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互联网红利消失【互联网企业的变形与消失等5则】
 

互联网红利消失【互联网企业的变形与消失等5则】

发布时间:2019-03-18 04:23:33 影响了:

  互联网企业的变形与消失      就其本质而言,互联网企业属于服务型企业,书店、旅游、房地产、游戏、营销等都是这些网上企业的具体业务,而“网上”不过是这些名称的修饰词。
  当互联网发育成熟,“互联网”本身已成为一种很平常的载舟之水,而不再是技术优势时,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就该变形或消失了,它们变成了服务、旅游、游戏、商务等“传统”公司。
  现在,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接近八千万,有人乐观地估计,今年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美国,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网民人数狂增,网络正向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经过深入反思,那些互联网企业已经看到了互联网的价值所在。各大门户网站早已改换了单卖广告的生存模式,它们现在的业务有电子商务、短信、媒体、收费信箱、网络教学等一系列增值服务,而且还在用并购的方式不断扩展新的服务领域。
  它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创造各自的商业价值。这些经受住了“网络泡沫”考验的网络企业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了我国互联网走向成熟的过程。专家们当初预言的“将来没有互联网企业”正在落到实处,“因为最后都将变成互联网公司”。那时,“互联网”已经不是卖点了,互联网企业也随之变形或消失,现在号称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将变成服务、旅游、游戏、商务等专业公司。
  当网络普及后,网络对这类.COM来说也没有了战略上的优势。目前这种网络企业正在利用从互联网上赚到的竞争优势,在“互联网企业变形或消失”前加紧扩展各自的业务领域,转成服务型企业。
  在转型中,上市和融资是决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同类企业的竞争中,谁能率先上市、融到足够的资金,他就有可能得到决定性的发展。
  
  客户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拉动
  
  读完《企业X再造》一书,启迪颇多。如何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企业带来的无穷潜力,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依照我们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观念,业务需求是第一位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有多先进,都必须符合现有的业务模式,都必须迎合我们的习惯。在这里,信息技术仅仅充当了业务的支撑工具,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信息技术在变革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仅以传媒及商务、政务方面的网站为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把网站看作第四媒体,无论从新闻内容还是新闻表现形式,与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短信刚刚火爆起来,就有众多专家和媒体一起为短信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第五媒体”。
  从所谓的传媒角度看,我并不否认互联网、短信具有媒体的特点,可以作为发布新闻与信息进而拓展各种商务、政务的媒介,但这样的认识未免过于单调与简单。比如,我们通过网站新闻点击率等统计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倾向和关注焦点,不就可以解决一部分信息反馈问题吗?
  短信也一样,如果按传统媒体来运作,必然会建立编辑队伍,针对每条70个字的特点进行精挑细选。但有多少读者真正接受了这种新闻传递模式,无人知晓,不收费不知道,一收费可能就不那么乐观了。
  传媒、商务、政务方面的信息技术建设,不能也不应该仅仅看到自己的业务需求,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上游信息提供者、合作伙伴、下游的读者用户等等,从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流程的再造,以适应客户的需求。这种以读者和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变革,于主体自身、信息提供者、客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企业信息化,并不理想
  
  国内的IT业及其带动的各类周边行业确实是如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这就很自然地使那些纯粹的技术逐渐在国内落地生根,众多的方案供应商及应用集成商也随之冒了出来,并开始讲起了信息化。
  但真正深入下去,用旁观者的眼光去实地观察用户的现状,笔者不得不说:事情远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一是相当多的用户的认识还过于初级。笔者发现金融、电信等比较新兴的行业用户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充分,而许多传统行业却仍停留在买几台电脑,拨号上网传数据的阶段,而且这种状况在中小企业密集的地方更为明显。
  二是忽视了很多市场机会。所有厂商都只“关注”那几个大行业,如电信、教育、金融和电子政务,而且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他们的方案,从财务方面的一体化到EIP、EAI、CRM,总怕他们不够用。结果使本来就相对落后且还“不太明白”的中小企业,又被迫“穿”上固定的服装,不仅不合适,还浪费了本来就很有限的信息资金,甚至直接动摇了他们的信心。
  三是失败的事例还有很多,但每当有人提起这个话题,就会有人跳急呼,不要讲负面,否则就把他们不多的那点激情吓没了。其实,一个行业的发展虽然需要有人摇旗助威,但绝不能掩耳盗铃,正确地分析出现过的错误,总结各方的经验教训。
  
  如今再谈SCO
  
  SCO状告IBM一事成为了2003年IT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记得贵刊在2003年下半年某期曾针对此事对SCO做个专访,当时我就想知道SCO到底会怎样,但却没有看到后续报道。
  进入2004年SCO也似乎没有2003年那么火了。倒是日前的一条新闻吸引了我:BayStar公司声称要撤回去年10月投给SCO的获得2000万美元直接投资和3000万银行贷款。有消息称是BayStar认为SCO不务正业,把太多的资金浪费在与IBM的官司上,终于忍无可忍了(《纽约时报》语)。
  因为搭上了IBM、微软等大碗,SCO终于出名了。其实在现代商业运作中,炒作是没有罪的,不炒作真的很难生存。但孔子说过“过犹不及”,凡事讲个度,从现在看来SCO在Linux上、在和IBM官司上就有点过度了。这才导致2003年曾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股价还飙升了好几次,达到近22美元一股,但进入2004年却开始无人问津,SCO也慢慢远离业界视野。为什么?
  虽然市场经济不相信假设,但是,如果SCO把主要的精力和金钱花在产品研发,市场经营上,而不是让自己置身于官司的漩涡中,也许将是另外一番景象。当然,这只是假设,到底能怎样?谁知道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你有钱的时候,一定要用好你的钱。
  
  信息化,不要只盯着发达城市
  
  从2002年贵刊开办“软件地理”栏目以来就一直关注此栏目,觉得越做越好了。唯一觉得不足的就是好像您们那只关心发达省份、发达城市的信息化情况,像新疆、青海、贵州、内蒙等省份都没做,而到一个城市也只关心大企业信息化情况。殊不知,细微之处才见真知,往往是一些小城市,它的信息化名号虽没那么响,但效果却非常不错。作为气象局工作人员,我说说我们凯里市农经网在帮助农民走上市场方面的情况说明,因为农经网就在我们气象局下面。
  凯里市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中心自2000年建成以来,通过上网发布农业时政、供求信息、实用技术等方式推农民上市场,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环境蔽塞、信息不灵等因素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截至目前,凯里市共投入20多万元,建立了市级农经服务中心1个,乡、镇级农村服务站10个。仅2003年就免费为农民在网上发布供求信息3000条,促成农产品交易额3000多万元。
  举例说,凯里市炉山镇沙子弯有家农民去年养鹅共20000多只,到8月份,鹅体重已达3至4公斤,他找到镇农经网服务站,把自己养的生态鹅品种、质量及价格通过网络发布出去,寻找买主。不久,铜仁、湖南、怀化等地的客户闻讯而来,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全部买走。旁海镇今年各村共种植生姜3000多亩,平均亩产量1000多公斤,通过网上把生姜一售而空,每公斤生姜卖到2元的高价。贵州信邦药业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在农经网上了解到旁海镇的气候、土壤情况后,于今年3月在旁海建立科技园168亩,种植何首乌等中药材,拉动了当地中药材种植项目发展。
  很多的农业大省,都在搞农经网什么的,但效果不一定就比我们好。所以,希望多一些目光到我们偏远省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