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假想的“思想实验”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村上春树人生马拉松
 

假想的“思想实验”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村上春树人生马拉松

发布时间:2019-07-19 03:56:14 影响了:

  摘 要:村上春树的《小镇与其不确切的墙》是受到莱布尼茨一个思想实验的启发而创作,并因而明显地显示了其假想的思想实验性质的一部作品。由于将思想实验的构造方式转用于小说创作,村上春树其后所创作的大部分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便与各个学科的思想实验一样,呈现出寓意深刻却晦涩难懂、隐含对各种学术难题的深刻反思却拒斥现实社会生活素材、只能以理论理性和逻辑思维进行解析而难以借助其现实社会背景进行诠释等特点。
  关键词:思想实验;莱布尼茨;小镇与其不确切的墙
  一、假想的“思想实验”及其本质特征
  所谓假想的“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是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学者们为了提出问题,揭示真理,诠释原理,验证假说和判定真伪而“在心灵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可视觉化的”①实验,是这些学者们“在头脑中设计和构造出的一套纯粹理想化的实验程序”②。这种实验虽然都“不是真正的实验”③并因此而“没有经验数据支撑”④,但却都“基于科学的事实和根据”,都是“用已有的原理和知识设计”⑤出来的。不过,尽管这种思想实验因其极具“启发价值”,并“有助于解释或检验思想、情景、问题”⑥,甚至具有“检验物理规律或预测物理现象”⑦的功能,从而可以用来取代那些或者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或者由于在原则上根本就不可能实际进行的真实的实验,但却由于其“核心是仅仅通过思考我们就能把握本质”⑧,因此,这种思想实验毕竟不过是“一种模拟行为”,是“以一个简化的微型实验世界来模拟更复杂的物理世界的行为过程”⑨。正是因为如此,虽然由于人们能够在“众多思想实验中领略到伟大天才的独特智慧”,“世界各大顶级名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因此而“无不以‘思想实验’作为引子或者讲授主题”,而学子们则能够“在思想实验所带来的头脑风暴中做出顶尖的科学研究,创立顶尖的学术理论”⑩,但究其根本,这种思想实验则不过是人们“用来考察事物本质的想象手段”,而其“实验中的仪器设备、实验对象、操作步骤等”则“都可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并因此而没有一般的、实际的科学实验所具有的积累数据、观察变化、确立关系、概括定律等等功能。这意味着这种实验虽然并非任意的想入非非,但“想象”却是其根本所在并因此而颇多虚构成分,是各个学科的学者们在其头脑中“设计和构造”的虚构的故事。事实、原理和想象、虚构的有机结合,丰富的学术知识、严谨的学术理论与奔放不羁的遐想和狂想的合二为一,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成千上万的此类实验的本质特征,也是其令人心醉,令人神往的魅力所在。
  由于具有诗意性质,含有虚构成分,并且又诉诸于人们的想象力,因此,假想的“思想实验”的构造和描述便与文学创作不无共通之处,而作为小说作者,村上春树大约对特修斯之船、薛定谔的猫、拉普拉斯式的精灵、麦克斯韦小妖等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领域的各种假想的“思想实验”是相当熟悉或者精通的。如后所述,这种熟悉或者精通则使他自其《小镇与其不确切的墙》以来所创作的大多数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带有验证或解释某种原理和学说的思想实验性质,从而表明他是一位敏锐地觉察到此类实验的本质特征和魅力所在,自觉地运用其构造方式创作小说,并因此而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也因此而受到读者欢迎的小说家。
  二、村上春树最初的“思想实验”性质的小说
  在村上春树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最初显露了其思想实验性质的,是其于1980年9月发表在月刊《文学界》该年度第9期上的中篇小说《小镇与其不确切的墙》。后来被改造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世界尽头”部分的村上春树的这一小说所描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因不满他们在“影子的国度”的“痛苦”生活,而根据其意愿和理想凭借其语言和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可以得到内心“平和的生活”的“想象的小镇”,但却由于他们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的实际体验而发现了其生活的不尽人意,同时也发现了在这个可以满足自己的所有愿望的世界中其实并没有自己“真实的我”,其男主人公及其影子由此而不得不重返“影子的国度”的故事。
  在该小说的第15章中,主人公的女友明确声明,她对于自己在那个“没有任何可以被称为实体的东西”的“想象的小镇”中的生活并不感到意外,也“并不后悔”,她之所以留在小镇上只不过是想确认一下那里的事实与自己所设想的是否一致。按照她的说法,“这就像正在读一本推理小说,有时也翻到最后一页,以确认其结果一样。”据此不难理解,这篇小说所描述的,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概括为主人公走进另外一个可能世界,亲身体验其中的生活并确认其结果的故事。而类似故事,也可见于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又译“莱布尼兹”1646-1716年)所构造的一个假想的思想实验。
  在论及其可能世界理论时,莱布尼茨虚构了一个朱庇特令大司祭忒奥多鲁斯到雅典娜的宫殿做客并受到其欢迎的情节,同时还借朱庇特的这位女儿之口说:
  你在这里所看到的是在我守护之下的生命之宫。它里面所展示的不仅是一切真正发生者,而且也有一切可能者。朱庇特在现存世界开始之前便审视了这里的一切,考虑了一切可能世界并从中选择了这最好的一个。……我只须吩咐一下,我们便会看到我的父亲可能创造出的一个世界,其中包含着人们可能要求的一切;人们也可以以这种方式经验此一或彼一可能性存在时将会发生的事。
  在雅典娜的“生命之宫”里展示着“一切真正发生者”和“一切可能者”,朱庇特令忒奥多鲁斯到此做客的目的,便是让其亲身体验那里的一切。实际上,朱庇特也可以随时创造一个人们所愿意看到的、完全符合人们的愿望的世界,并请他们到那里“经验”其中“将会发生的事”。莱布尼茨之所以虚构这一故事,其目的在于说明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其他世界虽然可能更多地,甚至是完全满足人们的一切愿望,但却都不如朱庇特选择的这一个好。
  根据村上春树的近作《1Q84》中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确认村上春树是熟读莱布尼茨的《神义论》等相关著述,并熟悉或通晓其哲学思想的。村上春树虚构一个《小镇与其不确切的墙》的故事,是为了“像正在读一本推理小说,有时也翻到最后一页,以确认其结果”,而莱布尼茨构造上述思想实验则是为了“以这种方式经验此一或彼一可能性存在时将会发生的事”。在村上春树虚构的故事里,那个“想象的小镇”中虽然没有任何“实体”,也因此而没有人们那个“真实的我”,但其主人公的三个愿望――即追寻儿时的女友;逃避“影子的国度”的生活痛苦;寻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却是全都得到了实现的。与此相对应,在莱布尼茨的思想实验中,朱庇特也是可以创造一个“其中包含着人们可能要求的一切”的世界,从而满足人们的所有的愿望的。尽管由于两者一为文学作品,一为哲学和逻辑学上的思想实验,其主旨和论证方式及其结局均有很大不同,但虚构故事、确认结果、验证可能、揭示真理却是两者的共同之处,而这又与前述假想的思想实验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据此我们不难判断,村上春树《小镇与其不确切的墙》的创作是与其受到莱布尼茨前述思想实验的影响不无关系的。他的这一小说就其主旨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效仿莱布尼茨而验证人们在其所有的愿望都可得到满足的可能世界中,是否能够有意义的生活,如此生活的人们是否还有其真实的自我等问题的假想的思想实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