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走有职教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职教特色
 

[走有职教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职教特色

发布时间:2019-01-30 04:00:00 影响了:

  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普通中小学有所不同,它不仅限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普及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且还要求职业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将与学生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纳入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校的主要做法如下。
  在学校发展中,充分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大体是从1998年起步的。当时学校投入几十万元建设了校园网一期工程,联网微机约50台。随着形势的发展,2001年,学校再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信息点覆盖到所有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实训车间和宿舍。目前,学校共有各类计算机1000多台,专用服务器7台,总存储容量达2T。
  在加强校园网建设的同时,学校还进一步加大了对电化教育的投入。学校建立了8个专用多媒体教室,还配备了一批便携式投影仪,供教师灵活使用。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班班通”,学校对原有的闭路电视系统进行改造,建成了双向视频点播系统,并充实了教学信息资源库。
  为了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配备了4名专职人员。该中心不仅负责全校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以及校园网和学校对外网站(https://www.省略)的建设与维护,而且还受无锡市教育局的委托,承担了无锡职教网(https://www.省略)和无锡职教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
  
  在专业建设中,充分重视制造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面向现代制造业。为了使五年制高职的学生能够成为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知识蓝领”,学校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的教学,如机电类专业开设了AutoCAD、MasterCAM、CAXA、Pro/Engineer等软件学习课程,电子类专业开设了Protel、PSPICE、TinaPro等软件学习课程。这些软件用电子图板和数据模型取代了传统的图纸和计算公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深受学生的欢迎。与此相适应,学校又陆续引进了一些有较高知名度的软件应用技术认证项目,成立了 “Autodesk公司授权培训中心”、“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CAD/CAM认证培训考试点”、“全国现代制造技术远程培训点”、“全国CAD(电子)应用培训网络二级考核站”等培训考核机构。2002年以来,学校共有1000多名学生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了相应的证书,这些证书在学生就业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始终把专业性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与专业装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如学校除建有全校性的信息技术中心外,还为每个系都建立了两个专用机房,并配备了相关的CAD/CAM软件;在有关专业实验室中还根据需要配备了模拟仿真实验用的微机并全部联网;对数控车间所有机床都进行了联网,以便实现计算机与机床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课程改革中,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事关职教发展前途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始终未能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学术型和工程型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深深感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技能的培训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主要从三个层面推进这项工作。
  1.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了使学科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各科教师都根据教学需要,自制或引进大量的CAI课件和视频课件。例如,机械制图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一门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图纸,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制图组教师研制了系统化的CAI课件,这些课件通过图形、动画等手段将原来不易理解的部分展示得一清二楚,变静为动,化繁为简,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校教师共研制多媒体课件250个,基本覆盖了各主要学科。
  2.积极开发计算机辅助学习的信息资源。2000年,学校通过竞标,承接了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办公室招标项目“中等职业教育语文”网络教材的开发任务。十几位语文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四册教材的信息资源开发,形成了包括自学课件、参考资料、自测练习、网上考试等系列化的网络教材,试用效果良好。2000年至2002年,学校机电系教师还完成了江苏省“九五”电教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的教学效率》的研究任务。该课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发了一个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检测。2005年至2006年,学校信息系教师又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制了中职国家规划教材《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多媒体助教光盘和助学光盘。这两个光盘采用了交叉互动和模拟仿真的技术,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数码相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使用价值很高,得到了出版社的好评。
  3.在实践教学中推广“模拟仿真+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作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十分注重实践技能培训。目前,学校已建成近40个实验实习室,教学设备资产总值达2800多万元。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技能培训目标的提升,现有的办学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实验实训的需要,而且教学运行成本的提高也确实对实践教学的深化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学校在一些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上都配置了模拟仿真软件,如数控编程、气动液压、电子线路、通信技术、单片机、PLC、机床电气等。由于这些模拟软件不仅仿真度高、运行周期短、成本低,而且可以很方便地搭接线路、改变参数、增删元器件,便于学生自主练习,也便于教师纠错和辅导,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学生下一步到真实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管理中,充分重视发挥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
  
  早在校园网建设初期,学校就认识到,校园网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而且可以在优化学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通过校园管理软件的引进和开发,学校逐步充实和提升校园网的管理功能,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教学管理。目前学校的教学计划管理、任课教师管理、课表管理、教材管理、学籍学分管理、成绩管理、图书管理、实验室使用管理以及学生评教等均通过校园网进行运作。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的运用不仅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德育管理。为了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的特点,学校积极探索开展网上德育活动。校党委建设了党建工作网站,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提供党课学习资料;校团委建立了德育网站,开辟了心海导航、德育论坛、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互动栏目;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宿舍管理网站,帮助学生了解住宿生规章制度和生活常识,并提供咨询。另外,学校还发动各班学生制作班集体主页,探索建设网上班集体。
  3.行政管理。经过几年努力,学校不仅在网上建立了行政管理的信息资源库,而且新生录取、毕业生就业、设备报修等工作均实现了在线管理。为了多方面听取师生意见,学校还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长信箱,由校长亲自答复群众来信。近两年来,答复信件总数已达200多封。
  
  在师资建设中,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没有一支教学业务精良而又通晓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队伍,再好的装备也难以奏效。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学校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从上世纪末开始,学校就对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提出了达标要求,并组织开展普及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以相关设备和软件的应用技术为主。培训合格者,可以优先配备个人办公用电脑。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校5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通过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三个模块的达标考试,学校也实现了个人办公电脑的普及。
  2.重点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力量。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在专业教学领域的应用,学校每年都选派一批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和高校、企业组织的专项培训,其中不少人还通过认证考试,取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目前,学校已有30多位教师分别取得AutoCAD、Pro/Engineer、MasterCAM、CAXA、UG、电子CAD、印度NIIT、JAVA、北大青鸟的认证教员资格,成为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骨干力量。
  3.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的技能竞赛。为了激励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学校每年都组织多媒体课件评比,获奖作品由学校通过奖金的形式购买知识产权,收入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供全校共享。另外,学校在评选教学新秀、教学能手时,都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制作一个统一命题的多媒体课件。目前,学校所有教学骨干均已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4.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科研工作。学校每年都结合教学改革申报各级电教科研课题,目前,正在研究的有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电子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及10个校级以上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