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小学生生命教育 在中学语文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小学生生命教育 在中学语文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05 03:44:36 影响了:

  【摘要】生命教育自20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教育与生命是同步的,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语文学科因其基础学科的特点及优势,必须也能够充分利用广阔的教育资源,成为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主阵地。笔者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命教育:①提升教师的素质,让教师系统深入地理解生命教育的价值理念;②充分利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并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生命;③在教学方式上,应采用阅读赏析讨论法、实践体验法,注意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学习心得,让他们明白珍惜生命的责任和逆境生存的意义;④注重对话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师生关系的对等性,使教学体现为一种唤醒教育,让学生在思考、体味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关怀生命。
  【关键词】生命 生命教育 语文课
  
  扶古望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今天的社会,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极为丰富。而当我们把目光与思维定点在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的中学生身上时,却发现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迷茫无助,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物质与精神失衡,从而容易陷入深深的迷茫与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无独有偶,在这种精神状态与思想水平上,近年来,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各式各样的伤害他人和自杀事件层出不穷,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针对这些现象,全国人大代表苏文金曾经呼吁:社会各界应重视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新课程改革的视野中。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课题。语文学科因其基础学科的特点及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主阵地。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的历史过程与基本内涵。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的,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并开始倡导生命教育思想。此后,生命教育便盛行一时,风靡于澳洲、台湾、香港等地。而今,世界各国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起了生命教育的课程。
  生命作为世界存在的基础,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最高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人类实践活动,自其产生之日就担负着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使命。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负面作用也日益体现:个体的人日益至上的物质利益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科技已成为了人们满足自身欲望的工具。正如台湾学者张春兴所说,“我们虽不能认定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却可以断言单凭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能保证获得美好的生活;甚至科学技术愈进步,反而会增加人们对于未来的恐惧。”[1] 科技理性思想影响范围之广,以至于教育领域也概莫能外,如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心目中有教书而无育人,有知识而无生命。学生也被当成待加工的原材料,完全忽视了他们的思维存在性以及独立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作为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也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压抑了,其自身的生命价值也被蒙蔽。课堂教学从而走向荒漠化。
  那么,生命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其所追求的宗旨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人作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人的角度来理解。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既有理智,还有情感,拥有人之为人之趣味,是一个健全、完整的生命,而不是一个冰冷的学习机器。从当前教育中人的失落,导致单面人现象出现的现状出发,我们可以应用王北生教授的说法:“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2]
  
  二、在中学语文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在文章的引言部分,笔者已提到过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教会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是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而语文这门学科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先天自然优势,已成为这场战役的主阵地。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讲,由于中学生自身的原因,他们还无法对生命的真谛加以准确地认识,也谈不上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他们生理、心理的发展条件决定了自身对未来发展的迷茫与困惑,这种无助的迷茫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引导,甚至还会延续到大学、成人。而中学语文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最能直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启迪和教育的课程。因此,通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来贯彻生命的可贵,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其次,作为语文这门学科本身而言,其母语的先天优势彰显欲尽,而其本身所担负的责任就有“授业传道”。在学校教学中,它与思想政治课一样担负着学校德育的工作,两者可谓比肩。作为所有学科课程中唯一一门可以在思想、情感、理智、认知与兴趣皆可与学生进行全方位交流的知识学科,语文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自立、自主、自强。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自杀事件、伤害他人事件频频发生,这也为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从社会角度出发,学校教育更应自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加大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力度,转变过去那种“重教轻育”,应试教育以及成才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高举生命教育旗帜,让生命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做到尊重并热爱生命。
  
