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修昔底德陷阱 [野战陷阱(上)]
 

修昔底德陷阱 [野战陷阱(上)]

发布时间:2019-02-10 03:42:16 影响了:

  军用野战陷阱经过前人千百年的作战经验,从民用狩猎陷阱发展而来。尤其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军队和济南队中,野战陷阱拥有大量的使用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野战陷阱是弱者的防守武器。
  
  [开篇小语]在全球反恐的形势下“特种部队”可是时髦的词,介绍特种部队战斗故事的文章浩如烟海,介绍特种部队所用武器装备的文章更是多如牛毛。然而介绍特种部队战术战法的文章却凤毛麟角,我们仅希望能通过《图解外军特种部队作战系列》这一“窗口”,将曾经是高度机密的外军特种作战战法的冰山一角展示给大家。
  
  陷坑陷阱
  
  陷坑陷阱可以说是最古老、使用最普遍的陷阱。它无非是在地上刨个坑,坑里埋上用来杀伤敌人的铁钉、竹签等物,再高级点也就是在铁钉上涂些毒药等手段。但随着在越南战场上美军吃够了竹签陷阱的苦头,士兵所穿野战靴的靴底都加了防刺钢板等,使这种陷阱的杀伤力大打折扣。于是又发展出攻击敌人没有防护的脚两侧,甚至腿部的翻板陷阱。
  挖掘陷坑陷阱需要很多的时间。在挖好后还必须将挖出的土隐蔽起来。在陷坑上如果要铺上草皮,大约5~7天就需更换,以防干枯的草引起敌人的怀疑。
  如果想用陷坑陷阱来杀伤人员或马匹,陷阱就必须挖得足够大。陷阱最好是挖在土质松软的地方,一般1.5米深即可。陷阱可以是任意形状。为了增大杀伤力,在陷阱壁上还可以加上些斜向下方的长铁钉、竹签等。要知道无论是人还是马,一旦落入陷阱,本能的反应是要迅速站起。而这些向下的铁钉正好刺入其体内。
  记住,陷坑陷阱并不是要杀死人的,其作用只是杀伤敌人。如果敌人的巡逻队中有一个人落入陷阱,其他人可能就必须把他送回基地,而不是继续执行任务。
  陷坑陷阱不仅可以杀伤人员。还可以伏击敌人的汽车、坦克等。这种陷阱最好挖在两旁都是茂密丛林的乡间土路的拐弯处,这里敌人的视野被灌木丛遮挡,如果车速快,即使刹车也来不及。
  挖掘能陷车的陷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最浅也要3米深。挖掘要选择敌人长时间不易活动的夜间进行。在挖掘前特别要注意,土质是否松软。地下是否有大块岩石等。如果旁边有大树,则最好不要挖。因为大树的根向四面八方生长,即使费尽力气挖断了树根。多耗费了时间不说,大树也会因为树根断了而产生一侧枯叶现象,这在丛林中是很显眼的。
  
  陷车陷阱的壁上一定要用圆木支撑,其支撑顶盖的木料要锯出几个豁口,使其更易折断,在陷坑中最好能灌上水。当车辆掉入陷坑后,即使没有受到大的损坏。车辆也会因发动机进水而需大修。
  
  触发陷阱
  
  丛林陷阱和狩猎陷阱很相似,它只能在茂密的丛林中使用。它的核心技术是既能承受住悬吊重物的重量,又能被很小的力触发,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就是这点。
  制作触发机构的原则首先是简单;其次是就地取材,容易制作;第三是不受气候的影响:最后是容易隐藏。
  触发装置的触线可用绳圈,当敌人踩到立起的绳圈后带动触发机构。也可用绊绳,绊绳最好用无色透明的钓鱼线。如果没有,也可用一般的绳索,但要注意隐蔽。如果没有绳索,还可以在触发机构上绑上树枝代替。
  即使由木头、铁钉和绳索组成的触发机构,因坠有重物,触发机构也可能不灵活。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在铁钉顶端安装一个小滑轮即可。
  触发机构应尽量隐蔽,一般都放置在接近地面的位置上,并用草丛遮挡。
  触发陷阱的重物一般就地取材,采用大段圆木,但为了增大杀伤力和杀伤范围,越南战争时期游击队还在圆木上装上竹签,或在装满竹签的空弹药中装满石头。
  触发陷阱所用的圆木的高度应距地面3~4米,圆木长2.5~4米。这种装置的圆木在落下时几乎是无声无息。如果砸中敌人头部,敌人会一声不吭地一命呜呼。而其他敌人可能还没有察觉。
  当然,触发陷阱不仅可用圆木砸死敌人,也可用绳圈套住敌人,在圆木或弯曲的树弓的作用下将敌人瞬间甩到半空中的树杆上。中了圈套的敌人即使不死,最轻的伤也是腿骨骨折。在战场上。将一个受重伤的士兵撤离至少需要5个健康士兵。
  印第安部落有一种与触发陷阱原理相同的狼牙棒陷阱。将钉满尖锐物的大棒插在拧成的弹力很大的藤条簇中。
  
  马来西亚人使用一种靠圆木的撞击力杀伤敌人的触发陷阱,它用一根400千克重的圆木作为撞击器。当敌触发后,撞击器从前方(或后方)的树丛中撞向敌人。若是一队敌人的话,也难有人幸免。
  当敌人匍匐穿过树干底部时,绞索陷阱就会派上用场。当敌人头伸进隐蔽的圈套并触动中间的木杆时,绳套就会将敌人的头紧紧勒在横卧的树杆上,把敌人绞死。
  
  [未完待续]
  [编辑 王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