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印象青海] 外地人对青海人的印象
 

[印象青海] 外地人对青海人的印象

发布时间:2018-12-27 04:19:36 影响了:

  穿过雪山,就是另一片天地。   我有点眩晕。   汽车在一望无际的山路间穿行,青山一晃而过,绿树一晃而过,碧水一晃而过,不会变化的,是头顶的蓝天,像透明的镜子,始终在我的头顶上高悬着。没有尘埃的阻隔,阳光一览无余地照射在地面上,绿树、青草、溪流都在阳光下静静地完成自己的事情。狭窄的空间中,我的眼睛如饥似渴,惟恐漏过一处干净的天空。
  这么蔚蓝的天空,简直无法想象和形容。鄂博、门源、大通,穿越蜿蜒的扁都峡,在通往西宁的道路上,一直伴随我们前行的,就是青海的天空。高高低低的山峦,崎岖蜿蜒的山道,茂密的松林是祁连云杉的地盘,大片大片的,远远望去,似乎是深色的青草将山间的阴坡全部覆盖。碧绿的草地从水边蔓延到高高的山顶,绿树和青草,似乎统领了地上的一切。洁白的羊群、黑色的牦牛,山脚下低矮的一两顶帐篷升腾着袅袅炊烟,青色的山峦在更远处起伏,和蓝天连接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天空呈现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纯粹的蓝,好像用最清澈的水洗涤过,用最细的网筛过滤过,没有一丝尘埃和浑浊,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似乎可以和天空合二为一了。头有点痛,胸有点闷,这是进入高原后必然的反应。
  油菜花还没有凋谢。在青石嘴,它们都在路边开放,那金黄的色泽如此纯正,用笔墨是无法描绘的。还有青稞,正在泛着银白色的光芒,于清晨的阳光下静静地招摇。那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和青稞的交响,金黄和银白,天蓝和草绿,除此之外,就是绵延的青山在无限地延展。一条公路如带,从我们来的地方迤逦而来,向我们去的地方蜿蜒而去,在山的拐弯处,向更远处消失。村落很小,只有不多的砖房在那儿摆放着,显得很是寂寥。当地的小贩走到车边,说着我们不太懂的话语,推敲半天,才明白在推销他的饮品。高原的天空如此寂静,在纯净的空气中,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沐浴和洗涤,人会瞬间神清气爽,还需要用香精和色素勾兑的各种饮料吗?
  车窗外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与我们曾经置身的环境不一样的世界。除了人类相对聚居的地方让我们熟悉外,我看到更多的是蓝天、绿树、草原和牛羊,很陌生,也很新异。山川河流都保留着亘古的原始,水那么清澈,缓缓地流淌;湖泊如此安静,在阳光下映照着蓝天。小鸟在飞翔,高原的雄鹰在天际盘旋,巡游着它的领地。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是绿草间璀璨的明珠,熠熠闪耀,草原上的帐篷是飘落在绿草间的一片云朵吧,飘逸而渺远,像一个不会醒来的梦境。在门源的小后河,我特意佩戴眼镜来观看这处明净的天地。这是一处在当地人看来不怎么出名的地方,但它的宁静和优美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小桥下,河水在无语凝噎,水体清澈,水底淡蓝色的沙石历历可数;水边,垂柳层层,灌木丛丛,飞鸟翔集;远方几处裸露的红砂岩发射着耀眼的光芒,而更远的地方,草山和蓝天相接,山之顶端,几缕残存的白雪是它的冠冕,显得无比优雅和祥和。我怀疑藏族的哈达最初的灵感就来源于此。端着盛满青稞酒的银质小碗,唱着悠扬的《祝酒歌》,淳朴的藏族乡亲虔诚地将哈达披在你的肩头,那是一种怎样的礼节?
  汽车远远抛在脑后的不止是遥远的距离,还有俗世中紧张的情绪和匆匆忙忙的俗世生活。
  到达西宁的当天下午,吃过鲜美的羊杂汤,在汽车中,我们是兴奋和焦急的。西宁至塔尔寺的高速公路平坦畅达,汽车风驰电掣,一路顺风。到了!到了!我看到了藏式寺庙朱红色的尖顶,还有满眼葱翠的树木。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据说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一代宗师宗喀巴诞生后,剪脐带时滴下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成名后,他的母亲便以此树为核心建成莲聚塔,1560年,莲聚塔左侧建成了弥勒佛殿,先有塔,后成寺,始称“塔尔寺”。从高大的山门开始,绿树一直延伸到山的顶端,而这些大大小小的藏式民居般的寺庙,就在树木的掩映中一直向山上铺展,似乎多得无法胜数。