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合理密植【玉米高产栽培与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玉米高产栽培与合理密植】

发布时间:2019-02-19 04:05:58 影响了: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部分,详细的说就是通过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品种特性这些方面,来组建玉米高产的特性结构,从而达到高产高校的目的。   1.密度与产量 玉米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一般情况下,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调节作用是穗粒数>每667m2穗数>千粒重。但针对不同条件,三因素的作用亦有变化:在低产变中产(3000~6000kg/公顷)条件下,亩穗数是关键因素,应通过增穗而增产;而在中产变高产条件下(6000~10500kg/公顷),穗粒数起主导作用,应通过增粒增产:更高产条件下,主要是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夺取高产。总之,玉米要高产,穗足是基础,粒多是关键,粒重是保证。试验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亩穗数增加(但增长比数越来越小),而穗粒数和粒重降低。合理密植增产的原因是增穗增加的产量大于由于粒数、粒重降低而减少的产量。如果是增穗增加的产量小于由于粒数、粒重降低而减少的产量,则说明群体过密。
  2.群体叶面积与产量 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与产量密切相关。群体叶面积的发展,出苗期一小喇叭口期称指数增长期,小喇叭口期一抽雄期称直线增长期,抽雄一乳熟末称为稳定期,乳熟末至完熟称衰亡期。高产的叶面积发展过程应是:缓慢生长期较短,稳定期的维持时间长、波动较小,衰退时间短,叶面积降低速度较缓慢,即“前快、中慢、后衰慢”。因此,生产上要促进玉米前期的生长,使叶片尽早达到最适状态,减少前期光能漏射损失,从而截获更多的光能。在追求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同时,还要保证叶片维持较长的功能期。尤其是开花授粉后,这段时间光合产物主要流向穗部,是籽粒产量形成的黄金季节,若玉米灌浆期叶面积衰减过快,则叶片形成的光合产物少,流向籽粒的光合产物明显不足,最终会导致产量下降。
  3.合理密植原则 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
  (1)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株型平展和抗倒性差的品种宜稀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密度要求。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叶片较平展、群体透光性差的品种一般耐密性差,种植密度不宜过高,每公顷以种植4.5万~5.25万株为宜;植株较矮、叶片上冲、株型紧凑、群体透光性好的品种或茎秆坚韧、根系发达的品种耐密性强,每公顷可种植6.75万~9万株;一些株型紧凑但抗倒能力稍差的品种,适宜密度为6万~7.5万株/公顷;还有一些紧凑大穗型的品种,个体生产能力强、群体增产潜力大,一般可控制在5.25万~8.25万株/公顷的范围内。
  (2)肥地宜密,瘦地宜稀地力水平是决定种植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壤肥力基础较低、施肥量较少、每公顷产量在7500千克以下的地块,由于肥力不足,密度过高,植株生长差,空秆多,种植密度不宜太高,应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下限值;在地肥、施肥量又多的高产田,要采用抗倒、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取其适宜范围的上限值;中等肥力的地块宜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中间值。
  (3)阳坡地和沙壤土地宜密,低洼地和黏重土地宜稀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与土地的地理位置和土质也有关系。一般阳坡地,由于通风透光条件好,种植密度宜高一些;土壤透气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上宜种得密些;低洼地通风差,黏土地透气性差,宜种得稀一些,一般每公顷种植株数可相差4500~7500株。
  (4)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密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光合作用时间长,呼吸消耗少,种植密度可适宜大一些。
  (5)精细管理的宜密,粗放管理的宜稀在精播细管条件下种植宜密,因为精细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群体的整齐度,减少以强欺弱、以大压小的情况发生;在粗放栽培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偏稀些为宜。
  4.合理密植韵种植方式 在密度增大时,配合适当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密植的增产作用。
  (1)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60~73cm,株距随密度而定。其特点是植株抽雄前,叶片、根系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便于播种、定苗、中耕、除草和施肥等作业顺利开展。但在肥水足密度大时,在生育后期行间郁闭、光照条件差,群体个体矛盾尖锐,影响产量提高。
  (2)宽窄行种植亦称大小垄,大行83~100cm,窄行33~50cm,株距根据密度确定。其特点是植株在田间分布不均,生育前期对光能和地力利用较差,但能调节玉米后期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在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由于大行加宽,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
  (3)条带间作以玉米为主(中上等肥力),玉米4~6行,大豆2~4行,以大豆为主(中下等地力),大豆4~6行,玉米2~4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