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体验设计 [为了体验的设计]
 

体验设计 [为了体验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4:13 影响了:

  在消费社会里,资本与大众文化合谋,通过广告把大量的符号信息构建了一种有诱惑力的生活方式的幻象,在对这些信息的解读过程中,催生出新的流行时尚,以培养、引导和操纵人们的消费趣味和消费观念,并进一步刺激人的“虚假的需求”(马尔库塞),“就连口渴也被演变成对可口可乐的需求。”[1]长期处在消费主导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都受到其规范和限制,创造力受到压制,于是,消费的意义超出单纯需求的满足或经济领域,成为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消费符号化商品的过程中,人也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符号化的个体。
  能让人摆脱消费的异化势力的,是个人作为一个不受消费逻辑左右的独立丰满的主体对自己的生活作自主的设计,这种生活使每个人变得自然、具有创造性并成为自己趣味的主人。作为从事消费品设计的专业群体,从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有义务为人们提供有新意的,有助于人体验生活情趣的作品。
  
  
  体验是一种生存方式
  黑格尔强调人的生命是一种变化过程,其实质就在于这种变化过程本身,他主张把过程视为目的,而不仅仅是为其他目的服务的手段。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生活乃是人的最高本质”,因此,它的本性应归结为他的生活过程怎样,而不是他最终占有了什么。可以说,人对于生命过程的体验就是人存在的最高目的,而体验则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意义的一种阐释。
  在西方哲学史上,“体验”是作为理性传统的对立面出现的,是对理性主义哲学惯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一种反抗。体验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而不是认识方式;体验没有实用功利目的,它自身就是目的,它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情感,是主体基于情感体验的对于生命意义的体味和领悟;体验不是从逻辑的观点看世界,而是以内在的心灵去体悟世界;体验所感受的并不是对象的自然属性,而是对象所蕴含和体现的人的情感内容和人的生命活动。[2]对以“所有的行为和程序要以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来完成”作为基本生活理念的现代人来说,体验是一种已经相当陌生的生活方式,但在节奏舒缓的传统社会里,却有很多让人体验生活情趣的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它的整个空间布局和流线组织与现代主义的功能原则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这种场所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人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件事,相反,它想方设法让人在这里度过尽量长的(从功利角度看)无用的时间。在布局方面,它尽量使万顷之园“紧凑不觉其大,游无倦意”,数亩之园“宽绰不觉局促,览之有物。”它的道路设计也不是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距离,“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 [3]如果说理性的建筑设计强调的是尽可能提高效率、尽快的达到目的,那么中国园林的设计则是尽量的强调过程和体验,并让人在这种延长的体验中品味难得的闲适与惬意。
  如果说体验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信仰和情感,拓宽人类精神生活的领域以抵制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的过度泛滥所导致的生命体验的萎缩的话,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韦伯以来许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期望的艺术的“救赎”功能。
  
  设计能拯救我们吗
  在当今社会里,必须通过纯艺术作品(绘画、雕塑等)才能表达的审美特质已经不多,新艺术媒介(如电影、电视、摄影、多媒体、数字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意义上纯艺术的内在能量,易言之,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设计作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一定程度上也是艺术品。
  在现代主义时期,先锋派艺术有足够的勇气对抗工具理性的压制,但由于其精英主义的自律原则使得它孤立于大众社会之外,成为象牙塔里的小群体行为,他们在20世纪初所奠定的地位,很快就在不断地反复和自我否定中消磨殆尽。在后现代社会里,由波普艺术推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浪潮,在其诞生之初就开始受到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的同化。在一片喧闹中,“人们对艺术进步论的最后一丝微弱的信仰也都失去了”,[4]有人宣称艺术终结了。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艺术在社会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艺术生活化)的时候却被宣布了它的终结。当然,所谓的艺术的终结并非艺术消失了,而是它的观念不再是自律的、非功利的排他性的,而其生产也不再依赖于原来自律的艺术生产制度即艺术圈,在艺术生活化的潮流中它的生产日益民主化了。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是在物质财富和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作为主体的人的文化素养和自我实现能力也达到一定水平时出现的,而且这种双向渗透的趋势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所诱发,而是由设计来推动的。在这时,艺术的“救赎”功能也有了新的诠释,一些优秀的设计将致力于整合人已经被工具理性分裂的人格,以使精神回到人本身,回到人对于生存意义的体验。“当自动化为休闲释放出大量时间之时,艺术应赢得其重要性而非被削弱,因为,这时的艺术不仅仅是游戏,而是工作的对立面。总有那么一天会到来,那时艺术成为每个人的日常活动,尽管没有理由认定这种活动被称之为艺术。”[5 ]
  
