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语文,因激情而美丽】美丽人生
 

【语文,因激情而美丽】美丽人生

发布时间:2019-01-14 04:10:04 影响了:

  摘要:情感是一种持久的学习动机。教师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甚至一个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会对诱发学生的内心起着导向和催化的作用。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与之产生共鸣。在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受到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升华。
  关键词:激情 共鸣 精彩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受,思的启迪,必须做到情真辞增,真挚感人,富有情感性。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可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缺乏情感时,很难使人的认识深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融洽关系,培养情感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这话不假。实践证明,学生喜爱一位老师,往往会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空前高涨。同时,教师对学生真挚的情感,能使学生在心中建立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时,老师恰如其分地运用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情感信息去撞击学生的心灵。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使有形无声的体态语言在教学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释放,教师的一个会心微笑,一个鼓励、相信的眼神,教师的这些细小的行为都能增加师生之间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可见,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
  二、巧设语言,激起情感
  巧设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无穷的遐想,心灵的启迪。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因此,在教每一课前,我总是反复研究教材,努力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意,自己有了这样的具体真切的感受,设计教学语言时就能“真情流露”,而流露真情的教学语言无疑是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金钥匙。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是,在简介历史背景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语言的:“离别的时候终于来到了,那一天,天刚蒙蒙亮,而志愿军驻扎的营地外早已站满了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用那么深厚情谊,那么难舍的目光望着即将远离他们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不知是谁,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顿时,人们哭声四起,志愿军的队伍就在这样的泪雨中前进着……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这支难舍难分的队伍吧,去感受去体会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通过语言的渲染和烘托,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他们不知不觉在语言的带动下进入了情境,从而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朗读,促进情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朗读要读出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通过朗读,可以激起学生的情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如教学《小珊迪》课文时,因其教材本身的悲剧性,我采用教师范读导入的方式,通过催人泪下的范读,牵引学生入情入境。课堂上静极了,小珊迪那悲惨的命运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也许我的朗读水平不是很好,但我确信,这是我饱含内心情感的自然流淌。其感染程度不亚于录音带的朗读。因为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他们情不自禁地含泪质问:小珊迪的命运为什么这么悲惨?这一切的不幸,到底是谁之错?谁之过?有了这份发自肺腑的情感,整节课既显得:“情真意切”,又紧扣主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产生共鸣,这时“读”产生的效果是一般说教无法达到的。
  四、抓住情节,激发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和一定的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善于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来分析人物在矛盾斗争中的态度,表现和作用。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情境,传递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我军进攻隆化县城,总攻就要开始,但敌人凭借坚固的碉堡,“从一座桥上喷射出无数条火蛇,封锁我军前进的道路”。这就是出现了尖锐的矛盾。董存瑞看到这种情景,他的态度怎么样呢?他向连长主动请战,英勇出击,决心炸掉敌人的暗堡……“猛冲到桥下”,眼看就可以把敌人的暗堡炸掉,可是“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两次滑了下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董存瑞又是怎么去解决新的问题的呢?为了夺取这场战斗的胜利,为了革命事业,他“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 ,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线。”把敌人的碉堡炸得粉碎,用自己的年轻生命扫除了我军前进中的障碍,为胜利铺平了前进的道路。这些情节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弦。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那动人的场面,扣人心弦的情节,激发学生强烈感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入特定的氛围,深刻体验课文内涵和外延。
  五、多种手段,拨动情感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入情境,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如何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与作品在情感上的和谐共振?当然教师首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情境之中,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沟通,而除此之外,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这种“情境感染”的途径。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尽管多媒体本身并不具备情感的感染功能,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课堂构建更佳的教学情境,而教学情境的优化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无疑会增强课堂教学情感的感染力。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我先出示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不同海底图的课件。绚丽多姿的画面大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啊!不看不知道,海底真奇妙!”这时,我不失时机播放了课文的配乐朗读,学生一边听着配乐朗读,一边欣赏海底那奇异的风光,在声、乐、图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如同遨游于神奇的海底世界。喜爱之情涌上心头,长大后探索海底秘密的愿望也就悄然萌生。
  总之,激发学生情感,要在教学具体实践中提供引趣的条件和土壤。通过融洽师生关系,精心设计语言,注重多变朗读,抓扣人心弦的情节,采取多种手段等教学方法来感化学生,触发学生思维的空间,迸射出美丽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以情促智,以情激情,情智并茂,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因激情而富有生机;语文教学,因激情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戴汝潜.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
  [2]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3]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