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宽容历史的品质_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宽容历史的品质_历史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3:36 影响了:

  历史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历史教育本体论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对历史教育价值的探讨,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历史知识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局限,开始把个性、创造性的培养作为21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进一步说,历史教育开始朝着完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趋进,其内涵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丰富。历史课程也超越了“双基”或“三基”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目标的构建,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有学者认为,“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是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笔者以为,基于历史学科教学的宽容教育更具有实效性,传统意义上来说宽容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但历史教育从不缺少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义不容辞地担负着道德教育的使命。长期以来宽容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缺位给历史教育带来诸多困惑,不利于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应当重视和贯彻宽容教育的理念,避免历史在仇恨中的传意,完善学生的人格拼图。
  一、 宽容的内涵及其价值
  宽容历来被认为是人类崇高的美德。《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宽容做了如下定义:“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是个人、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属性。所谓不赞同既可以是道义上的,也可以是与道义无关的(即不喜欢)。……宽容常常是一个事关程度的问题,它要求作出正确的、给不同意见留有余地的判断。”万俊人认为:“宽容是具有普遍价值向度的道德态度和文化态度,即在人格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之上,以理解、宽谅的心态和友善和平的方式,来对待、容忍、宽恕某种或某些异己行为、异己观念、乃至异己者本身的道德与文化态度、品质与行为。”美国思想家吉兰・瓦特洛通过对原始宽容与现代宽容的归纳,认为宽容“就是同意这样的观点:在自由的名义和大家所承认的原则下,别人按照我们所没有的或我们并不同意的原则思考和行动。换言之,宽容是自由的必然结果”。可见,学者们对于宽容的阐述,其内涵非常丰富。总体来说,对于个体,宽容是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于一个民族,宽容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宽容是一种普世伦理,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宽容之于人类成长的价值,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宽容是人类认识得以发展的前提。世界的多样性和真理的相对性为宽容存在提供了合法性。“对于怀疑主义者而言,既然我们不知道真理,那么,我们应该宽容那些与我们有不同观点的人。对于相对主义者而言,既然所有真理都是相对的,我们应该宽容那些与我们有不同观点的人。”“宽容并不是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而是为了更好地追求真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认识手段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面临着颠覆和革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真理的相对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宽容为人的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
  其次,宽容是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它表现为一种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展现为博大的胸襟和兼济天下的终极关怀,它能够给个体的生命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为他人提供舞动生命的平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宽容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伦理道德之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都体现出了“仁者爱人”的伦理规范。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认同和理解别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空间。
  再次,宽容是处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法则。宽容意味着发展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推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崇尚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全球化趋势下,必然要求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相互宽容与理解,谋求共同发展。尽管对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但追求民族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国家利益的合法化,都使得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矛盾和冲突,甚至有些不可调和。化解这些矛盾的途径,除了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外,还需要各民族国家宽容的心态。人类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宽容精神的缺乏常常是导致当代文明体系发生剧烈冲突的直接原因。因此,对宽容的理解不能只停留于将自身与他者区分开来的被动的宽容,而且还要把宽容看成一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间能够相互合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功能的积极的交往智慧。
  宽容教育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民族利益诉求的多元、文化价值多元的趋势下,要保证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必须有一个宽容的心态,保持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协调和处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何况自古以来宽容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民族交往、国家统一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历史教育来继承和弘扬这一美德,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道德支持。
  二、 历史课程中宽容教育的价值
