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软件开发为何“败走麦城”】败走麦城
 

【软件开发为何“败走麦城”】败走麦城

发布时间:2019-03-19 04:25:41 影响了:

  亲身经历了几个包括OA新产品开发半途夭折、败走麦城的案例之后。我不得不对“软件产品开发为何失败”这个问题进行反思。   在软件公司从事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几个包括OA新产品开发半途夭折、败走麦城的案例之后,我不得不对“软件产品开发为何失败”这个问题进行反思。我所接触到的朋友、同事多半是做软件开发的,他们和我一样,经历失败的例子要比成功的要多不少。从网上的各种文章、论坛得来的信息也一样充满着悲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失败?下以一个案例为述。
  
  剖析新产品开发“败走麦城”的真相
  
  A公司是福建一家不大不小的软件企业,主要是从事OA软件的产品开发。在2002年左右,OA行业软件刚刚兴起,应是一个前景较好的发展领域。于是A公司就以智能办公系统、行政审批办公系统、ASP协同办公系统等三大OA主流领域作为该公司主营业务,信心十足组建了一个开发团队,开始了长期艰苦的研发。然而事情却几经曲折,在研发过程中不断遭遇了不少问题,造成计划一拖再拖。
  
  OA产品的立项过于草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软件产品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就是看它有没有全面的调查论证,是否能充分进入这个软件行业,做这个产品是否可行,市场需求有多大。很多产品的失败就是立项过于草率,从一开始就注定的了。同样A公司也没做过多少认真充分的论证就匆匆投入了研发。当时A公司主打的OA产品主要目标对象是要给党政机关各个部(局)做行政审批使用,但由于现在大中城市大多已统一建立了一站式审批中心,各个部(局)不能自行建设行政审批系统,因此即使该产品多先进。但市场需求量已非常有限。
  产品设计规划能力不足A公司项目总监、开发经理对设计重视不够,为了赶工期,很多项目的设计过程过于简单,产品开发技术路线的选择比较随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设计过程。没有良好的开发计划和开发目标,开发计划不充分,产品缺乏良好的结构设计,项目的成功就难于谈起。
  平台依赖性严重由于A公司采用的开发模式都是依赖国外基础平台,“群件平台+适当定制”的模式,设计还基本上停留在C/S架构,造成可供A公司发挥的空间太小,柔性构造功能较差,融合集成力弱,信息孤岛明显,个性化功能少,创新设计不足,同质化严重,不能脱颖而出。
  研发团队不强软件开发是一个既要高度协作、又有独立创造的智力活动,所以人的因素是关系到产品开发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A公司资金虽不充足也还有一定实力,但它就不愿拿出高薪招揽优秀研发团队,培养任用人才,结果二流团队只能开发三流产品,项目管理低效且缺少活力,无法与大公司抗衡。
  于是当项目开发快到了终级阶段时,却出现文件路径问题和诸多冲突,有的开发人员不得不进行很大程度的修改,重新再来。同时发现,开发人员开发的代码,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也未能及时得到整合。
  而A公司的系统架构师陈君,又具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不断考虑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技术的先进性等,他希望产品做得更大,满足更多的业务需求。但架构师的“完美主义”与项目总监的“简单、实用主义”却是对立,令手下的研发人员无所适从。
  结果造成计划的一拖再拖,开发费用越来越高,开发周期愈来愈长,让公司领导层丧失信心,忍受不了大量的投资和过长的时间,终止了这个产品的研发。
  就这样,本来应该挖到一桶金子的OA系统项目,却只得到了一桶沙子。
  
