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PM2.5进中国记|中国地图怎么记
 

PM2.5进中国记|中国地图怎么记

发布时间:2019-06-12 04:27:41 影响了:

  “一个硕大的毒气罐。”  去年10月31日下午5点18分,拥有300多万粉丝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如此评价当时的北京。  博文下,他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灰色天空下,三栋大楼从上到下弥散着浓雾,“空气中有呛鼻的硫磺味儿。”
  北京市环保局并不同意郑渊洁的说法。在官方微博里,对于同一天的北京空气质量,写着:空气污染指数为132,轻微污染。
  更多的人,选择站在郑渊洁这一边。近一万条的转发评论,纷纷对环保局的官方数据表示质疑,有人说,“我们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的肺。”
  著名地产商潘石屹转发的一条微博,让人们大为吃惊:朝阳区某驻华机构定时播报的数据,北京空气质量指数,307,有毒害,PM2.5细颗粒物浓度为257。
  除了惊呼“轻度污染”和“有毒害”之间巨大的差别,一个巨大的问号在人们心里升起:PM2.5,是什么?
  两种空气
  “crazy bad(糟糕透了)!”
  在郑渊洁写下“硕大的毒气罐”三周后,某机构用了这句话形容当时瞬间的北京——它所在的东三环的空气质量指数超过了500。
  其实,某机构早在2008年就在自己院里摆上了一台空气检测仪,每隔一小时,就在推特上发布一次空气质量指数。可是在头两年,这些数字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颜玉就是从这天开始关注PM2.5的指标。一年前,她从美国某著名公立大学博士毕业,她所在的传媒学院排名全美前十。
  “当指数超过180时,我就不出去采访了,也不出去和朋友吃饭。”关于PM2.5的数据成为了她的北京出行指南。
  封面
  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可是这份指南让她沮丧:“真的按它来,我得有半年都呆在屋里。”另一份数据同时摆在她的面前:120—140,轻度污染,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看上去让人放心。
  颜玉花4800块钱从网上买来空气检测仪,亲自到秀水街和北京工体等地,测出空气质量数据,再对比某机构的数据,“误差在18%左右。”
  实际上,北京市环保局和从事环境污染研究的专家学者都强调,人们眼中两个数据之间巨大的差异,源于监测空气质量的两套标准——北京市环保局不采用PM2.5计算空气质量指数,而采用PM10计算空气质量指数。
  在美国读博士时,颜玉曾看到过一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
  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在这张图上,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其实,颜玉也把自己的数据与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对比过,对比了两三次就放弃了。“咱们干脆直接用PM1000标准好了,只要没有直径一米的石头飘在空中,就说明空气质量很好。”
  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10代表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被称为粗颗粒物;PM2.5意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也被称为细颗粒物,灰霾天气主要是因为PM2.5造成的。这些可吸入颗粒物都是极其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它们密密麻麻悬浮在空气中,肉眼不可见。
  PM2.5和PM10,相差的可不止是直径。
  一般而言,粒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粒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会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5年全球更新版《空气质量准则》中提到,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浓度,人类的死亡风险会增加15%。
  “在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数目更多。比起PM10,PM2.5的表面积要大好几倍,吸附的毒性物质就更多。”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说。
  《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上曾刊登过潘小川教授和同事的一项新发现:2004年至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会增加5%左右。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
  而这些,显然不是像颜玉一样的普通人所能了解的。
  面子上不好看
  实际上,PM2.5这个上世纪90年代就被科学界认识的“健康杀手”,已经在中国的大城市里飘荡了20多年。
  早在1995年左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就报告了广州、武汉、兰州、重庆4大城市8个采样点的PM 2.5年均浓度——57—160微克/立方米,比美国1997年颁布的标准值(15微克/立方米)高2.8-9.7倍。
  美国在1987年开始采用PM10空气质量标准,在基本解决PM10问题之后,于1997年发布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期间,经历了10年时间。
  广东省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吴兑,从2004年到2010年,对珠三角地区的气溶胶(大气悬浮颗粒物)谱浓度,进行了七年完整监测记录。结果发现,包括在P M10中的细粒子P M2 .5浓度,季均值则全部超出美国原日均值限值的65微克/立方米。
  不过,吴兑认为美国发布的P M2 .5浓度指数,有一定误导性。“因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对P M2 .5作出过时均值规定,因此在没有时均值标准而又需要判断大气污染状况时,世界气象界通常取日均值的3倍,来判断时均值是否超标。”
  同时,在我国气象行业内,对PM2.5细颗粒物的监测,事实上至少已进行了8年以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