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大舞剧”展现“小人物”] 小人物艾热
 

[“大舞剧”展现“小人物”] 小人物艾热

发布时间:2018-12-25 04:00:28 影响了:

  张继钢通过剧的意味来铺陈舞的意味,又通过舞的意味来张扬剧的意味,使这部舞剧始而诱人品味、继而耐人寻味、终而令人回味,也使我们真切体察到张继钢作为晋人对晋商的“人生况味”的品评。
  无边无际的沙海,无穷无尽的驼铃,阔大而空寂,单调而凄清……酸枣(这是一位普通山西少女的名字)在沙海中追寻着驼铃,又在驼铃中幻觉着沙海――因为在那儿跋涉着她的恋人……一位受感动的业余诗人禁不住当场吟哦起来:一把酸枣一把泪,一途驼铃悲情随。莫道痴心多苦果,拼将折翅比翼飞。
  “拼将折翅比翼飞”,是这对恋人真情至性的恰切写照。用舞剧来写照“情性”,《一把酸枣》是从酸枣送别小伙计开始的:帷幕拉开,扑入我们眼帘的恰恰是阻挡我们视线的城墙。这是一堵虽斑驳残损却仍然厚实凝重的城墙,在它的比照下,从墙根相向走来的酸枣和小伙计显得格外地渺小和孱弱。编导张继钢在这里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一把酸枣》作为“大舞剧”,讲述的是“小人物”的故事。人物固然“渺小”,但没有这无数个“渺小”,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正如眼前由一块块薄砖砌成的高墙。
  看张继钢创编的舞剧,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始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继而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的群舞。我有一种感觉,在梳理完舞剧的故事脉络后,张继钢用功最甚之处可能就是这些群舞。纵览一幕的饥童舞、团扇舞、伞头扇歌舞,二幕的算盘舞、读书舞,四幕的红灯贺喜舞、盘鼓舞以及五幕的大漠驼铃舞,我们可以看到,群舞虽然由舞剧故事的情节合理地推出,但相对于舞剧情节的叙述而言又近乎不合理地扩张。你怎么能想像,饿得东倒西歪的饥童能舞得错落有致;你怎么能想像,喜得兴高采烈的盘鼓能舞得悲愤有加;你又怎么能想像,走得坚定执著的驼队能舞得撕心裂肺……但这就是张继钢,是深悟艺术最根本的法则在于“对比”、在于“反衬”、更在于“逆转”的张继钢。
  看张继钢舞剧中群舞,你能首先发觉他的群舞都格外地庞大,大多都在20人以上。在这样一些舞段中,你经常能感受到一幅书法佳作谋篇布局的变化――时而密不透风,时而疏可趟马;时而寥若晨星,时而浓似晚霞。其次,你能发觉张继钢的群舞都格外地单纯,且大多以局部的单纯见长。如饥童舞单纯地强化街头饥童舔碗动态中头与碗的“亲密接触”,团扇舞则单纯地强化深闺女子串门动态中腰与臂的“扭捏作态”。于是便有了第三,你能发觉张继钢的群舞大多数都有独到的“创意”。张继钢群舞的“创意”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形之创,比如在一只硕大的盘鼓中伸出几十只握拳自擂的手,比如将儿童戏耍的“青梅竹马”点化为“沙海舟驼”;二是情之创,比如饥童舞“以乐写饥”的童心不泯,比如盘鼓舞“以喜写悲”以表现爱火不熄;三是意之创,在《一把酸枣》中最值得论述的便是那幕大漠驼铃舞――它不仅从形之“创”走向了意之“创”,而且实现了从氛围营造向命运笼罩的转化和深化。
  写到这儿,我们似乎理解了张继钢为何要这样来创编舞剧,因为性格的“可舞性”要靠“不可舞”性格的反衬来强化,双人舞的“叙述”要靠群舞的“不叙述”来托腔。当然,就一部比较成功的舞剧作品而言,张继钢通过剧的意味来铺陈舞的意味,又通过舞的意味来张扬剧的意味,使这部舞剧始而诱人品味、继而耐人寻味、终而令人回味,也使我们真切体察到张继钢作为晋人对晋商的“人生况味”的品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