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我可否把你比作一个夏日] 我可否把你比作夏天
 

[我可否把你比作一个夏日] 我可否把你比作夏天

发布时间:2019-03-30 04:39:08 影响了:

  摘要: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在《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导言中说:“为梵高的一生找到史实依据的唯一途径,就是追随他的踪迹访遍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他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详细记述了温森特?梵?高追求爱情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过程以及他和身边劳苦大众之间的情谊。无论是梵高的作品还是他的传记,都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灼热,那是把心点燃才有的亮光和温度,一直延伸到读者心底里去,让久藏于心的严寒无处脱逃,让人有流泪的冲动。
  关键词:书评 梵高 欧文?斯通 《渴望生活——梵高传》
  奥威尔,在可以俯瞰瓦兹河那可爱的绿色山谷的地方,一束纤细的雏菊静静地倚在梵高墓边,旁边有一张纸条:“谢谢您,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的人生”。
  再次翻开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耳边仿佛又响起梵高执着的声音,“我作画的目的,是要让人们看到那些值得一看但并非人人都懂的东西。”不得不佩服斯通,在梵高去世四十年、文字资料又极少的情况下还能写出如此真实动人的小说式人物传记。对于自己的疯狂和执着,斯通这样解释:“我已经被梵高的生活经历迷住了”。把曾经或正在打动自己的东西展示给大众,让更多人为之震颤,梵高和欧文?斯通,他们都做到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或者说与梵高在一起的每个时刻,我都有种悸动的热情,好像心被填的满满的,渐渐发酵,在一个萧索的秋日,它溢出来,像一把七彩的伞缓缓打开,发出灼灼圣光,犹如一根根刺,直逼脆弱的深处,把泪水蒸干。梵高钟情于太阳和向日葵,他不止一次在作品中描摹着,海牙有几分神秘又有几分严肃的秋日黄昏,纽恩南教堂顶上淡而柔美的日光,巴黎火热的久久照射大地的太阳,还有阿尔旋转着的柠檬黄的液态火球。每一种阳光灼烤着梵高火红的头发,把他潮湿发霉的悲伤吸干,散发出雨后特有的草木的香气。这令我想起亦舒的一句话:“我可否把你比作一个美丽的夏日?”
  在亦舒的小说中,每每主人公心猿意马、电光火石间,总有这句话的影子,伴随着夕阳下浪漫的草地婚礼。可是梵高的爱情却好像清晨的露珠,每一滴都晶莹纯粹,却在欧洲灼热的阳光下,还来不及折射七彩的光就被蒸干了。斯通这样描绘啜饮爱情苦酒的梵高:“他用嘴唇品尝到了那不能如愿以偿的心愿被烧成灰烬后的苦涩。”梵高对爱极度渴求,到了飞蛾扑火的地步,恨不得把自己和对方都燃成灰烬,然后两堆灰烬随风纠缠,永不分开。你读过张抗抗《牡丹的拒绝》吗?“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恣情怒放”,开得倾其所有,开得倾国倾城,斯通笔下的梵高也是如此。海牙的梵高,尽管一事无成,可他仍然快乐满足,爱情让这个忧郁自闭的年轻人变得温和,在这里,他不是著名画商梵高家族的继承人,他只是乌苏拉的“梵高先生”,那个“娃娃们的天使”像一道阳光洒在他身上,每一个日子都被镀上金色。他爱得深沉又狂热,波涛汹涌有如一夜间千万朵玫瑰吐蕊,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这个可爱的姑娘。这样的他总让我想起顾城。因为顾城也曾固执地宣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也曾幻想“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他以澄明得近乎孩童的状态爱着这个世界,却以如此颓败血腥的方式离开了它。梵高的初恋也在一个潮湿的雨天,在一个被所有人祝福的婚礼面前瞬间崩塌。苦涩的泪水伴着雨水在心里聚积,慢慢酿成了一杯苦酒。梵高向上帝寻求帮助,可是博里那日的黑色金字塔并没有给他多少安慰,反而让他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韦森布鲁赫的说法——“艺术家都应当挨饿到六十岁。那时他大概可以画出几幅好画来”——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在黑面包和酸乳酪面前,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初恋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以后的日子里,梵高不断在身边的异性身上寻找乌苏拉的影子,无论是面对外表温柔贤淑内心保守固执的表姐凯还是天性善良却恶习难改的妓女克里斯汀,直到他遇到拉舍尔。我最喜欢爱着拉舍尔的梵高,不为别的,只为那时的他,完全是拉舍尔的“伏热”,而不再是别人的谁,五月的黄昏里,终于能像顾城一样拥有“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的坦然与心安。他跋山涉水,终于走出了乌苏拉投下的长长的阴影。梵高一生爱过四个女人,可我仍然要说他是一个专情的男人,难得他对每一个都是那么全心全意,让人不得不相信,爱着凯的时候,他是真心的,爱着拉舍尔的时候,他也是真心的。
  亦舒的《同门》里有一句对情侣经典的评述:“金瓶是秦聪的一贴良药。”爱情无疑是梵高的甘霖,在他干裂的双唇上重新滋长了生机,于是梵高的绿洲茂盛起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迷茫被长驱直入的阳光驱散,此刻他终于扭对了命运的魔方。斯通用坚定的口吻书写了梵高对绘画的执着——向日葵的花语是向往光明,并且有着阳光般绚丽至极的色彩,代表着对生的强烈渴求。梵高的心是一口喑哑的古井,对生活的渴望是深埋于地下的汩汩水流,一旦喷发,就如一杯深夜里独自品酌的烈酒,翻江倒海,把思绪和身体一起燃烧起来,驱使着他走遍东欧和北欧,每一处,都盛开金色的向日葵和温柔的蓝雏菊。
  感谢命运,在给予梵高重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予他不少良师益友。一直对他给予无私资助的提奥,做福音牧师时总是鼓励他的皮特森,从事绘画后常与他争辩的毛威,还有珍贵的朋友高更——那个“塔希提岛上的野魂”……读着《渴望生活》,我总想到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我时而对命运充满了怨恨,恨它赋予梵高一份天才的同时搭配了几倍于天才的苦难;时而又对命运充满了感恩,多谢它给了梵高如此难得的朋友。记得田泽克说过,“是爱,改变了这个世界沉闷的旋律,使之变得轻快鲜活;是爱,填补了梵高内心的空白,使他活在爱与恨交织,却又始终充满爱的世界。这,就是爱的意义。”无论是拉舍尔的男女之爱,高更的同道之爱,还是提奥的兄弟之爱,都给了梵高蜜一般的滋养,这滋养从他的笔下流出,十二朵向日葵带着蜜糖般甜蜜的味道,带着滚烫的温度,带着灼灼圣光,在暗夜里也能发出熠熠的人性光辉。书的封底印着周国平准确凝练的评价:“斯通的笔写出了梵高的灵魂——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的确,斯通用巨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再现了19世纪末荷兰那颗不落的太阳,温暖了两个世纪的读者。他在前言中强调:“永远要记住,是梵高的身世打动了读者,我只不过是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它”。这就是《渴望生活》的独到之处——读一本书,感受两个执着的灵魂。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