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南辕北辙_南辕北辙话老枪——战场三煞
 

南辕北辙_南辕北辙话老枪——战场三煞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2:43 影响了:

        2005年,人气最旺的电视剧莫过于《亮剑》,它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同时《亮剑》中一些细节设置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在剧中,偷袭八路军总部的一小股日本鬼子特种部队,一身独特打扮,使用冲锋枪,这在以前影视剧中很少见。
  无独有偶,在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延安锄奸》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日军特种部队,同样穿着与《亮剑》中类似的服装,也使用了同样的冲锋枪。剧中,八路军周处长向战士介绍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冲锋枪。
  “卡宾枪 德国造”
  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新四军战士使用这款枪。
  在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抗战的中国士兵使用这款枪。
  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这款枪出现在1927年的中国。
  在电影《金沙水拍》中,红军战士同样使用这款枪。
  这款深受中国导演喜爱的冲锋枪,是否像周处长所说,是德国造的卡宾枪?卡宾枪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杨南镇(轻武器专家):什么叫卡宾枪,卡宾是英语的译音,意思是骑枪或马枪的意思。
  两支结构一样的步枪,长的是毛瑟1898式步枪,而短的就是它的卡宾型,毛瑟98K步枪。最早的卡宾枪是为了适应骑兵携带和在马上进行战斗,将标准步枪的枪管缩短而成的一种短步枪,因此卡宾枪又被称为骑兵步枪或马枪。在骑兵被逐渐淘汰后,卡宾枪就成了下级军官、特种部队和军士的基本武器。(图1)
  然而,对于广大基层军官、军士以及司机和炮兵等二线人员来说,即便是短步枪也不便携带。于是在1938年,美国军方要求设计一种介于步枪与手枪之间的轻型自卫武器。1941年10月,一种独一无二的卡宾枪,M1卡宾枪正式定型投产。
  杨南镇:M1卡宾枪实际上是一支小型伽蓝德步枪,两者构造几乎一样。
  M1伽蓝德步枪被公认为是二战中最好的步枪,作为它的小弟,M1卡宾枪一问世就猛抢大哥风头。与M1伽蓝德步枪相比,M1卡宾枪比大哥要短200毫米;重量比大哥要轻2千克。它便于更换的15发弹匣,更强过大哥,因此很快就与大哥在美军中平分秋色。(图2)
  杨南镇:美军在二战期间,卡宾枪的装备量到战争后期,和伽蓝德步枪形成了一比一之比。
  1944年,M1卡宾枪又增加了连发装置,装弹量加大为30发,使它成为二战期间一种有效的近战武器。直到二战结束,M1卡宾枪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六百多万支。麦克阿瑟将军曾经称赞M1卡宾枪为“我们赢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最大因素”。
  杨南镇:卡宾枪在战斗中既有冲锋枪火力的威猛,又有接近步枪的威力,是很优良的一款枪。再加上单发、连发灵活转换,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电影《南征北战》中,高营长送给女民兵队长的就是M1卡宾枪。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缴获了大量各种型号的美械装备,但说起卡宾枪,就只有美国M1卡宾枪一种。
  杨南镇:卡宾枪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里也是最爱。首长的警卫员都喜欢用卡宾枪。很典型的形象就是首长的警卫员背着一支驳壳枪,同时还背着一支卡宾枪。
  由于卡宾枪归属于步枪类,而在《亮剑》等影视剧中出现的枪,很明显属于冲锋枪,不可能是卡宾枪。这支不是卡宾枪的冲锋枪,会像《延安锄奸》电视剧中的周处长所说的是德国造吗?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巨大损失。12月8日,美国向日本宣战,正式加入二战。而在此时,一贯重视单兵火力的美军这才发现自己的装备中,竟然没有冲锋枪。是不是美国没有冲锋枪呢?
