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纾解农村贫困的内生金融机制研究 组织落实贫困县什么机制
 

纾解农村贫困的内生金融机制研究 组织落实贫困县什么机制

发布时间:2019-06-16 04:36:15 影响了:

  内容摘要:在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演进的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内生性金融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表明,内生性金融非常有利于农村实现脱贫解困。这对于当前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的我国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不仅要正确认识内生金融在反贫困中的作用,而且要加快完善我国反贫困的内生金融机制,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关键词:反贫困 内生金融 正式金融
  理论演进
  农村金融理论经历了信贷补贴论、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发展阶段。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居民过于贫穷而无力储蓄,农村的资金普遍不足;非正式金融利率很高,往往具有盘剥农民的***性质,这会加剧农户的穷困。因此,该理论建议实行政策性金融。
  金融市场论则认为,农民及贫困阶层具有储蓄能力,农村不需要由外部注入资金,过高的资金外部依存度导致贷款回收率下降,而低利政策则会抑制储蓄。因而,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信息在信贷双方的分布通常是不对称的,农村信贷市场上的借款者比贷款者有信息优势,他们会利用此优势使得贷款者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于是,资金供给方通常采取信贷配给来规避风险。但配给制又带来新的问题:融资不平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利于收入分配和减少贫困。由此,该理论主张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较之前两种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打开了信息问题是困扰金融供给的黑箱。但是,依靠政府干预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其效果未必理想。因为从知识论的角度看,政府并不善于运用分散在不同时空的局部知识。因而,这可能会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内生金融理论积极发掘金融发展的内生原因,为理论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理论指出,制度因素是金融发展的内在原因,是决定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交易成本大小及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发展中国家通常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传统的农村社会与现代的城市部门并存,它们在诸多制度因素方面截然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城乡金融的内生演进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
  内生金融理论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普遍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的经济活动习惯于在一个小的熟人社区里进行,遵循着特有的信息传递机制与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因此,内生金融比外生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利用熟人社会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获取信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农村社区经济活动范围小,专业分工不深入,对信息的需求很少。即便人们有什么信息需求,也能很方便地取得。内生金融的供需双方生活在同一村落或乡镇,在这个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中,他们借助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交往互动等途径获取信息。换言之,社区成员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和流通性。因而,对于内生金融的供给者而言,信息并不构成其交易活动的障碍。他们比任何外生金融机构拥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更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和收益状况,从而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他们可以获得关于借贷、偿付能力或过去信贷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来控制贷款规模大小,在收获季节他们通常会直接到农业收获的现场,从而及时地收回贷款。
  (二)利用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及制裁机制来防范与控制风险
  一方面,村民们的交易活动建立在从熟悉中产生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无形之中部分地把风险高的交易对象剔除;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的习俗、惯例及家族宗族的影响力大,对潜在的违约者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很大程度上降低其违约的可能性。社区约束力越强,成员之间合约的履行率越高,借款者越发重视还款,以便与对方保持长期稳定的借贷关系。一旦还贷可能发生问题,放贷者会动用社会压力或威胁的方式对借款人施以强大的压力。其示范效应让所有存在赖账倾向的借款者望而却步,从而限制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进入信贷市场。
  (三)利用熟人社会的互联性来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放贷人与借贷人不仅在信贷市场上交易,而且在生产或贸易上也有联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佃农从地主那里获得贷款,而这种贷款是一种联接型的交易行为,因为农民在土地或劳动力市场交易中常与地主发生联系。例如,放贷者同时又是稻米之类的农副产品加工者,这种互联活动将允许他接受稻米作为还贷方式。放贷人还会接受非货币化的抵押品。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模式
  与此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进行农村金融方面的改革。这种改革支持政府发挥间接的作用,充分运用内生性金融机制,从而卓有成效地纾解了乡村贫困。实践证明,嵌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制度环境中的内生金融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以下两种模式尤为突出:
  (一)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
  穆罕默德·尤努斯于1976年开始在孟加拉进行小额信贷,这是一种减缓贫困的有益尝试,旨在向中低收入者提供无需抵押和担保的金融服务。198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小额信贷组织—格莱明乡村银行(GB)。GB创新地采取小组贷款方式—向群组而非向个人发放贷款,努力挖掘和利用社区中的隐藏信息。每个小组由五个人组成,GB依次向组内的个人发放贷款。若某一个小组成员赖帐,则其他小组成员将无法在未来获得信贷。这种制度安排促使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并排除那些风险很高的个人成为贷款对象,这无疑是给没有抵押的贷款提供了保险,借款人将会更有动机督促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安全的投资。借助于当地信息,风险高的潜在借款人被排除在小组之外,因而提高了放贷的准确程度。GB从最初借款27美元给42个贫苦农妇开始,到2007年10月一跃成为覆盖全国96%的乡村的庞大银行网络,在80511个村庄建立起2475家银行机构,为739万借款人提供服务,贷款总额达到65.5亿美元,存款储蓄7亿美元,还款率达98%。
  据世界银行调查,每年格莱明银行有5%的借款者实现了脱贫,迄今为止共有58%的贷款者业已实现脱贫。Pit和Khandker(1998)对其研究发现,累积贷款每增加100美元,家庭开支增加18美元;每多发放100美元,妇女的非土地资产增加27美元。Khandker(2003)的研究显示:小额信贷参与者的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和家庭净资产比非参与者要好,在帮助穷人改善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