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_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中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_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中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1-14 03:46:31 影响了: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它与中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为中职英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审视中职英语教学理念的全新视角,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 中职英语 教学视角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由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综合了维果斯基的文化心理学理论、奥苏泊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主动建构过程。
  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是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人而不断发展的。同样的知识不能被不同的学习者同样理解;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而建构起来的。
  每个学生都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空着脑袋进行学习的。学习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活动对于意义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学生建构知识。
  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不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进行学习的基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
  教师应从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中职英语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缺陷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时空,使其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其自身的创造力。将建构主义的认识观纳入英语教学之中,对优化英语教学过程、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而不是外在于世界,学习者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重要人物如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2.学习理念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途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知识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对自己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英语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存储和提取,而是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来改变其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作用过程。
  学生与教师关系理念:建构主义把学习者看成是个人探索者、民主探索者,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学相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尊重其个体差异,力求从他们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出发,联系现实生活,多用启发式对话,少用注入式讲授,向学生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由学生自己从中建构英语知识和能力。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教学
  1.确立教学目标
  新的语言知识不是孤立出现的,不存在与已授知识无关联的新知识。英语课的教学应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为目标,即以不计模式、分析情境、组合原有经验来建构具体的解决方案。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分析新旧知识的关联来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获得新经验而非纯粹的新知识。
  2.利用适合的教学手段
  英语学习的课堂应成为进行有意义语言活动的自主空间。教师应提倡一种“独立思考、主动交流、互相合作、合理推断、努力理解”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协作”学习、进行会话商讨,英语学习只有在思考与运用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有用的知识。英语教学手段是沟通与交流。传统语言教学也强调交流,但目标是单一的,即通过师生交流形成统一结论。建构主义的交流追求高水平的沟通,学生之间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随着交流进而形成认识。交流是以学生的想法为基础,而不是教师在控制。
  3.合理使用教材
  在认识意义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更为优越。既然建构主义的语教学手段是沟通与交流,那么其教学材料当然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英语教师应以情境为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把知识经验的形成作为指针,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材料。情境与教材相关,应使学生通过情境中的交际达成对教材的认同。
  4.改革教学过程
  英语课的教学是以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为目标,在这一点上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相似,但次序不同。传统教学是先讲原理、先学后做,而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则相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决,学生可以讨论。可以得到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并查阅资料来做出判断,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了更新与升华。
  5.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传统教学的调控者是教师,学生围绕教师的预设来进行活动。知识在教师的预设中逐步呈现,最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主体性基本体现在教师预设的空间中。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英语教学的调控者是学生本身。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弹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反思,判断新知识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6.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升华所学知识。教师指导下的反思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时代中职教育的职能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正在逐渐取代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教育的重点已从知识的传递与获取转向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中职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它符合当今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它必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