  在很多反映美国黑帮的影片中,可以看到一支名叫汤姆逊冲锋枪的身影。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制造精良的汤姆逊冲锋枪早在二十年前就问世了。然而,作为美国唯一正宗的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一直遭到美国军方的冷落,它只有投靠美国黑帮,到那里“服役”。因此,汤姆逊冲锋枪一度声名狼籍。(图3)
  随着美军投入到二战各个战场,汤姆逊冲锋枪成了美军眼中的热门货,为数不多的汤姆逊冲锋枪被匆忙装备到部队。然而,这仅仅是杯水车薪,前线急需大量装备。但是,汤姆逊冲锋枪结构十分复杂,加工起来非常繁琐,而且价格昂贵,难以适应大规模生产。
  李莉(国防大学教授):二战爆发以后,美军对汤姆逊冲锋枪进行了多次改进和简化,但成本始终没降下来。
  杨南镇:这种枪比较重,是整块金属机加工而成,劳动生产率低,材料消耗大,成本很高。不适合大规模战争消耗。
  为此,美军一方面加大马力抓紧生产汤姆逊冲锋枪,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着手研制一款全新的制式冲锋枪,以最终取代汤姆逊冲锋枪。
  为尽快拿出设计方案,美军特地集中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冲锋枪,进行性能、操作性和生产性等方面的对比实验。然而,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脱颖而出的竟然是用金属管和冲压件焊接而成,非常粗糙的英国司登冲锋枪。
  马式曾(轻武器专家):经紧张的选型试验,证明司登冲锋枪的性能最好,精度较高,重量适中,操作简单。美国决定在司登枪基础上自己设计。
  从实用角度出发,美国人认为,既然要借鉴司登冲锋枪的优点,那就要研制出比它结构更简单,质量更小,造价更低,更便于大量生产的冲锋枪。1943年年初,一款全部采用金属件,体形短小、造型粗犷的全新冲锋枪正式定型并大批量投入生产。(图4)
  杨南镇:M3式11.43毫米冲锋枪,是美国在二战期间设计生产的一款性能非常优秀的冲锋枪,它大规模地采用了冲铆焊工艺,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非常高,适合大量快速生产。
  M3冲锋枪又称“盖德”冲锋枪,它学司登冲锋枪学得非常彻底,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冲压和焊接工艺,除了枪管和枪机用机加工外,其他部件都是冲压出来的。
  杨南镇:机匣连同握把一块用两块钢板由模具冲出来。然后两个对在一起焊接,非常简单、快捷、经济。
  
  
  在很多影视剧中,可以看到M3冲锋枪在准备射击时,都要打开枪身上的一个小盖子,它带给观众一个疑问,小盖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杨南镇:这是一个抛壳窗,也是一个防尘盖。把它打开,抛壳窗暴露出来,机柄一拉,成为待发状态,这时一击发,枪就响了。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防尘盖,却体现了设计师独具匠心的巧妙设计。
  杨南镇:小盖子不只有防尘功效,还有保险功效。当枪机在前面时,盖上去爪子锁住盖后,枪机拉不动,实现了保险。打开盖后把枪机拉到后方再把盖盖上,这时也抠不动,爪子又抓到了枪机的前面。所以看到电影里把盖子一打开,就可以射击,一关上就可以携行,非常方便。(图5)
  在中国影视剧中,导演之所以特别喜欢用M3冲锋枪,原因是M3冲锋枪全金属制造,体形短小粗犷、造型漂亮。然而,这款深受中国导演喜爱的冲锋枪,刚一面世就遭到美国大兵的耻笑。觉得它的造型很像给汽车加黄油时用的注油器,因此给它取了个“注油枪”的外号。幸运的是,M3冲锋枪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告诉美军士兵不能以貌取物。
  杨南镇:在M3冲锋枪使用教材中,都说它是比较好的冲锋枪,尺寸短小,结构简单,威力强劲,特别适合城市居民地和堑壕攻势实施突击战斗。
  1944年初,M3冲锋枪开始装备部队。直到二战结束,其在美军中的装备量并不多,除了部分空降兵、通信兵和侦察分队外,美军没有全部换装M3冲锋枪,使用的仍是汤姆逊冲锋枪。因此在大量二战纪录片中,很难看到M3冲锋枪的身影。
  杨南镇:朝鲜战争中,M3冲锋枪开始大量装备美军。在中国战场出现,一定是1945年以后。一些得到美国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如驻中缅印战区的远征军,回国后投入内战,装备了这种冲锋枪。
  中国内战爆发后,美国把包括M3冲锋枪在内的二战富余物资作为军援送给国民党军队,因此大量M3冲锋枪被解放军缴获。所以在《战上海》和《侦察兵》等反映解放战争的电影中出现M3冲锋枪,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上出现M3冲锋枪,就有违历史真实了。
  杨南镇:特别是美国造的冲锋枪出现在日本军队手里,那就更不专业。因为那时这个枪还没出现,连美军都没装备,怎么到了日军手里呢?
  因此,电视剧《亮剑》和《延安锄奸》中的日本特工队不可能使用M3冲锋枪。但如果剧情需要,一定要使用冲锋枪,有没有其他选择呢?
  电视剧《亮剑》的原著小说中是这样描写日本鬼子装备的:特工队队员每人装备一支德制希卖司MP38型冲锋枪,一支德制20发装驳壳枪,每个战斗小组10人,装备两挺轻机枪,单兵火力是令人满意的。德制希卖司MP38型冲锋枪又是什么样的冲锋枪呢?”
