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蝌蚪变青蛙_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蝌蚪变青蛙_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6:53 影响了:

  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笔者以家长和小学教师的双重身份,来谈谈幼小教育的衔接问题。
  
  NO.1
  要不要教孩子
  拼音、识字、算术等知识?
  
  很多家长问我,在读书前给孩子教些什么,要不要教拼音、识字,要不要教算术?一句话:希望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知识储备”,以期孩子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甚至在“起跑”时就能超越其他小朋友。
  其实,“知识储备”最多让孩子领先一两年,之后会逐渐跟其他孩子持平。从幼儿心理来看,孩子过早理解过深、过难的知识,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学习不好,又会被认为“不聪明”,进而丧失自信心。再者,由于拼音等在入学前已经学过了,到小学又学习这些东西,兴趣就会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炒冷饭”很难使其全神贯注地再学一遍,极易导致上课分心、走神、做小动作,从而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我的建议:入学前做一些简单的知识准备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学习的目标不在于多认几个汉字、背几首诗或做几道算术题,而是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启发孩子多思考、多提问、多观察、多想象,在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算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个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家长可以在教孩子认店名、路名的过程中识字,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在跟孩子玩扑克牌的游戏中,让孩子认数字、学计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孩子背古诗……
  
  NO.2
  孩子静不下来,怎么办?
  
  3~6岁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例如,孩子对新奇而有趣的事物都会注意去看,注意去听,只要他感兴趣,就会较长时间进行这项活动。有意注意是有目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时,人的大脑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时间长了会感到疲劳。孩子在幼儿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大班幼儿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只有7~15分钟,而小学一节课时间为40分钟,需要长时间保持专注的精神状态,所以很多孩子上小学后首先觉得上课时间太长,注意力不能集中,会开小差。加之小学学习是以集体授课为主,不再是游戏为主,孩子会感到非常疲劳和不适应。因此,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要有意识地进行各种训练,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
  我的建议:家长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绘画等多种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如在桌子上放四五种玩具,让孩子看一两分钟,然后请孩子把头转过去,拿掉或移动其中的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来,要求说出桌子上的变化;在听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听完后回答,还可以要求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每天确定一段时间作为“家庭学习时”――15分钟或20分钟,告诉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大家互不打扰,各自学习。开始可以让孩子听一些有趣的故事、古诗,关键要让孩子专注地从头听到尾,慢慢地才让他自己读书、写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结束后,一定要和孩子交流。要问问孩子,这段时间,学到了什么。这些活动在亲子互动的融洽环境下共同完成,不但能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加深亲子感情。
  
  NO.3
  怎样克服孩子的
   “恋园”情结?
  
  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减退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回去,不愿意上学。这就是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节奏明显变快,硬性规定的学习内容增加,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从前充满童趣的环境和自由散漫的生活在小学戛然而止,孩子在心理上会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树立做一名小学生的光荣感,对小学学习产生向往之情,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建议: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开始羡慕小学生生活、羡慕红领巾等,时常会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想法。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起,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带孩子一起准备新书包、新铅笔盒等,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牛牛长大了,能干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将来要进入的小学校园转一转,熟悉环境,借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跑步……牛牛在这里读书,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者,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家长可以相机引导:“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家长切忌拿“上小学就要吃苦头”之类的话语来吓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暗示或是心理阴影,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择校择班问题,也不要当着孩子议论学校和老师的长短。
  
  NO.4
  孩子还要做哪些准备?
  
  除了前面提到的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准备,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后,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孩子作业做完了,父母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时总是帮孩子整理书包。其实,什么事都不做的孩子,往往读书也读不好。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无法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学习接受慢的,往往是那些动作慢、自理能力弱的孩子。
  我的建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首先,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如果孩子不会,你可以教给他方法。如果孩子会,是因为偷懒而不做,那么你要硬下心肠让孩子自己做。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责任意识,又锻炼了孩子的手指,促进了大脑的开发、思维的发展。家长还要培养孩子自己安排作息时间的习惯。家长可以教会孩子认识钟点,自己看小闹钟睡觉,设定小闹钟起床。从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学会有条理地安排生活。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学军小学教科室主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