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教育需要慢 [语文需要慢教育]
 

教育需要慢 [语文需要慢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7:03 影响了:

  近日拜读了肖家芸老师的大作《语文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自律》(下文简称“肖《语》”),感触很深。肖《语》指出,有效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要“切合学科学习规律,切合学生认知和心性的规律,切合国家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文章对这“三个切合”阐述得清晰透彻,但是对于有效教育的策略――“慢教育”却语焉不详。所以,笔者不避浅陋,就语文慢教育谈点浅见,以此向各位方家请教。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母语教育,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育的目标大致有两个:一是掌握母语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打下民族精神的根底。无论实现哪一个目标,都需要熏陶涵泳,不可能快餐化。由此可知,学语文需要慢教育,需要自然的、原生态的读书,需要在静慢的氛围中,沉浸于重点细节。“慢慢走,欣赏啊!”是学语文的佳境。所以,语文课堂应该“改变简单多快的非理性增效方式,回归到动静结合、优雅品学上来”。
  比如有教师这样教授《我的空中楼阁》,就比较优雅。一共安排三节课。前两节课抄写课文,抄写时的要求有两个:一是慢,速度控制在12字,分钟以内;二是边抄边品。第三节课模仿课文写作关于某种建筑、居室等的散文,要求有三个:一是对所写对象的位置、结构等叙述清楚,二是寄寓某种情感,三是情感和文笔尽量典雅、动人。
  当下有一种时尚的观点,认为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媒质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与教师几乎是同时接受各种信息,所以,学生的知识量很大,能力很强。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所以学生的语文知识显得更丰富;因为学生的交际越来越广泛,所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显得更强。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在上课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教多少上面,追求大容量、快节奏,很少给学生喘息的机会。结果,怪现象出现了。本来,社会和家长都公认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可是,记忆力却越来越差!有些课文,教师讲了很多遍,学生照样背不下来;做阅读题的时候,材料出自课文的试题跟出自课外的试题的得分率差不多;有些试题类型,演练了很多遍,学生照样不会做,或者换一种面目出现,学生就不知所措……种种怪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学生的知识量真的很大吗?学生的能力真的很强吗?
  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需要学习的人,就是有很多知识都不清楚、很多能力都不具备、很多道理都不明白的人。从通识意义上讲,学生只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领域、在学科领域,教师应该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导。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学科能力的层次来推测学生的知识量和能力层次,从而设计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心理为依据来设计教学,从普通的、需要大量而扎实地学习的学生的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调配课堂节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跟上、理解、消化、运用。
  比如《劝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文字短少、语言浅显、结构简单、道理显豁。于是,有些教师就把《劝学》的教学重点仅仅设置为背诵,这样当然只需要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可是,笔者要问,对于高一的初学古文者而言,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真的仅限于背诵吗?教学时间真的仅需要一节课吗?笔者教授这篇课文用了三节课,因为笔者认为,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除了背诵,还有以下四点。
  (1)识记已经完全融入现代汉语的语汇。《劝学》中,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一部分的语汇比较多,其中有好几个是比较难读、难写的。如:槁暴、金就砺则利、跛而望、君子生非异也、锲而不舍等。
  (2)记忆常见的文言语汇和通假情况。作为知识掌握的常见的文言语汇在本课中出现得比较多,如:已、得、而、非、故、乎、疾、就、绝、取、为、闻、兴、焉、一、之、致、中等。通假情况也比较多,如: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用太阳晒);②鞣以为轮(“鞣”通“煤”,用火烤);③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天分)。
  (3)明白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其妙处。对于这一点,目标指向不仅是读懂文章,更在于运用。课文后面,教材编选者设计了一道练习,“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章”,其用意就在于此。
  (4)明白“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结合荀子说的道理,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最好能形成文字。
  有人说,如果对于教材中的课文基本上都实行慢教育,那么课文肯定教不完;如果处于高三,则连备考的时间可能都没有。这种认识既是对慢教育的误解,也是语文教学质量意识的误区。肖《语》说:“倡导语文慢学,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适度。少慢差费固然不好,多快强拉也不好;满堂灌不可取,满堂问、满堂动也不可取;因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多、快无异于揠苗助长,易使学生的头脑模式化、呆板化、疲惫化,看似快,买则慢。”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古语说欲速则不达,朱熹提倡治学要审问、明辨、慎思,传统学习提倡浸润品读……这些真知灼见都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语文慢就是快,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就是平心静气,步步为营,稳打稳扎。
  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对教材实行“二次开发”,即依据课标、考纲、语文学习特性、教学条件、学生素质等,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增减、调整和加工。慢教育只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方法,并不妨碍教师对教材灵活处理。只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不为了快而把教育做成“夹生饭”就行了。
  要搞好语文慢教育,教学必须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只详讲最精当的知识,其他的一笔带过或者不讲;学生只做最精当的练习,多咀嚼反思练习。这样,教学的知识少而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师生都会把语文学习当成幸福。
  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语文教育更是师生对生命的共同体悟;要看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享受快乐。愿语文慢教育下的师生享受到更多的诗意和幸福。
  
  (作者单位:资中县龙结中学,四川资中,6412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