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南方报业与韩寒的双簧戏:封面之王“韩寒”的练成细节_韩寒 时代 封面
 

南方报业与韩寒的双簧戏:封面之王“韩寒”的练成细节_韩寒 时代 封面

发布时间:2019-07-14 03:52:25 影响了:

  这是难得一见的媒体奇观:从2006年开始,南方报业开始了长达7年的“韩寒报道”,旗下《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先后发布长篇报道和封面采访累计超过19篇。也得益于这些报道,韩寒从一名叛逆青年、作家、博客写手升级为“网络英雄”、“青年领袖”、“公民韩寒”,甚至是“公敌韩寒”。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2006年之前,
  韩寒在媒体上是个“边缘人”
  很难确定韩寒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和媒体互动的,但可以确定的是,2006年之前的韩寒在媒体上绝对是个“边缘人”。
  2001年到2006年这5年之间,韩寒最夺目的媒体印象还是他的登场。带着叛逆、才华、不服从甚至有些不合作的态度,韩寒因央视《对话》栏目被全国多数观众所熟知。这也是媒体和他的粉丝,在追述“领袖韩寒”、“公民韩寒”诞生之路必须提及的光荣历史。
  不过这5年间,韩寒也被不少“行业媒体”关注。比如2002年04期《当代学生》刊登了《飞驰的韩寒》为标题的文章,同年第六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发表了《毁誉韩寒》的报道。不难看出,此时的韩寒还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出现。尽管他早已退学,但是按照惯例,他应该也只能是个中学生。
  2002年9月,韩寒终于成为“大学生”了。在一本叫《大学时代》杂志刊登的名为《九月阵雨》的文章中,韩寒与另一位高中辍学的“叛逆少女”春树一起登版。在这篇文章的配图中,韩寒留着惯有的长发,戴着墨镜,用水杯喝水时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远方,像极了港片中帅气有型的周润发。他依然是那副叛逆、耍帅的模样。甚至直到2004年,《时代周刊》亚洲版还是以《新激进分子》为题,将韩寒与美国“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
  转变出现在2005年,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韩寒开始取得不俗战绩。这一年《新京报》先后以《赛车要冷静,写作要热情》、《2005年我一本书都没看过》为标题,报道了80后代表作家力争赛车冠军。这家有南方报业血统的媒体首次抛去“叛逆”、“辍学”等标签,来正面接受韩寒的努力。虽然对韩寒“作家”和“赛车手”的双重身份进行了肯定,但是文中依然可以看到韩寒年少轻狂的一面。“2005年我一本书都没看过”是他常用的句式,这种绝对逻辑,成为日后他备受质疑的“阿喀琉斯之踵”。
  2001年~2005年是韩寒在北京漂泊的四年,也几乎是韩寒成长历程中的最低谷,有一阵子他几乎已经从公众视野里消失。有一次朋友蔡崇达去见韩寒,韩寒在电话要他带去一个汉堡,见面后韩寒一直一边吃汉堡一边写博客。“我问他能不能先吃再写,他还是轻轻松松地说俏皮话:‘读者嗷嗷待哺,都在等待我的乳汁’。”“他如果不坚持写,有一天世界就彻底把他忘了,但是实际上那天他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2006年前,韩寒虽然上过不少媒体,但还是没有出现在主流话语中,他的所谓叛逆、赛车手、作家等身份还属私人领域,其彰显的也只是个体努力。但这一切都被博客改变。
  从2006年至今,韩寒一次又一次搅动社会舆论,成为“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甚至《时代》百大年度人物,但是上海的媒体几乎对他消声了。不管是解放报系、文汇新民报系还是SMG,作为韩寒的家乡媒体,他们本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却始终没有好好关注过这个年轻人。这也在客观上给身处南中国的南方报系提供了绝佳机会。
  2006~2007年
  网络英雄韩寒的诞生
  至今也没有人知道,韩寒为何突然喜欢上了写博客。但这已不重要,因为韩寒似乎找到了他和这个世界的对话方式。
  2006年2月24日,白烨在他的个人博客上贴出《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直陈韩寒的作品“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关系”,并对“80后”提出了批评:“‘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80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入文坛。”
  3月2日,韩寒做出回应,在博客上贴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认为“每个写博客的人,都算进入了文坛”。文中一句话迅速在网上流行:“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最后也都是花圈。”
  3月4日中午,白烨贴出《我的声明:回应韩寒》,他表示,“可以不喜欢我的文章,但不可以用粗暴又粗鄙的字眼骂人。”
  仅仅两个小时后,请注意这个时间,韩寒完成了看白烨博文到构思文章再到写作、发表的全过程。
  三天后,白烨发表声明,宣布将关闭博客。但这一场论战并没有结束,反而越卷越深,舆论漩涡越搅越大。此后的一个月,韩东、解玺璋、陆天明、石康、高晓松等数十位名人卷入骂战。
  2006年4月7日,《南方周末》文化版以整版的形式发表了题为《韩寒白烨笔战始末:起于网络,无疾而终》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张英、夏榆分别在上海和北京采访了骂战当事人韩寒、白烨。这也是韩寒首次如此大篇幅地登上当时中国最具舆论影响力的报纸。
  有意思的是,文章首次提及韩寒对此次骂战媒体报道的认识。“网络是相对公平的媒体,我们可以见识各种声音、很好的文笔,他们也基本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没接受什么电视的采访。报纸的有一些,北京的、四川的、南方的,都比较公正客观。相反,上海的媒体非常傻,全是一些评论员在那里叫嚣还网络一片优美蓝天啊,小孩子不要说脏话啊,对事情的认识完全不够……上海的某些媒体太监做惯了,看见男人反而不认识了。”
  无法证实是不是这段话,导致了一个奇怪的媒体景观:从2006年至今,韩寒一次又一次搅动社会舆论,成为“青年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甚至《时代》百大年度人物,但是上海的媒体几乎对他消声了。不管是解放报系、文汇新民报系还是SMG,作为韩寒的家乡媒体,他们本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却始终没有好好关注过这个年轻人。这也在客观上给身处南中国的南方报系提供了绝佳机会。
  2006年的12月8日,《南方周末》将韩寒提名为年度人物候选人,虽未当选年度人物,但还是将其评为“网络英雄”。记者张英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地写道,“博客成为了韩寒的意见平台,从痛骂白烨的文学批评到赵丽华的诗歌写作,从怒斥某市公安局抓妓女站街到呼吁应该强制安装卡车后护栏,这一年里韩寒的博客引来喝彩无数,板砖无数,口水无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