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德育工作的忧思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德育工作的忧思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3:15 影响了: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可是如今德育的实效性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产生许多忧虑和思索。      忧思一:与时代脱节的德育内容。   
  德育的许多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空洞且脱离学生实际。课堂中,学生为投教师所好,言不由衷。要知道,学生的言行是社会、时代的缩影,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带有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痕迹,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教学还有何实效性可言。
  
  忧思二:与家长难统一的德育方式。
  
  现在的家长太娇惯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关心较多,而在思想品德方面却不够重视,重智轻德,有的甚至对学校的德育方式不理解,甚至持相反意见,导致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脱节的现象。
  
  忧思三:育人环境的忧思。
  
  晋代思想家傅玄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理论,概括了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应该“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非常重视育人环境的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实际来看,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聪明才智,也不是健康的四肢,而是一种环境,一种精神,一种由环境与精神共同生成的那种宽广的心地、崇高的道义和远大的志向。
  1.道德环境。两千多年来,儒家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内容规范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到了“文化大革命”,当文盲登台批判孔子的时候,武断和无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打入了冷宫。“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于是,有人总结我们的孩子有“四不”――对物不爱惜,对己不克制,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尽管有片面性,但也确实说明问题,这是“道德断代”的反映。
  2.人格环境。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熏陶,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魂。然而,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时刻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要求孩子说真话,自己却在说假话;要求孩子语言文明,自己却常说粗话;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要求孩子学雷锋,自己却不肯做几件善事;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
  3.社区环境。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然而,我们的“社会学校”究竟有多少对孩子的成长有利的东西?夜总会、网吧、浴室、茶座、美容院到处可见。商场里昂贵的玩具,公园里不菲的游乐门票,孩子们的每一点快乐都要用钱去买。为孩子们写剧本、写歌曲的作家少了,属于孩子们的电影、歌曲更是少之又少。
  有人说“学校一个钟头,不如一个镜头”“老师讲了一个钟头,不如小兄弟拍拍肩头”。如此看来,学校教育在强大的社会影响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4.家庭环境。“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家庭主要是创设一个环境,一个和谐、友爱、好学、上进的生活氛围。可有的家长却三天两头请客喝酒,打牌**,甚至把孩子拽上顶一阵;夫妻不避场合地吵架,……孩子在这种氛围中生活,怎么能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呢?
  如何形成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呢?如何使德育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呢?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来感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家长的表率等多种渠道,加以陶冶。在此浅谈几点策略。
  策略一:德育实效应从底线道德入手。我们要在德育工作中摒弃“假、大、空”的德育方式,开展“底线道德”教育。在“底线道德”教育中,分清德育的层次,从基础道德抓起。比如,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求他们先从爱自己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以及邻居等做起,这总比喊上几句“爱祖国、爱全世界”来得实在,这就是“爱的底线”,然后再逐步升华到爱国。我们要教育学生 “为人民服务”,在学校开展为社会义务服务、为学校义务劳动时,首先要培养学生从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做起。底线道德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策略二:德育实效应从养成教育入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他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探索的习惯等等。”这些年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应注意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自从搬迁新校址之后,每学年开学初,我校都不是急于上课,而是重温“实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先由学校统一学习,后根据各班的实际,再由班主任指导学习行规要点,通过识记,让学生熟记,后内化为行为;把学校制订的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中:晨起、进校、升旗、上操、上课、课间、午间、课午、放学九个方面作为常规训练主线。从细微处培训学生,每周确定养成重点,严格要求,一抓到底。学期末,我们还要开展“文明班级”“优秀班级”“行规示范班”的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比学赶超。
  策略三:德育实效应切合实际。很多教师认为,现在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难度也越来越大。较之以往的学生,其一,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他们知道的,老师可能还不知道;其二,学生的自主性明显增强,使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严重的挑战,如果教师不与时俱进,德育内容又不切合实际,那么,德育还能有什么实效性可言?因此,我们每月都组织一个德育的主题活动,例如,三月份:“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主题活动;“安全小卫士”法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争做‘四好’小公民――做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家庭的好孩子,大自然的好朋友”活动;“说文明话、走文明路、做文明事”,开展争做礼仪少年,争创文明中队、无声走廊活动;“我爱我家”亲情教育活动。四月份:“英雄在我们心中,榜样在我们之中”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光荣的红领巾”入队前教育;“与绿色同行,用实际行动争做文明绿化小卫士”活动。五月份:“你能行、我能行,‘五.一’假日新体验”活动(“今天我当家”“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为社区尽一份力”等活动)。六月份:召开“六.一”庆祝大会;“校园手拉手、帮助特困生”活动……
  策略四:德育实效应从家校齐管入手。教育学生容易,要转变学生家长的思想就不太容易。现在家长重智轻德的现象非常严重,孩子只要学习优秀,不但孩子在校的值日生工作、义务劳动、献爱心活动可以不参加,就连在家最基本的盛饭、打洗脸水,家长都会包办。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家长给予配合。每学期初都要召开家委会、�委会成员会议,共商德育计划。期末,邀请家委会、�委会成员评议学校,反思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的对策。
  策略五:德育实效从集体主义教育入手。集体主义思想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也是道德的核心。这些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明确向学生提出要做到“三个为重”,即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关心集体比关心个人为重;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要求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策略六:德育实效应从弱势群体入手。“德育重点生”“性格怪异生”“生活特困生”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抓好弱势群体工作,往往是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把转化德育重点生,温暖性格特异生,帮助生活特困生列入议事日程。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为了教育人,帮助这些特异生,几年来我们尽可能从他们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以及成因等一切方面去了解他们,然后为他们建立档案。
  根据调查情况,我们实行帮教结对活动,由学校的行政领导、党员干部与之建立帮教结对,做好帮扶对象的谈心、家访、辅导等工作。为了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教育,共同发展,学校每年三月都要组织全校师生为特困生伸出温暖之手,献上自己的一份爱。
  德育的难题很多,如何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给我们德育工作者带来了许多忧思,但是只要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能成为有心人,找出更多的策略,那么我们的孩子,我们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山东沂水县高桥镇教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