析具体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阶段给予一定的分析角度和思路;再次,创造案例讨论氛围。轻松、和谐、自由的讨论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不同观点,善倾听、会引导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词。
  2.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主体依然是学生。在上文提到的案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那几个阶段都充当着主体的作用,其主体性贯穿案例教学始末。案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参与,否则无以成事。
  3.互动中的民主化原则
  案例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民主讨论从而达成共识的过程,这其中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间的关系。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不应预设任何框架和限制,而是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思辨。而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则更能够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关心他人的合作能力,这对于越来越独立化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4.案例中的创造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才智得以充分的展示,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是案例教学的初衷所在,也是案例教学的终极目标。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开阔了思维,拓宽了视野,这对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具有重大意义。案例课堂是在思想的碰撞、真理的探寻中闪现智慧的花火,学生在交流中对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过滤后的升华。
  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间良好的合作互动,最终实现了教学模式由“授受型”向“研讨型”的重大转变,做到了“案例――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民主化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在高校本科生教育的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上的主要应用原则,可以起到良好的知识传授效果,也更好地诠释了“授人以渔”的经典,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地提高了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恰当的案例教学是实施高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