  教育要完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宽容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交往智慧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形成学生主体性人格的重要手段。基于历史学科教学的宽容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持有宽容的态度,体验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经受的磨难,认识宽容、和谐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宽容的意识和品质,从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对待历史的宽容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彰显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历史教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其他文科课程根本无法取代的学科的独一无二的核心功能。”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性看法,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的历史观必然包含着对待历史的宽容态度。宽容历史是为了正视历史,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和理解人类的过去,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历史教育的功能所在,也彰显出历史教育的人文性。
  对待历史的宽容态度有助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立足于人类的共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口号,并在世界各大国的教育实际中付诸行动。“面向21世纪的新的教育观念是推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教育内容,它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宽容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刻内涵之一。在课改之前,已经有学者对历史教育要倡导“国际理解教育”作出过探讨,并提出“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谋求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其两个基本的着眼点就是共存和共生。在全球化时代里,要避免“文明的冲突”以及实现多元文化间的共生和交流,必然要求一个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历史文化环境。实现文化的扩散和多元交流,谋求共同发展,是这个时代共同的命题。
  宽容是一种主观感受和意识,它固然需要通过知识的授受提高对它的认识,但更需要活动和交往为其提供实践性认知。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为历史教学实践宽容理念提供文本的指导。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教学的过程,在交往中切身实践着宽容的理念和行为,感受宽容的交往智慧及其带来的课堂生活的愉悦感。因此,历史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和探究性,对于宽容品格的培养具有无以取代的价值和作用。
  三、 宽容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缺位的成因
  日趋一体化的世界需要宽容的心态来实现多元交流与发展,需要理性地、宽容地对待人类的过去。这种方法和态度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学。传统历史课程的“繁、难、偏、旧”以及教学程式的单一僵化饱受诟病,历史教育工作者希望借助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焕发历史教育的活力。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或者看到对待历史的苛刻评判,抑或以偏狭的目光审视过去,影响了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完善和发展。造成宽容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缺位的原因与传统历史课程的习惯性影响不无关联。
  首先,从历史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来看,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的理念难以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表述也缺乏宽容意识培养的明确表征。在社会普遍崇尚科学主义的条件下,历史教育的价值受到了严厉的质疑和拷问。传统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或者三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教育)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而且,唯物史观下“阶级分析的方法是揭开阶级社会历史本质的一把钥匙”,这种阶级斗争史观长期占据着历史教育的制高点,一以贯之地用这把“钥匙”去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窄化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渠道。尽管在历史课程目标中能够找到与宽容教育搭上边界的语词,如国际主义教育,但国际主义教育的内涵比较狭隘,主要指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与宽容的内涵相去甚远。在这种历史教学语境下,宽容教育丧失了必要的生存空间。
  其次,从历史课程的内容来看,传统的历史课程注重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很少从人的角度出发,设问和回答“不想从事历史专业学习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历史知识”的问题。而且,宏大叙事的历史叙述方式虽然能够对总体的历史发展线索有一个清晰的表述,但它“见事不见人”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宽容意识和行为指向的主体是人,缺失了“人”的历史,自然也就缺失了宽容教育的生存土壤。宽容并不是轰轰烈烈的举动,自然在历史教学内容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正是对人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历史课程的生命意义在教学中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宽容意识的培养。
  再次,在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尤其在高中成为背诵和记忆的代名词。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忙于记忆和背诵繁琐的时间、人物、背景、过程及意义,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历史的学习实际上被记忆和背诵长期占据。当知识课堂趋向生命课堂,历史教学开始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的时候,当老师用思想点燃课堂,历史的学习从死记硬背中回到理解、思考与启迪的时候,学生才会感到兴趣和愉悦。倘若,历史教学习惯于记忆背诵或者娱乐休闲,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学校历史教育何来价值可言!可见,扭转历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尴尬局面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四、 培养学生宽容历史的品质的策略
  宽容作为学习者对待历史的应有态度和品质,绝不仅仅是独立于人之外而要求学习者掌握的一种知识。历史教学中的宽容,一是对待历史的宽容态度,在尊重历史、理解历史的基础上,要求学习者能够站在古人的立场上宽容地对待历史上的人和事;二是通过在历史教学中贯彻宽容理念,让学生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民族与世界,建立起沟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进而形成宽容的品性。
  首先,历史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进一步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贯彻宽容教育的理念。历史学科饱含人文性的特点为学生对宽容的认知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对学生宽容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教育思想的探讨逐步深入,对于历史教育本体论的认识从人的全面发展等不同角度给予回答。历史教学理念逐渐开始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历史教育观念的局限,开始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等问题,把通过历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看成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中,世界意识的概念取代了国际主义的提法,有学者认为这是“历经百年形成的历史课程目标”。而世界意识的形成与民族的宽容心态相伴而生,两者的相互交融,更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宽容理念在课程目标中的回归,昭示了历史课程对人的发展的关照。但课程目标向教学目标的转化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转化过程中贯彻宽容教育理念,还需要众多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讨和努力。