  软件新产品开发的死亡率
  何以那么高
  
  新产品开发是软件企业远离残酷竞争、获取持续经营优势和实现绩效目标的不二法宝。微软、IBM、思科、英特尔、3M等获得持续成功的国际性企业无一例外都在产品开发与创新方面成为行业领导者。我国的许多软件企业也正在逐步摆脱低水平模仿的红海,开始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但一项国际权威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软件企业在进行的新产品开发活动中,平均每7个新产品创意,有3.5个进入开发阶段,有2.5个进入市场,只有1个能取得商业化成功。新产品开发的失败率之高可见一斑。据悉,我国每年开发的软件新产品几千种,然而市场存活率只有13%,远不及印度的25%,日本的35%,美国的44%。为什么我国软件新产品成功率那么低,死亡率那么高?
  除了上述列举A公司的问题外,随意开发,盲目开发,开发决策过程中缺乏严谨性、科学性是一个非常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这里我们重温、牢记并坚守新产品开发基本流程,流程图如图所示。
  我们除了谨记新产品开发流程,还必须分析总结新产品开发失误的具体原因,以“吃一堑长一智”,提高新产品成活率,增加市场推广成功率。
  情报失真本以为此类新产品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倾力开发,却没有充分论证调查,信息失真,而此新品却早已日渐饱和,接近衰退期,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症结在于把“一叶当成树林”,坐井观天,以为“窥一斑可见全豹”,以为此时此地兴旺,那时那地也必时兴,结果是贻笑大方,埋下祸患。A公司行政审批系统就是如此。
  时机滞后新产品贵在“新”字,而“新”字则贵在“快”、“抢”。一个公认或自认的新产品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里有效生命周期大概仅有一年半载,超过这段周期,新产品所独有新功能就会自动“除效”,软件产品更短。然而一些软件厂商总以为自家产品“独一无二”、“祖传秘方”,哪知“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更新更优的竞品也紧跟着出炉,结果是错失绝佳上市良机。因此新产品要抢占先机,必要做到“早开发,早投产,早上市,早创效”。
  产品落后先进性是新产品的灵魂,一个缺少先进性的新产品仅是给自己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或恰如新瓶装旧酒,是不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很容易遭至市场淘汰。勿庸讳言,如今一些所谓软件新产品,要么是从别人拿过来的加工品牌,要么是模仿老外或竞争对手,抑或是包装、价格上的翻修、变脸,炒作新概念等等,新技术、新发明一杆子打不上,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新。这种糊弄欺骗用户的所谓“新产品”,注定昙花一现。质量缺陷有部分人会认为怎么新产品会有缺陷,缺陷是不是普遍现象?以OA为例,根据不完全统计,30~40%的大小新产品,在稳定、拓展、兼容、包装、通用等方面存有性能的缺陷,有25%的新品达不到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原设计要求,乃至带有严重的技术、质量等问题,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经常宕机,致使遭到用户的投诉和退货,企业及其产品四面楚歌。
  服务不力 售后服务是市场经济的“后跟”。当产品 “前腿”送上用户单位的店门时,你的“后跟”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拖后腿的事情”必然难免。美国著名营销学科特勒说,当你没信心搞好售后服务,你就不要指望你的产品有成功的一天。有些软件企业的产品的确不错,但缺乏必要的售后服务,如售后服务机构、操作人员培训、零配件的供应、直销配套等,系统升级维护难于保障,产品当然就行之不远。
  营销薄弱 4P学理论即产品、价格、促销、通路,一向是当今营销经典核心思想。然而不少厂商在此往往顾此失彼,脱节失衡,不是价格不合理,就是流通渠道滞涩,或是促销活动不力,形不成新品上市效应。新产品变成“夹生饭”,半生不熟,在于产品营销和市场营销脱节,或对立。好辛苦研发了产品,却不把市场当回事,而挖空心思做尽市场,却把产品当草芥。
  当然软件新成品开发、推广的不力、失败,还有些客观因素,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资源因素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科学严谨,认真研究各有利不利因素,分析主观客观原因,从新产品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人手,严把开发中的道道关口,努力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和市场存活率。
  
  软件新产品开发五大策略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综上所述,不管是对A公司还是其他行业的软件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当中要有立锥之地,还必须把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充分有效结合起来,制定科学正确而系统的新产品开发推广策略。
  效益策略新产品的开发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技术能力,综合利用研发水平,对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对用户而言,新产品要适合他们的应用习惯,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考虑他们购买能力,质价地道相符,保证新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容量。
  特色策略 开发新产品需创新。新产品的式样要新(能适合用户需求的变化),功能要全(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性能要特(要具有一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样才能使开发的新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容易为用户单位接受。
  实力策略这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力量、行销资金以及人员状况,量力而行来研究设计和生产新产品,确保新产品的质美价廉,维持强大研发规模,发挥规模优势和效益,同时保障有足够的行销资源(包括广告、促销及经销网络的费用),推销新产品,塑造产品优良形象。
  领先策略 一个软件企业要保持强大竞争优势,在市场时刻处于领先的竞争地位,必须集中财力、人力在产品研发、推广上形成强大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在产品的多能化、合理化、标准化、智能化及至社会价值化上确立产品研发、推广领先竞争策略,保持领先竞争地位。
  包括IBM、惠普、微软等全球500强都设有庞大的研究机构,每年以销售额的10~15%的研制费从事新产品开发,使其出售的产品中有60%是新产品,在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实施这一策略费用虽大,但成功后的巨额利润颇为可观。
  通用策略 功能单一,行业化狭窄,产品功能难于体现出其足够附加价值,是一个软件产品滞销短命的症结所在。因此把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层次化、概括化,即通用化是一种趋势。从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需求中找到共性,通过提供大量的可定制元素来满足各类用户的核心软件需求,也就是说赋予了产品灵活通用多样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个性应用需求,不必过多开发,减少大量费用。一个复合型、多用途、通用化的全新软件产品,将能有效延长产品寿命期,增强产品竞争力。
  以上五项,着重从软件产品研发、市场推广而言,另一方面从行政管理体制而言,为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还可以从建立完善企业强有力的新产品开发机制、开发机构、决策机制,建立人才的招聘、培养、使用和奖励制度等来完善提高。由于在此,这些都属边缘学说,不再赘述。
  从A公司OA新产品开发的失败,引发笔者对国内软件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的一些拙思和探索,以请教大家,并与共讨,希望能对业者有所启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