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冰心奶奶是怎么想的] 冰心奶奶希望广大青少年
 

[冰心奶奶是怎么想的] 冰心奶奶希望广大青少年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8:07 影响了:

  今天语文课,我和同学们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结构清晰,文笔优美,整节课师生走进文本,感悟到文字中浸透的深深爱意。
  看似流畅的课堂也遇到一个问题。在总结课文时,我给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让游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随着学生的回答,争论也就出来了。主要有两条意见:一、冰心奶奶认为孩子春游时,和春天最接近,最能捕捉到春的气息,最能知道哪儿景美。课文中多处描写哪儿景美,哪儿孩子就多,所以随着孩子走就能找到春天;二、冰心奶奶认为孩子身上充满了春天的蓬勃气息,孩子也代表着春天。即使游人没看到花儿、树儿等美景,只要看到孩子,也算找到了春天。冰心奶奶爱春天,更爱孩子。
  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当时对这个问题思考不多,回去再查看教学参考书,上面也说得模棱两可:询问同事,大家也莫衷一是。我不禁产生一个疑问:这个问题,作者冰心到底是如何想的?由此,我注意到平时阅读教学中常会忽视的一个细节:我们与孩子阅读文学作品时,是否能够准确再现作者当时的写作主旨?是否也可以多元解读,赋予作品以新的意义?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阅读了特级教师李镇西写的《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一文,从中受到一些启迪。关于阅读理解的目的,他认为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复原说”或“重建说”。理解文本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能够在理解者头脑中得到复现或重建。可以用“客观主义”来称呼这种立场。
  第二种是“创造意义说”。理解的目的不是复原或重建作品的意义,而是重新创造作品的意义,使作品具有生成意义。“作品有它自己的世界,解释者也有他自己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解释者的理解中发生接触后,融合为一个新的可能的世界――意义。”
  在这两种观点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作品有自身独立的意义。李镇西是同意“复原说”的。因为这一观点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前提上:第一,作品有自身的独立于理解者的意义;第二,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可能的。而“创造意义说”则背离了阅读教学中“理解”的根本,“根”没抓住,也就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要求,这在我们阅读教学中是不足取的。
  李镇西老师的观点,让我豁然开朗,因为“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是可能的”。我想,虽说由于年代、背景、写作心境的不同,读者要想百分之百“重合”作者的写作心境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作者,最终可以达到“正确理解”,这关键还是看我们的解读能力如何。我再次捧起这篇课文,逐字逐句认真细读,循着冰心的心迹而走。
  文中写了有春意的地方孩子就多,孩子叽叽喳喳的,是“天使”,非常可爱,看样子对春天感觉很敏锐:景美,孩子也美,孩子就是花儿,“花儿和儿童一样”,充满勃勃生机。纵观冰心的一生以及她对孩子的态度,再透过这些文字,由物到人,由景及情,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位可敬的冰心奶奶,她正以赞许、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这群孩子。循着冰心奶奶的心迹,不难看出,冰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义就是,孩子和春天都是一样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儿童和春天息息相通,充满希望!一句话:“孩子就是春天的代名词!”所以,大人要跟着儿童找春天!再回看本节课孩子的两种答案,我认为都有道理。两种解读,两个层次,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答案也就不尽相同。不必非要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只要回答到点子上,有其意即可!
  由此我也对阅读教学产生了许多思考:其一,我们要想准确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关键是看我们的解读能力。解读能力的提高与课前准备有很大关系。通过这节课来看,我对课文的解读显得尤为仓促,浅尝辄止。老师解读不够,怎么能够指导好学生呢?拿到一篇课文,教师要认真备课,查阅相关资料,对学生课前预习也要重视起来,认真指导;其二,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品词析句、咬文嚼字,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把“厚”文读“薄”,把“薄”文读“厚”,和老师、作者、同学展开有效对话;其三,准确把握课文意义,需要进行拓展阅读。如果以“本”为本,理解的角度就会过于片面、狭窄。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阅读相关作品,加大阅读量,增强理解力,使读者和作者的心无限接近;其四,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是不足取的。这恐怕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心要找到标准答案,不然老师不放心。其实,只要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回答到“点子上”即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作品的解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