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关于中学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期刊
 

关于中学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期刊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6:07 影响了:

   王先霈,著名文学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小说技巧探赏》《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文学心理学概论》《圆形批评论》《佛语哲思》等。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政府屈原文艺创作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一届孺子牛金球奖,中国图书奖,湖北省社科著作二等奖,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奖等。
  
   我们来谈谈文学教育。关于这个议题,关于什么是文学,对谁进行文学教育,由谁来施行文学教育,都是可以讨论、需要讨论的问题。
   谈到什么是文学,在过去,在当今,有许许多多彼此相异相克、相生相补的答案。处在社会变革时期,文学观念相应地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异、更新,会有人提出新的看法、新的理念。20世纪前期,胡适做过《什么是文学》的讲演。在他看来,古来关于文学的通识,已经很不适合20世纪。他曾经说过,“古人已造古人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至于今日之文学与今后之文学究竟当为何物,则全系于吾辈之眼光、实力与笔力,而非一二人所能逆料也。”他和他的同辈人重新划定了文学研究、文学教育的边界,影响了后来好几十年。在眼下的中学和大学里,老师和学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什么是文学的答案,很可能是相左的。最近,韩寒等人,对一直被尊崇的文学大师巴金、冰心等人的作品有所贬抑的评价,引起了小小的风波,就是文学观念差异、冲突的新的例证。这种差异、冲突不可能用强力来消除,用强力消除不了。那么,怎么办呢?依我看,应该彼此宽容,在宽容中寻求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还是有责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以引导。
   对谁施行文学教育?这里我要谈的是对中学生的文学教育,但我们所讨论的文学教育基本的道理,基本的规律,对于小学生和大学本科学生也是适用的。谈文学教育,尤其是在今天的新形势下谈文学教育,前提是,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生也可以教育老师。事实上,现在的学生,学生群体,正在对老师、对家长,产生不小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是,文学教育,就是以文学来教育我们大家,教育作为读者、有时候也作为写作者的我们,是我们在文学阅读和文学写作中自我教育,是在文学文本面前,老师和学生一同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沟通、互相影响。当然,总体上说,教师还是应该更多地起到主导作用。
   什么是文学?撇开学院讲堂上的种种定义,一般人是根据自己的直感,认为,文学就是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而报刊的社论、机关的工作总结等等不是文学。这是从文本上来说。除文本之外,还可以从读者的接受态度、接受心理来考察什么是文学。有的时候,本来我们读的是文学文本,但是如果你用非文学的态度去读它,它就不再是文学了。举例来说,《红楼梦》当然是文学文本,但如果有人把它当做淫书来读,像贾瑞那样“正照风月鉴”,专门钻研贾宝玉怎样“初试云雨情”,《红楼梦》在这个读者那里就不再是文学,而成了“性典”。“诗三百”是周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汉代把它尊为“经”,在经师们的诠解中,“诗三百”的诗味没有了,文学性没有了,成了政治、道德教化的宣示品。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有一部中篇小说《旧书商门德尔》,主人公门德尔酷爱读书,他读书就像虔诚的教徒做祷告,像狂热的赌徒在赌牌,像醉汉死盯着空中,然而,他读书并不注意书的内容,而只注意书名、定价、版式、封面,他读诗与读菜谱、读字典、读保健手册,用的是同样的态度和方法。在这个被小说作者称为“食书巨兽”的人那里,最优美的文学文本也只是文字符号的堆积,毫无文学性可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广义的、起码的文学欣赏,生活会是十分乏味,甚至难于忍受的。茨威格还有一部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主人公是被**严密囚禁的银行高级职员,盖世太保没有对他的肉体施虐,而只是不让他和任何人接触,剥夺他一切文学艺术欣赏的机会,这使他陷于极度精神饥渴之中。在一次审讯前,他从盖世太保大衣口袋里偷到一本书,回到囚室一看,是一本棋谱,这使他大失所望。