在逼狭的小巷中,与其说我们是慕名前来的参观者,孰若说是行色匆匆的猎奇者。壁画、堆绣和酥油花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我们只能匆匆浏览几眼,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重重的小院就是重重的寺院,也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截然不同的所在。祁连小叶杨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明亮的光辉,身披绛红色袈裟的喇嘛是这里的守护者,也是经营者,他们表情淡漠,在审查门票时,对所有的人都是漠然的。回望塔尔寺层层的金顶,回望葱翠的树木和蔚蓝的天空,我们匆匆来过,又匆匆远去,塔尔寺、宗喀巴大师的精神以及他母亲守望的那块青石,还静静地留在那儿,和多年前一样,氤氲在袅袅的柏香中。
  金银滩草原已经开放多年了,在更早的时候,这里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灵感的源泉。西部歌王王洛宾在20世纪40年代初,在这里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从金银滩、青海湖出发,唱遍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唱响海内外。和青海草原其他美丽的地方一样,金银滩是牧草的世界,这里有碧绿的草地、遍地的野花、翻飞的蝴蝶和蜜蜂,天蓝蓝,水清清。在高原上,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自然的恩泽。自然起伏的低矮山丘在不远处绵延,平坦的草地是各色花朵的世界。这一处和别一处有什么两样,是无法说清的,但阳光、草原、绿草、羊群,到处都是一样的。金银滩草原的特殊更在于我国震惊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就诞生在草原的深处,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的国防力量走出了遭受核威胁的困境,使曾经积贫积弱的祖国从此走上了自主图强的道路。在高大的原子城纪念馆,导游的语气无疑是自豪的,我想的是,这儿纯净的空气和世外桃源似的环境,应该给予了科学家们自主研发当时最先进武器以充分的灵气了吧。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仍然穿行在草原中。不用再抬头观望,也无须赘述草原的浩渺和美丽了,一样的青山,一样的蓝天,一样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洁白的羊群在绿草间缓缓移动,黑色的牦牛伸长脖子向我们张望。马背上的牧羊女是一位叫卓玛的姑娘吗?她的身影一晃而过,只在车窗中留下依稀的剪影和那顶孤零零的帐篷,像山水画中的远景,可望而不可及。过了一山又一山,山峦是草原,草原上是山峦,二者几乎分不出彼此,碧绿的牧草从平地到山峦,划出一道又一道弧线,是一道又一道绿色的波浪,绵延不绝,似乎一直连接到蔚蓝色的天边。
  在刚察大草原,我又看到了金黄的油菜花,它们是草原上燃烧着的火焰,跳跃着,翻腾着,比其他地方的颜色更纯、更明净。在空气纯净的高原,油菜花似乎憋足了劲,将最璀璨的色彩涂抹到了极致,在碧草的映衬下,那种金黄无以复加。在这种颜色的冥想中,不知不觉间,蓦地看到了一道蔚蓝色的青山,在远方,比蓝天更蓝,像一条用最蓝的笔墨涂抹的色带,高高地悬挂在蓝天之下、碧草之上。我没有见过比这更清澈的颜色了,壮观,大气,壮阔,无边无际。不,那不是青山,那是驰名中外的青海湖!常年生活在干旱的河西高原,这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广阔的水域了,波浪在翻滚,湖水一波一波荡漾开来,蓝天碧海,凉风习习,身后的草原上,牛马在静静地啃食着牧草。在这高天阔地当中,我是如此渺小,极目四望,我感觉到天地的苍茫无限和宇宙的豁达精深,只有人是尘寰中的一粒沙石、一粒草芥、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无语,将深蓝的色彩牢牢地、深深地留在心底,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
  三天的行旅如此匆忙,我似乎只是一名匆匆忙忙的过客。在蓝天、白云、绿草组成的纯净世界里,我只能是一名虔诚的朝拜者,圣洁的高原雪域可以洗涤我世俗的身心,完成一次梦幻的旅行,完满一段心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