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未来关系探讨】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未来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9-06-16 04:50:15 影响了:

  【摘要】资本的逐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促使银行贷款青睐大企业,这是银行贷款选择方向的内在因素;中小企业信用度、信息透明度低以及信息不对称和自身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是银行贷款选择方向的外在因素即客观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信息化产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大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且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会越来越少;银行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中小企业必然会成为银行贷款未来的主要目标。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心应从大企业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自身的融资环境,加强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不断提高资金效益,为筹集资金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融资关系
  一、中小企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及其金融支持问题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增加就业、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比大约96.8%,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创造了大约60%的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和不断壮大对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所获得的金融资源是非常不相称的。
  2010-2011年,受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银行信贷规模整体收缩,银行更多地倾向于把贷款发放给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对于信用等级低、经营风险大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则是难上加难。其次,民间资本的借贷利率很高,这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又不得不承受如此高的利息率和生产成本;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和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限制,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由于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无法及时补充血液,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60%的中小企业在4—5年内消失,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在危机中倒闭。中小企业如此高的倒闭率导致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时候会更加谨慎,甚至有尽量不贷款给中小微企业的情况,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上加难。
  二、我国中小企业获取金融支持问题分析
  (一)企业自身角度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都聚集在东南沿海的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区,大多是以亲戚朋友集资的方式建立的家族经营或者合伙经营企业。一是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抵御外部不确定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弱;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力低,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高;三是伴随着不规范的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体制,导致企业财务信息无法做到规范化、透明化,生产效率低下、企业收益不确定。
  2.企业信誉度低下和信息不透明
  小微企业的经营者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诚信经营意识淡薄,逃债、违约等失信现象时有发生,生产厂商之间拖欠货款严重;经常出现到期不归还银行贷款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中小企业整体信用不良,金融环境恶化。同时,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普遍存在财务核算不真实、乱做账,做假账等问题,缺乏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使得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难以把握。
  3.企业信贷规模小并且对银行有依附性
  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但频率高;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申请、发放环节较多,贷款审批时间长,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影响企业的最后还款能力,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影响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大部分中小企业需要获取资金的简便,意愿中会把目光投向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而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所要求的条件和融资成本都比银行贷款高的多。由于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企业就只能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当然也会有企业迫不得已通过民间资本借贷市场进行融资,可民间借贷的高利息率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一旦借款就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增加,如果经营失误便走向倒闭或者破产。
  (二)商业银行角度分析
  1.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因素
  经过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1年以来的欧债危机,银行基于《巴塞尔协议Ⅲ》和审慎经营原则,更加注重加强风险控制。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对于加快、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商业银行将风险放在经营原则的第一位,加强了信贷风险的控制,银行贷款的门槛也日益抬高。在各大商业银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对中小企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与大企业、大客户相比不会少,但更重视中小企业客户的风险。
  2.商业银行对于成本和收益的衡量考虑
  商业银行在研究自身发展战略时,会努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贷款资金的回报率,降低贷款资金发放风险。商业银行普遍认为,现在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收益太低,风险性却在不断增大。和大型企业的贷款成本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得多,中小企业的一次性借贷资金量少,但审批、发放贷款的基本程序与大企业都是一样的,造成银行的交易成本较高,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缺乏积极性。对中小企业贷款不符合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都受央行政策的影响,利率波动的范围较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狭小的利率波动范围难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央行存准率不变,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而市场风险较大时,商业银行就会把吸收的存款直接存在中央银行,以获取稳定的利差收入。因此,不愿冒较大风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三、我国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未来关系的思考
  (一)商业银行利润构成与企业融资相关性分析
  从银行实务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由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两部分组成。由于银行营业收入80%来自存贷款业务,因此,存贷利差成为银行利润主要来源。目前银行仍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政府在政策上继续推动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这使得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的议价能力上得到保证,银行业的利润和安全性进一步增加。2011年三季度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前三季度累计增加5.68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8万亿元,同比减少4409亿元。二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3万亿元,同比减少917亿元。2011年上半年银行业实现净利润7999亿元,其中二季度实现净利润5364亿元,环比增加2729亿元。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继续上升,达2.70%,利息收入占比从一季度的79.20%微升至79.30%,资本利润率也从22.40%升至22.60%。以下是2010年4季度以来银行业效益性指标汇总表(表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