  三、关于中学语文课中进行生命教育方式的几点思考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就存在着“重教轻育”的问题,偏重于对学生的成才教育、应试教育。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缺乏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缺乏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并存。叶澜教授提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召唤”,把人的生命看成教育的基石。[3]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探索人生真谛、鼓励人思考人性之根、以关注生命整体发展为旨趣的教育理念,适逢其会。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追寻生命意义的目的,在今后的教育进程中,必然会成为改革的一个重点。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怎样渗透、加强生命教育呢?
  1.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系统、深入理解“生命教育”这一全新教育价值理念。在中学语文课中,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科任教师,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学科知识内容与生命教育这一价值理念有机融合,做到情理相随,要摈弃那种枯燥说理的教育模式。其次,在教学中还应具备生命教育的理念。但有部分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意义仅靠自身的理解和业余学习,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并不知道具体的含义,认为是教导学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一种是将生命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是禁毒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含义,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因此,注重生命教育的前提是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如此方可对症下药,对学生实施思想启迪,唤醒其生命意识。
  2.充分利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从而善待并敬畏生命。国外有一种流行的教育思潮――永恒教育,把古今的经典名著奉为至上的教材范本,并作为亘古不变的范文供学生诵读。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评析教材,将会大大帮助他们学会与自己、他人、自然和谐相处,有助于个体认识并理解生命的真正涵义。
  下面通过欣赏几篇美文,具体感受生命的可贵。例如,《荷塘月色》、《绿》[4]等文章,书写了月光如洗、荷花水粼,春回大地、草绿花开鸟鸣的自然美景;《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怡然自乐、落红满地,令人无限神往的人间仙境;在《沁园春・雪》中,毛泽东为我们展示了引以为傲的万里河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又如,在《故乡的榕树》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生命的话:“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而它依然顽强的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仅有一次……”因此,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紧扣文眼,抓住“生命”这一中心,启发并促使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意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世间万物皆有灵气,无论是人还是物,凡是有生命的,都有生存下去的权利,概莫能外。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悬崖边的树》,其把树虽生在逆境,但表现出顽强的生命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也不禁对这棵树的生命产生了敬畏之心……在《蚁与碟的生死之交》这篇文章中,其词汇、言语更是让人的心灵在生与死的交织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每逢北风呼啸之时,蓝蝶的幼虫经不起严寒的袭击,蚂蚁就把他们搬进自己那温暖、舒适的蚁穴之中,为了报答,蚂蚁通过吸食蓝蝶幼虫分泌的蜜露活下去。任谁也不能想到,地上爬的蚂蚁和空中飞的蓝蝶,居然结成了同生共死的盟友![5]生命在这些动植物的至诚演绎下,变得更加令人敬畏,动物、植物尚且如此善待生命,何况是人?教学时,教师可抛砖引玉,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使之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意义。
  3.在教学方式上,应采用阅读赏析讨论法[6],实践体验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让他们对生命的存在产生更深的感悟。
  (1)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当阅读主体的个性与作品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个性与个性的碰撞就会闪烁出耀眼的火花。[7]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鼓励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使其在感悟与交流中,对生命的内涵做出深层的诠释。
  例如,在《窦娥冤・法场》这篇选段中,通过窦娥被冤,披枷戴锁赶赴法场,临形前喊冤、喊屈,对天对地的强烈控诉,催人泪下,不由让人惋惜生命;而当窦娥临刑之前对天发下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之后,更加让人懂得生之可贵而叹死之不能复生。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则可以通过人们追灵车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场面,感受到“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一动人情怀,此时,在生与死面前,学生自会体会于心,感怀生之美,叹死之无情……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交流,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2)“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把生活引进课堂,进行大语文教学,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方面,亦然。在阅读之后,可采取实践体验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文章的领悟;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籍。对于一些优美的诗句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进行朗诵比赛。如罗洛的《幸福》:“鸟是幸福的,它把歌唱献给林莽献给旷野……人是幸福的,他把生命献给祖国献给世界……”
  此外,一些课外书籍和名人轶事也可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如中学生喜爱的台湾女作家三毛,教师在介绍其作品时,就可以介绍她的人生经历:三毛曾因丈夫摩西不幸去世而悲痛欲绝,想自杀殉情。但她的父母告诉她,如果她真的这样做了,他们会恨她,因为她杀死了他们最心爱的女儿,后来,三毛坚强地活了下来。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爱他们的所有人,随随便便抛弃生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4.注重对话教学。[8]在教学中注重师生关系的对等性,使教学体现为一种唤醒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在思考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关怀生命。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存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关注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品质。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与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已是众望所归;教学不应是一个精确的控制过程,要允许错误和非确定性因素出现,同时学生应有质疑的精神和勇气[9]。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角色的新定义――对话教学。
  在对话教学的视角下,教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滔滔不绝的演说者,“生与师”俱以完整的生命个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在这里,不仅有知识与知识的传递,更有心与心的碰撞……而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里最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的理想途径,在这里,有知识的授受、情感的碰撞、兴趣的共鸣、思维的交集、智慧的火花……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这门学科教学中呈现。
  在对话教学的视角与模式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作为具备丰富情感资源与智慧资源的“双面人”,其内在意识与潜能也将被唤醒。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生命的本性就是一个冲动绵延、创造的过程。[10]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怀并张扬人的这种生命冲动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现实规定中奋然兴起,大胆追求自我,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以引导学生在思考生命的价值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关怀生命。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思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两者并非水火不相容,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有利背景下,追求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文关怀的生命教育和具体学科有太多的契合点。只要好好把握,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尤以语文学科而言,就可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而言具有个体生命价值。[10]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湾:东华书局印行,1991.
  [2]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4]方圆.快乐语文魅力读写[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2,107.
  [5]杨乃红,王丽.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4).
  [6]王河滨.论生命教育理论基础与基本理念[J].浙江教育科学,2006,(4).
  [7][8]张之伟.语文教学新理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398.
  [9]王敏.我国当代教学观的反思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5).
  [10]齐美尔.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89.
  [11]叶澜,李政涛.叶澜教授访谈录―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J].教育研究,2004,(2).
  [1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3]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