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本的雅俗之争] 高中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本的雅俗之争] 高中语文教材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3:37 影响了:

  【摘 要】新版的中学语文课本大换血,引起社会多方关注,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社会各界各有反应。通俗文学作品替换经典的雅文学作品到底意味着什么?决定这场争论的主角恰恰是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接受心理在此时显得尤为关键。作为教师如何去面对这一变化?
  【关键词】雅与俗 接受心理 教师角色 引导
  
  “阿Q在形式上被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这是《阿Q正传》里的句子。在曾经的网络热帖――《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语句》中,是头条经典语句。从2007年9月起,北京市新入学的高中生在他们的语文课本里再也读不到这些句子了。因为,新版的语文课本用金庸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换了《阿Q正传》,新的当代作品大量增多,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三年来这一改革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来自网上的调查显示,对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有23.6%的网民认为“绝对是好事”,同时也有16.38%的人认为是“坏事,会教坏下一代的”,而将近49%的网民则表示“很难说,关键在于老师怎么讲”。
  用教材编委的话说是“我们碰了以前不敢碰的东西”,即用许多时代性更强,更具通俗性的文章替换了传统的经典名篇。“俗与雅”的争论再次兴起。高中语文教材究竟应当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文本作品?
  一、雅俗之争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俗与雅”之间的互动,使得这条长河才陆续得到新鲜活水的补充和激荡,从而保持着它的长清。那么,究竟什么是俗文学,什么雅文学,我们首先得给它一个概念上的界定。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何谓“俗文学”》中指出了俗文学的六大特质:(1)大众的。(2)无名的集体的创作。(3)口传的。(4)新鲜的,但是粗鄙的。(5)其想像力往往是很奔放的。(6)勇于引进新的东西。这六大特征除了第一点外,其它五点已经很难规范我们时下对俗文学的理解了。对这个问题要找到圆满的答复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回答说,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并不存在鸿沟,任何雅俗文学观可能都是相对的,且这种雅俗文学观在文学的发展之中是不断相互转化的。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一下朱国华先生在1996年第4期《文艺理论研究》上发表的《雅俗文学的概念区分》一文中的观点:
  “第一点,雅文学一般更多地趋向于整体经验,俗文学则更多的趋向于单维经验。第二,雅俗文学对情感的处理也是大相径庭的。第三,雅俗文学诉诸读者的目的效果迥然有异。第四,雅俗文学在形式技巧上,存在着更为明显的差异。”
  通过以上的引证我们不难看出,雅文学始终具有着经典的意义,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有“王者风范”。正是在这种充分肯定雅文学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无论是支持,或是反对,情绪化的东西是要不得的,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回归理性,冷静客观地看待雅俗之争。在我看来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既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
  在俗与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例如,宋元时期当戏曲在市井的勾栏瓦肆中演唱时,本是适应市民口味的俗文学。后来的文人接过这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加以提高,遂有了《牡丹亭》这类精致高雅的作品。陈平原先生在其《俗文学研究的精神性、文学性与当代性》中指出“文学一如自然,必须保持生态平衡,没必要弄得有我没你,非此即彼。”单要评出雅文学与俗文学究竟是谁胜过谁,这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是无意义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读者需要多种养分,需要多种体验,也需要多种文学作品。保守自家立场,而又能以通达的眼光来看待另一种文学趣味,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有一点,我们不容忽视,以上所有的争论,在我们的学生看来,这些都是“大人们”的观点。我们所选择的语文教材最终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也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二、学生的文本接受心理
  通过与学生的接触我们不难发现,当下高中生的阅读喜好多倾向于那些装帧精美,插图精致,文字另类且充满伤感的青春小说。
  首先因为这类小说的作者多为与高中生年龄相仿的“80后”“90后”,这一点使得作者与读者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语言体系,彼此在身份认同上更容易走近,他们容易达成更多的共识。其次,在文本内容上,青春文学中有着永远的爱情与永远的忧伤。这些从文本中流淌出的甜甜的爱情与淡淡的忧伤,是每一个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心底一道不可言说的秘密,在高中学习的巨大压力下,许多懵懂的感情被压抑着,而在这些青春读物中,他们得以解放,他们可以沉浸在书本中以体味青春特有的青涩与欣喜。
  例如,春风文艺出版社在05年出版的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在宣传语中这样写道:“郭敬明2005年最新青春力作!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湿的回忆,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充满诡异色彩的文字,张扬的爱与恨的情绪宣泄,对于终极问题的追问与迷茫。一切青春的特质在此彰显,青春同龄人所有的认同感在此交汇。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多倾向于愉悦性、消遣性、快餐式的通俗文学文本。作为文化快餐,它不需要品味咀嚼。在内容上,他们不需要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多局限于青春期的视野范围内,爱情、甜蜜、忧伤、游戏……在形式上,他们喜爱的叙述方式和他们的内心情感表达一样,隐秘曲折,总是希望创造一种只有同龄人才知晓的“火星文”,不为大人们所知的语言,不为大人们所能读懂。这些文字似乎只在熏一种叫做情感的薰香,只将情感弥漫于空气中,不必在乎它的方式与浓烈。
  这些通俗文学文本在学生中更受喜爱是自然的,合理的。因为青春的特质决定了它不应负载过于沉重的包袱。试想一下,我们在高中阶段何尝不是喜爱那些通俗一些的文本,对周树人和文言文何尝不是感到乏味和枯燥,那些文章学虽是学了,但当时却并无多少深刻情感的产生,真正懂得理解,还是在成熟以后的回味之中才顿然领悟的。
  三、教师的位置
  教材专家们告诉大众:“教材变动的趋势或者说指导思想是使教材具有时代性,更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同时抓住前沿的东西。而且更加具有选择性,目的是培养多元化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
  专家们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孩子们也作出了自己的反应,而处于两者这件的教师该如何看待与把握这样一种变化呢?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中加入金庸小说的同时,教材编写小组还为了让学生为“学”武侠做些思想准备,特地在高一必修课中选入了《史记》中的《游侠列传》,目的是先把“侠”的概念教给学生。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新鲜的网络语言》也进入了新版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在编写人员看来,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这种新鲜事物谁也阻挡不了,它随时在产生和更新之中,我们选入这篇,也是表一个态――时代在发展,新的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比如“:-)”、“:(”等符号,符合孩子们的情感特点,在课文中向学生做介绍,这是很正常。他们迟早要接触,谁也改变不了,不如正确地引导。而这引导工作恰恰是教师在这场教材变革中所要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在这个地方我们由一个度的问题,我们可以通俗,但不可以低俗,这是我们所要坚守的底线。虽然我们在类似通俗文学中找不到远大的理想,深刻的批判,雄伟的抱负和激扬的热情。但通俗文学中亦有精神性与当下性可言。我们决不允许无厘头将我们的精神世界结构的一无所有。正如时下,凭借着强势媒体的巨大威力,一夜之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一句“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哼遍了大江南北,当幼儿园的孩童都在哼唱着“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时,我们不禁琢磨这些在社会压力与娱乐心态碰撞而变异出的流俗之作,究竟能撑上几日呢?而恰恰是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勇敢地以先知前瞻性为我们的学生指出俗与流俗决不相同。通俗文学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而那些低俗,流俗“文学”却是文学百花园中的毒草,我们必须与我们的学生捍卫我们文学的纯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