  
  体验艺术化生活
  如先哲所言,人的生存本身就是目的,它具有最高的价值,一切社会活动最终要落实到服务于每个个体的人,只有当人成为真正具有审美能力、并且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主体时,才能看作是自我成长的人,才有可能实现自我的解放。通过每天与人接触的物品的设计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无疑比寄希望于少得可怜的美术馆要有成效得多。
  人们对于物品的要求不单是使用功能的满足,更要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和情感的价值。这种审美体验已经不同于现代主义时期的审美,那时的艺术似乎主要作为进行精神的、科学的、社会的、认知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其他的重要思考的平台或载体,[6]而在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后现代社会里,审美似乎重新依赖于形式和图像,而非主要是灌注思想的无形式艺术。这样,对于形式的感知和经验就起到了一种附加设想的作用,同时,人们对于物品的审美意义的感知就不再是某种分离出来的、对象化的东西,而是某种能丰富人的行为方式、感知方式和体验方式的东西了,换言之,尽管物品设计是艺术化的,但它并不是单纯审美的对象,而是与主体的艺术化生存方式融为一体的,它本身就是这种丰富生存过程体验和促进主体自由成长的生存方式的物化体现。审美体验型的设计既得益于、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作为主体的成长。
  为了体验的设计经常表现为表层的审美化,但这并非它的全部,它应该能对人生活的日益单调苍白做出反应。以飞利浦・斯塔克设计的榨汁器为例,它不但是件形态优美的雕塑,还是一件能引发人朴素的生活体验的实用工具。作为一件日用产品,它的使用方式是意味深长的――它没有使用任何的现代科学技术,不要说电动设备,甚至类似杠杆这种省力的机械装置也没有,整个过程都是手动的,你必须将切开的橘子放到榨汁器的顶部,并用自己的手下压将果汁挤出来。这当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工具,它的妙处在于使用它的过程――从切开水果,用手挤压,眼看着果汁顺着榨汁器的沟槽汇集到下端并滴入杯中――这是一个近乎仪式性的过程,它虽然没有电动榨汁机的方便和效率,但使用它的过程能让人体会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日常生活的乐趣。或许,过着快节奏生活的当代人没有时间经常使用如此不方便的器具,但是单单想象一下它的使用过程,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体验。
  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了使用一切最有效的手段来达成目标,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我们已经逐渐失去了对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追求,逐渐失去了独立的思维和维持自身真正的自由的能力,我们变得易于被外在因素操纵和误导,我们的各种纯粹的个人感情、尤其是非理性的难以预测的感情在工具理性的权能关系系统中逐渐被排挤掉了。为了体验的设计所营造的体验的世界不仅仅止步于浅层次的感官的愉悦,而是通过审美化的现实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并进而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的理想的影子,但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少数精英居高临下的救赎行动,而是全民参与的艺术活动。我们不期望生活中使用的全部都是能激发体验情感的设计作品,但多一些这样的调剂,还是让人格外惊喜,哪怕只是瞬间。
  
  注释
  [1] 《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德],汉斯-彼得・马丁等著,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2] 《走向审美体验》,王苏君著,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网络出版投稿时间:2004-07-15。
  [3] 《说园》,陈从周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4] 《西方视觉艺术史・当代艺术》,[法],让―路易・普拉岱尔著,董强、姜丹丹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5]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刘悦笛著,南京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6] 《作为经验的艺术》,[德],瓦尔特・舒里安著,罗悌伦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薛彦波: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
  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