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来信|来信软件
 

来信|来信软件

发布时间:2019-01-01 07:37:32 影响了:

  《软件工程师》杂志的编辑:   你们好!   我是《软件工程师》的一名普通读者,经常阅读你们的杂志。我想对2007年第12期杂志“麦城”栏目中的《别把固执当个性》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不是软件企业的,也不是软件工程师。
  我认为,这篇故事写得很好,反映了很多软件人的通病――孤芳自赏,总觉得技术万能,不太愿意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程序,在工作中与其他人沟通少、协调难。
  我个人认为,在关于核心程序那次,刘华经理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他作为部门的领导,应该知人善用,明明知道“我”个性比较固执,还让“我”独立担当这部分工作。这种做法本身属于指挥不力,应当为“我”配上助手,大家协力完成。要知道就算脾气再执拗的人,在单位或者部门也会有一两个关系比较融洽的,可以沟通共事。同时在与“我”发生争执后,没有继续跟进“我”的进一步行动,以致到最后才发现致命问题。作为一个大项目,必须建立沟通机制,并且有测试小组不断地进行程序的校正。所以,我认为该公司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问题。
  而最后,作为公司老总有理由对“我”不满,但同时也应该批评刘华经理,作为一个部门经理,手下员工出了问题,自己肯定要承担主要责任。这种直接上书领导的做法,显得气度不够。当然了,本文是以“我”为视角来叙述事情的经过,肯定有所偏离,甚至可能省略了关键的话语。我只是就本文的内容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最后,祝《软件工程师》杂志越办越好!
  zhaohui1975
  
  各位编辑:
  你们好!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就经常阅读你们的杂志,我觉得你们的杂志很好看。因为我刚刚毕业,面临很多问题,非常迷茫。而在你们的杂志上,有很多关于职场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
  我比较喜欢“麦城”这个栏目,每期都会仔细阅读。一个个麦城故事,仿佛就是一条条警示,在提醒着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我对2007年第7期的“麦城”栏目文章《过度包装,自食其果》印象很深,因为我的一个同学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夸张式的自我推销,用人单位很少去一一核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个人简历、自我陈述来了解。往往是那些简历做得好、自我陈述精彩的更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使得大学生开始包装简历、美化自己。就像故事中的王亮,靠着包装的简历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进入了面试,又通过夸大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英语水平,获得了这份工作。其实只要用人单位稍作核实,就能戳穿王亮的谎言,但他们却过于相信王亮的简历和自我陈述了。这种个人的不诚信和公司的不严谨最终使双方都很受伤。我很喜欢这样有故事的文章,可读性非常强,希望你们的杂志以后多多刊登一些这样的职场故事。
  职场的其他栏目,我也都非常喜欢。像“贴士”,都是从非常细微之处入手,其中谈及的关于面试和工作中的问题,往往都是很容易忽略的,而这个栏目就像是一个非常细心提醒我们的人。还有“释疑”栏目,文如其名,解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疑惑。可以说,你们杂志的“职场”让从未涉足职场的我迅速成长,这对我适应真正的职场环境大有帮助。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阅读体会。祝杂志越办越好,祝各位编辑工作顺利。
  小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