  在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当中,游击队员手持冲锋枪向敌人射击的情景,曾经让无数人激动和振奋,而游击队员手中的冲锋枪就是德制MP38冲锋枪。
  MP38冲锋枪和它的改进型MP40冲锋枪,是纳粹德国的制式冲锋枪,在整个二战期间,它伴随德军侵略的铁蹄出现在各个战场上,也是纳粹党卫军在欧洲肆虐的帮凶,因此MP38和MP40冲锋枪有着“纳粹狼牙”的恶名。
  然而,这款有着恶名的冲锋枪,在设计和制造上却最具有现代色彩,英国在设计司登冲锋枪时,一部分还是来自于它的设计思路。那么,MP38/MP40冲锋枪的性能究竟如何?它果真那样出色吗?
  李莉:德国在二战初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闪电战,最核心的是对坦克、装甲部队的集中使用。
  集中起来的坦克和装甲车,在航空兵支援下,迅速突击,以快制胜。同时伞兵部队空降敌后,占领战略要地,实施大纵深合围。而这种新式战法,迫切需要一种便携式冲锋枪,能够大量装备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
  李莉:装甲兵本身空间有限,这个冲锋枪必须要小,便于携带。伞兵自身负重有限,对枪重量有明确限制。
  1938年,德国埃尔马兵工厂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使用折叠式枪托,同时采用铝合金和塑料等新材料的MP38冲锋枪,使它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冲锋枪。两年后,德国把MP38改进为MP40。MP40冲锋枪大量采用冲铆焊工艺生产制造,相对于英国司登冲锋枪、美国M3冲锋枪来说,MP40冲锋枪在制造工艺上绝对算得上是它们的祖师爷。(图6)(图7)
  杨南镇:MP4冲锋枪采取了冲铆焊工艺,以提高生产率,减少材料消耗。依据战术性要求,尽可能地缩短枪的长度,减轻枪的重量。
  
  在二战期间,日本和德国同属于轴心国,如果日本的特种部队要使用冲锋枪,去德国购买MP38或MP40冲锋枪是情理之中的事。除此之外,日军要使用冲锋枪还有两种选择,那就是德国的MP18冲锋枪和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因为这两种冲锋枪在中国军队中有装备,日军容易得到。然而,军事专家杨南镇却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认为日军的特种部队不可能使用冲锋枪,这又是为什么呢?(图8)
  杨南镇: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是全世界所有军队中最摒弃冲锋枪的,再没有比它更不喜欢冲锋枪的。
  在二战中,几乎所有交战国军队都装备了冲锋枪。德国有MP38/MP40冲锋枪、英国有司登冲锋枪、美国有汤姆逊冲锋枪、苏联有波波沙冲锋枪等,它们都经历了炮火硝烟的考验,成为二战的经典名枪。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日军早在1940年就设计出了百式冲锋枪,但基本没有装备部队。直到日本投降,日军还是人手一支三八大盖步枪。为什么日军如此摒弃冲锋枪呢?(图9)
  杨南镇:它就是看不上冲锋枪,认为冲锋枪不行,不能上刺刀。它就是要拼刺刀,连机枪下面都能上刺刀。另一个,冲锋枪虽然厉害,发射率很高,每分钟几百发、上千发,那能持续多久?
  冲锋枪的射速究竟有多快,使用苏式波波沙41和波波沙43冲锋枪,打完35发的弹夹,只需要四秒钟。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岛国,而冲锋枪的制造成本高,打起仗来弹药消耗极大,所以武蛮的日军把战术指导思想放在了精确瞄准和近身肉搏上,这或许是日军放弃冲锋枪的原因。既然日军不使用冲锋枪,那么他们的特工队又该怎样地装备呢?
  杨南镇:按照日军的习惯,如果每人一支三八式马枪,或者明治44年骑兵专用马枪,再配上一支王八盒子,或者驳壳枪,那就比较地道。再来一、两挺轻机枪,就更专业。
  现在还有一种冲锋枪在国产的影视剧比较受欢迎,在反映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中都有出现,这就是波波沙43冲锋枪。波波沙43冲锋枪与MP40、M3冲锋枪外形有些相似,折叠枪托,而且大部分部件也是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操作方便等特点。波波沙43冲锋枪1943年正式列为苏军制式冲锋枪。1945年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时,或许能留下一点,但是波波沙43冲锋枪是7.62mm口径,和当时的日式或美式装备不配套,子弹打完了,弹药从哪里来?所以这个枪在解放战争中,应该不会使用,抗日战争就更不可能。我军真正使用此枪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图1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