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我们何以培养不出大师?】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我们何以培养不出大师?】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5:23 影响了:

  哲人其萎,巨星殒落。随着以“三钱”为代表的一代学界泰斗的渐次乘箕归去,也再三引发国人对钱学森大师暮年多次提问“我们何以培养不出大师”的思考。钱老之问,反映着钱老的忧切和焦虑,同样,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忧虑与关切。钱老之问,必有他的心底之答,但他没有明言,留白于人间,也就成了国人共同企求、探寻的谜底。
  在思答钱老之问时,人们不约而同地以西南联大为参照系。当年,战火纷飞,灾难频仍,�处西南边陲,除了聚集一批大师级的教师和火热救国情怀的青衿学子之外,就其校舍、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与外界交流空间而言,都远不及当今的三类、四类院校。但是,西南联大却诞育了像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等等精英式的人物,犹如璀璨的繁星,支撑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学术星空。而我们长达几十年的教育,培育了数以千万计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但精英级的大师却寥若晨星。
  温总理在回答钱老之问时说过,其中有体制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能让人民完全满意。我们身为从教者更应该思问教育自身的原因。
  我们自知浅陋,也一陈浅见,参与对“钱老之问”的索解。
  其一,我们曾迷信科学技术能成就一切,而轻忽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我们的教育弱化了道德等人文精神的培育功能,偏离了教育应以科技与人文同向并举,并以人文统率科技的正确航向,我们倚重于科学精神而轻忽了人文精神的灵魂统率。重“成才”而轻“成人”。
  独木不成林,独脚难致远。人原本就是两脚行走的生物,靠一左一右均衡互动才能行远;人类社会的前进也需“双腿”的互动,这就是科技和人文。科技为造福人类提供物质基础,人文为造福人类提供精神支柱。人是灵肉统一、肉体和精神依存、不可分割的存在。按说,传统的中国社会,其价值取向是重人文而轻科技的,但随着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追求现代化,我们的价值取向也悄然地变成了重科技而轻人文,成了一种新的不均衡。
  精神支柱的组成是价值、意义、信仰和道德。价值和意义孕育信仰,信仰是道德的源泉,道德是人文的基石。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道德底线,就没有真正的正义感、责任感,就无所顾忌,无所敬畏,没有廉耻。造成道德失范、信仰缺位、价值沦丧,就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
  只有具有坚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凝聚力,民族才有脊梁,才能成为一个先进的民族,国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这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也只有具备坚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凝聚力,才能进发强大的创造力,才能孕育各种类型的时代精英。
  198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说失误,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寥然一语,入木三分。时至今日,我们才真正开始感知其深刻。伟人毕竟是伟人!我们应当深刻反思教育的失误,努力打造在主流价值观统领下的社会精神支柱。
  其二,我们的教育重视了“共性”人才的培养,但对富有创新精神的“个性”人才的培育重视不足。
  举世瞩目,我们的教育培养了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人才大国,但不可否认,我国还不能称作人才强国,因为能引领世界文化、科技潮流的精英式人才还不多。即以一些有世界影响的人才而言,多数也是得益于西方教育和前苏联的教育。这也可以说是“借鸡生蛋”吧!
  索解其缘由,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培育“共性”的普通人才与培育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之间还缺乏有机的张力和弹性,倚重于“共性”的培育,而倚轻于“个性”的培育呢?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认为,理想的社会将使人们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据此,我们也可以推知教育的旨归与功能,也应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掘出入的多种潜能,才能进发人类的丰富而无穷的创造性。
  这也使我们联想到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左传》中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遵循着这样一个生存发展规律:只有各种不同的事物和合相处、相互融合,才能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新生事物,世界才会绚烂多姿;如果只是单一的事物积累在一起,那仍然是单一的事物,势必难以为继,走向灭亡了。孔子则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为判别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准则,他所肯定的是不同事物与人的和谐相处,相互包容,而不赞成党同伐异。这些名言是否值得我们从教者认真思考呢?就价值取向而言,“共性”的指向是从众、求同;“个性”才指向求异和创造。共性孕育在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没了共性。教育不仅是求同,更应求异,既要培育“共性”,也不能轻忽培育“个性”。
  最近,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新理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深长思之。
  其三,我们圃于现行的教育模式而轻忽了教育要从“因材施教”上下工夫。
  “久处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标准统一、流程一致的教育模式,是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时代需要而形成的,基本上也把施教的对象看成是有待加工的产品,学校也类同于工厂。尤其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试教育风生水起,而且成为学校教育的潮流。它以传授知识为主业,以知识多寡为标准而一考定终身。这种模式绝不是完美的,有它先天的弊端。主要的弊端就在于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按学生不同的才具、才器、才识,甚至性情,分别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助其成才;不能使不同禀赋和才学的学生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孔子的私学之所以能成就“贤者七十二”,西方的常青藤大学之所以培育精英人才的概率要高得多,盖由“因材施教”,使不同禀赋的学生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
  要承认,地球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片,这是生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人作为地球上发展程度最高的生物,其体貌、性情、禀赋、才具千差万别。人之相异,各如其面,“我就是我”,独一无二。以潜质言,有的善文艺,有的善体能运动,有的善观察,有的善思考,偏爱也各有不同;就性情说,或捷敏,或愚钝,或率真,或含蓄,或夙慧,或老成,或豪放,或婉约;即使就思维而言,有偏于形象感性的,有偏于抽象理性的,有的则偏于直觉、灵感与顿悟。“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话没错,但必须有个前提,要你的才能能够展现并为人赏识,不然也只能终老无成,默默凡庸。我们的教育主要依智商取材,甚至单凭知识权衡,以此为主要尺度,在培育一种类型的人才时,却封杀了其他各类和另类的人才。当孔子贫困潦倒、被阳货拒之于门外时,谁知他是“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的世界文化伟人?当李白小时候读书逃学、顽皮无度时,谁识他是中国诗坛未来的耀眼巨星?当爱因斯坦上小学老坐“红椅子”时,谁识他将成为不世出的科学伟人?难怪韩愈要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知多少千里马被当作驽马而遭埋没。岂不痛哉、惜哉!
  因此,对教育改革,我们所憧憬的,是“破除迷信,伯乐识才,因材施育,成就人才”。我们教育改革所遇的瓶颈,主要原因仍是思想的禁锢,被各种迷信所缚。鹏飞万里,有待于扶摇羊角。1978年前后的思想解放运动。迎来了历史新纪元。所以,我们呼告,教育改革仍须解放思想。让我们的思想灵动透亮,没有屏蔽,没有浑沌。伯乐识才。是说我们必须懂得,人各有才,而且才能各异,所以,从教者的首位本领;是像相马的伯乐一样,善于发现潜质各异的人才苗子,而不要泯灭、封杀这些可爱的幼苗。发现了各异的苗子,要因材施育,要顺应其才性,既不能旱涝由之,也不能拔苗助长,要紧的是为其创造适合成长的条件与环境。成就人才,自然是教育达成的最终目标,像百花园中,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像广袤的天宇,群星闪耀!
  我们坚信,“钱老之问”的答案,终将清晰;我们的教育终将繁荣;富有智慧的中华民族的中兴,是必然的历史潮流!
  值此新年开刊,坦陈心言,就教于同仁,并祝新年快乐!
  
  (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