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新课改下的感悟与思考] 新课改新高考培训感悟
 

[新课改下的感悟与思考] 新课改新高考培训感悟

发布时间:2019-06-18 03:59:37 影响了:

  摘要:近几年学校课程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许多教师早已投身到改革的第一线积极实践课改。学校的课程改革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74-02
  近几年学校课程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许多教师早已投身到改革的第一线积极实践课改。学校的课程改革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探索、探讨、交流和评价。笔者面对新一轮课改也并非无动于衷,于是在此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学校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看到,它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了基础,新课程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增设综合实践课,注重开发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改革还改变了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的课程还重新注释了课堂评价的内涵,它不再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纵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目标定位等,各方面都能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人,或者说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培养只得到某一方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改革突显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以成为广大教师以及热心课改的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教师如何在课改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对课改尤为重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它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改变。课程改革使教师成为主力军,特别是一线教师。课程改革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每门课每周开几节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开发的主体往往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教师几乎没有发言权,处于课程开发的外围。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这样便导致大多数教师不关注课程,缺乏课程意识,更不关心课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也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和技能,根本就不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旨意,结果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课程。而现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特别是提出开发校本课程,目的就是在于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它开始关注活生生的教师,把一线教师纳入课改中,这样一线教师的理论缺位也可得以缓解,新课改它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利。教师应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学校层面上,要开发校本课程,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改中去。此时教师不是去模仿一套技术,而是深入理解课程原理,从实践及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中去建构新概念。不是立刻学习他人所传授的方法,而是明晰课程改革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改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这样做等,能够做到自我反思,这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你就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和水平。把开发课程资源作为自身专业生活的一部分。其次要对课程资源有所了解,把学校内部外部的一些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素材都可以看作是课程资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正确认识,包括教师自身学识其实也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这样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也必将促进课程改革的成效。
  三、课程改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自主性
  新的课程改革中学校探讨较多的是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前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研究。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学习应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向的主动的智力活动,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获取知识速度快、效果好。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的广大教师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始注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教师已不仅是只重结论,更开始关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能主动学习的前提。现在许多教师在学生面前既是指导者、组织者、欣赏者,也成了学习伙伴,他们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合作学习,每个环节不忘尊重学生,不忘面向全体学生。这样教师的情感极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碰撞,激起学生兴趣的火花,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状态中接受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也充满了活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更关注并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点也更能使课改精神渗透到家庭、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他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方式对待,不再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老师要求行事。在学习中能让优等生有发挥的余地,让学困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从不同层面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重在学习的过程,只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了。
  面对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投身改革前沿,他们在课程理论指导下大胆地实践,不断总结为改革带来了生机。然而也不排除有些教师,往往要求专家学者诠释新课程后,提供如何做的模式或范本。其心态往往是“告诉我具体如何做。”他们往往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模式、方法和步骤,照着做而已。对于为什么要改革,意义何在充耳不闻。这种状态其实也就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程。但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课程认识的加深,也会迫使每一位教师全方位地去理解新课改理念,投身改革实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