  其次,充分挖掘历史课程宽容教育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宽容历史的认知。历史课程所选择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事件,为学生理解人类的宽容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是培养学生宽容意识的天然阵地。中国历史上齐桓公与管仲、廉颇与蔺相如、诸葛亮与孟获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二战以来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流血冲突、种族仇杀等,都是学生学习的丰富素材,而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理解宽容精神的典范。
  世界历史本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冲突与交融的发展历史,了解他国和他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以及道德价值观等,其目的在于交往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宽容、和谐与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历史教学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人类的过去进行完整的认识,能够在全球性和多元文化的视角下完成对历史认识的建构。倘若在学习的过程中抱有任何偏见,漠视他文化或他民族对人类的贡献,都有碍于对历史的认知,更不利于学生交往智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保持一个宽容的心态,平等对待历史上对人类发展作出贡献的民族,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世界意识作为历史课程目标的旨趣所在,也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主旨所在。
  再次,重视学生宽容历史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明智地读史。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更需要“教人明智地读史”。历史学习少不了背诵和记忆,这是历史学习最基础的基础;但历史学习更需要体验,体会人类发展的艰辛,感受宽容与和谐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精神品质。倘若历史教学失去了宽容的心态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历史会成为最容易传播仇恨的介质。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我们对近代百年历史的审视和认识上,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我们在有意无意地传达着对“西方列强”刻骨铭心的仇恨。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也因为仇恨而失去理性和公允。历史需要铭记,但人类的普世价值不能在仇恨中偏离航道。如果历史还要在仇恨中传意,那才是真正恐怖的历史教育!
  第四,创设“道德两难”的教学情境,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认识宽容历史的界限。对待历史,宽容也需要一个限度。因为,历史不仅充满温情,也充满血腥,它凝结了人的所有内属本性。历史上善与恶的斗争,善并不经常是胜利者。因此,宽容也必然有一个原则和限度――正义和公正。如果宽容失去了限度,人类的这一普世价值也就失去造型。无限度的宽容等于承认违反人性行为的合法性,与人类追求的自由、民主、正义、和平等相抵制,暗含毁灭人类一切美好价值和幸福生活的可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限度,宽容在实际的生活中才有了它存在的力度。无原则的宽容必然是姑息养奸,是对善的戕害。“真正的宽容能激励人们去深入真诚地追求真理,而远远不是为了换取太平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宽容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需要积极创设“道德两难”的教学情境,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体验宽容的边界。固然,历史教育中的某些部分如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等历来被认为是需要灌输才能形成的,但“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授方法。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那些可能处于冲突中的价值作为审慎的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创设道德两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宽容、不宽容和不能宽容的冲突中认识宽容的界限,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功过评说和道德评判,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历史必然地与正义和公正相联系,也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联系,即所谓“关乎民族或国家大义的历史问题,也绝不能用所谓的‘国际主义’来调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教育都强调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国家与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否则历史教育不仅不能让人的精神获得自由――本质的自由,就连最起码的感知人的良知、良心的功能也会丢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论是对我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还是对他国文化的欣赏与理解,宽容历史的品质的培养应当在历史教学中给予必要的重视。这不仅是人类普世价值得以传承的应有态度和观念,更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9).
  [2] 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39.
  [3] 房龙.宽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4] 贺来.宽容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1-2.
  [5]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08.
  [6] 吉兰・瓦特洛.人权与宽容的命运.新慰,译.第欧根尼,1998(01).
  [7] 刘曙辉.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哲学动态,2007(7).
  [8] 陈其.明确中国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课程・教材・教法,2008(6):67-78.
  [9] 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10] 赵亚夫.历史・文化・理解――从国际理解的角度看学校历史教育的新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8(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12] 魏勇.从一封令我百感交集的信说起.中国教育报,2009-03-20.
  [13] 冯一下.世界意识:历经百年形成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4).
  [14] 任鹏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追问历史教育的有效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0).
  [15] 让娜・赫施.宽容:在意志自由与真理之间.黄育馥,译.第欧根尼,1998(1).
  [16] Power,C.,Kohlberg,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Digest,May,1987.12.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