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育_如何理解医学人文素质
 

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育_如何理解医学人文素质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2:52 影响了:

  内容摘要:人文素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大学语文不仅内容弘博深厚富于人文性,而且还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高尚人格,陶冶情操等重任。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素质 大学语文 培育
  
  大学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它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陶冶性情,完善人格。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一.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
  
  1.功利主义浓厚,奉献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在学业上,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不思进取,只为混得一张文凭,求得丰厚的收入。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未完成学业就做起小生意,甚至中途退学下海。他们把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的个人目标,望风而动,缺乏长远目标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从而贻误了学习和成才的大好时机。
  2.人文知识匮乏,艺术修养偏低
  人文知识匮乏在许多大学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更加明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导致“重理轻文”现象的长期存在,许多大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了解过少,缺乏文化熏陶下艺术气质、情操和品格。造成许多大学生文化品位不高,审美能力低下,从而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
  3.心理素质不高,适应能力较差
  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大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些学生为此而退学或休学,一些极端的事件在校园内也时有发生。语文的“文以载道”特征,决定了大学语文还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行指导和陶冶。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把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地引向光明和崇高,使人感悟人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引导人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感受“君子”的高尚情操,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了文学的洗礼和陶冶。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1.拓宽文化视野,感受人文精神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重视对经典课文的精读、精讲,重视对语言文字的解剖、解析,却忽视了这些作品在历史长河的淘炼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在大学的语文教育中,要重视作品的文化意蕴,重视文化背景的阐释,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文化现象,如历史典故、民族风情、神话传说等。要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哲学、艺术、宗教、科技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关系,寻求作品更加丰富的意蕴。从而让学生站在更高更宽的层次上来吸取文化营养,培养人文精神。
  2.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高尚精神品格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留给后人丰富的文化精神宝库。怎样从丰富的文化宝库中吸取营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他们的人格,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曾做过精辟的阐述,她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大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不是只是教育,而是人文教育,人格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的洗礼与熏陶,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使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义性,加之时代不同,读者的背景、生活阅历和思想观念与作者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这是文学固有的特征,也丰富了文学的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比如对《红楼梦》的解读,不同的红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职业,文化观念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从而丰富了《红楼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成为人们百谈不厌的文学经典。大学语文的教学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基点、不同的角度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和阐释,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判断力、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增强。
  
  韩春燕,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