没有别的书可看,他只有悉心钻研棋谱,从棋谱里领略到趣味,棋谱对于他,就具有某种审美性、文学性了。所以,接受心理反过来可以影响到文本的性质,遮蔽文本原有的某些性质,放大文本的另外一些性质。那么,是否说接受者可以任意地决定文本的性质,这里面是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呢?当然不是。如果那样,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也就无法成立、就不能存在了。文学文本传达的内容是审美性的、情感性的,好的文学文本传达的情感应该是高尚美好的情感,文学文本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它的语言自身具有独立的审美性质。
   在我们看来,正当的文学接受心理,应该排除狭隘的实用功利性,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取得向别人炫耀的资本,不是如鲁迅所批评的“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脚色”,“满心是利害的打算”,不是仅仅为了打发空闲的时间,而是取“赏鉴的态度”,审美的静观。文学欣赏是对人生和宇宙的观照,通过文学阅读来思索人性,洗涤和提升心灵。陶渊明描述他的欣赏心理:“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陆游描述少年时读陶诗的入迷情形,“吾年十三四时,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陶渊明和陆游善于用文学来自我教育,使他们成为千秋后世景仰爱慕的,常居于贫困艰窘之中而能怡然自得的精神生活纯洁丰富的人。
   中学的文学教育,怎样帮助学生养成正当的文学趣味,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养成审美静观的文学接受心理?这牵涉到许多方面,文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个具体环节、各个方面,是我们的论坛、我们的课题组要分头研究的。在今天上午很有限的时间里,我这里只能谈到其中一个方面。我认为,很重要的,首要的,是让学生接触、熟悉并且逐渐喜爱,那些经过长时间淘洗、检验,被千百年来无数读者所选择、所钟爱的文学珍品。健康的、细腻的鉴赏趣味,是由精美的作品培育出来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到,“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原始社会的人们,或者多年被弃置隔绝在荒野的狼孩,他们用手撕吃生肉,文明社会里的人要用刀叉或者筷子吃熟肉。有机会遍尝佳肴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美食家,只能吃到粗粝的食物,受到饥饿威胁的人,不可能成为美食家。我想强调一个看法,就是多给学生机会细细品赏具有精致的形式美的文学作品。用文学作品进行思想教育是很重要的,我绝不否定这一点,那是另一个话题,有机会需要专门讨论。在文学教育中,思想教育和艺术形式美的鉴赏、品味不是对立的,不是相互排斥,而应该紧密结合。
   多年来,在实践中,重思想教育而轻视精细鉴赏力培育是普遍存在的偏向。前不久,教育部采取措施,推广京剧进中学课堂,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所推荐的曲目大部分是“革命样板戏”的唱段,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批评。我赞成主要选脍炙人口的传统戏唱段,那样更能够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词和曲的艺术韵味。我们现在知道,就在样板戏独占舞台的那些年月,毛泽东本人经常听的还是传统戏唱片、录音,还专门安排昆曲演员蔡瑶铣、岳美缇等人为毛主席录制古代诗词唱段,用南曲或北曲演唱唐宋词。毛泽东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欣赏口味是很高的。口之于味,有同嗜焉,那些历来文人雅士喜欢的,经过时间考验的精品,值得今天的青少年仔细地反复地捉摸、体会。
   英国的克莱夫・贝尔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个论断包含了片面而深刻的真理。他所说的“形式”,指的是艺术品的最基本要素构成的“纯粹形式”,艺术“把互不相干的细节转化成有意味的形式”,他所说的“意味”指的是滤去了实际利害关系的审美情感。对他的论断有许多的批评,但是,我们要承认形式因素的的组合是可能引起人的情感反应,可以引起人的审美情感反应的。比如,中国的书法美,基本上就是以形式因素构成。中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那种音韵美也是形式美。京剧折子戏“苏三起解”里,苏三一声叫板“哭哇!”可以博得满堂采声,采声不是冲着词意而只是冲着演员的声腔,不是由于内容而只是由于形式。清代桐城派讲“因声求气”,从古文的音节韵律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也是由形式而得到意味。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诵读,就是出于这个道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