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重构|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重构|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构建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7:11 影响了: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教学,应当从生活人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回归生活;应当是学生合作、师生互动,拓展了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体现教学相长;应当充分显现感受性、启发性、探究性、主动性、开放性及实践性等特点:应当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如何重构历史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师生关系的重构――平等、合作、互动。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多地解放学生。教育从尊重和赏识开始。任何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老师的表演过程,也不能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一起活动、互相沟通、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倡导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资源人”转变。教师要能够接纳、认可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及个性,允许学生和自己有不同的观点,这种差异性是很美的,成功的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既是合格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
  二、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内容和结果,无论过程怎样,只要学生记住最后的结论就行了。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听到的课例大都是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提问对话。配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形式上都是热热闹闹的。但是,学生的思维是否真正动起来,学生是否真正在探究学习中获得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呢?往往连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我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形式,而是讨论探究的内容、设计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有启发性、可研究性、实效性,层次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学得有效……这些才是老师们在教学中需要认真把握的。课堂上,我们既不能沿袭旧过程或无过程的教学行为,也不能片面追求只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教学行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才真正有实效。
  三、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达成。传统的历史课堂过分地强调了学科知识,远离学生实际的抽象理论使学生厌烦老师们课堂上的说教,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老师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小品、辩论赛等各种形式创设情境,收集大量的典型材料让学生去辨别、分析、体验和感悟,而学科知识往往被淡化了,学生往往一堂课下来还不知道学习了哪些内容,其内容是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看:知识是基础,扎实的知识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积极态度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知识,能力是无源之水:没有知识,情感、态度也很难产生持久的效应。新课程坚持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力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应该坚持以某一框节的基础知识为支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或结合其它教学资源展开相关活动,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教材与课程资源、教研与课堂教学的取舍得当。传统的历史教师紧紧地抱住教材,想尽办法教好教材。新课程提倡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改革的实践中,有的老师不想生搬教材,但却随意调整结构、重组教材,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很不流畅和谐;有的老师将教材抛在一边,让生活材料和学生活动占据了整个课堂,使学生学的不得要领。其实,新教材本身已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功能上注意了从知识传递到能力、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都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新教材本身就是课堂教学最好的资源和工具,我们不必太过于舍本求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同时,新的课程更注重贴近学生生活,高中历史新课程有十大模块,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善于收集各种素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此外,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主动地去挖掘各种资源,学会整合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认识。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