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实践研究]
 

[美术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4 04:10:16 影响了:

  摘要:美术学科本身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中学生对事物感到有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一种无条件反映活动感性阶段,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认识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最终发展为持续终生的志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 活泼多样 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兴趣是人们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志趣则是最高阶段。中学生对事物感到有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一种五条件反映活动感性阶段,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认识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最终发展为持续终生的志趣,而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对获得知识本身发生兴趣。
  美术学科本身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课改要求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怎样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就要对教材做深入的研究,并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切入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上《心灵的关爱》一课时,从幸福的家庭照片导入,让学生谈谈幸福的感觉,然后展示身处逆境的同龄孩子的照片(残疾人、贫困生)用对比的方式引出他们更需要心灵的关爱。点出课题,然后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这些人时,你怎么对他们表示关爱。学生得出结果:前去探望,电话问候,赠送卡片、水果、鲜花等。我接着引导学生,在赠送贺卡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贺卡呢?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展示一部分从网上下载的各式各样的贺卡,让学生们从构思、版式、色彩、材料的选择上,还有其他的一些设计元素上分析并展开讨论。进而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心中已有自己喜欢的样式,就用我们课前准备好的材料,现在开始做贺卡,并把这张你亲自做的贺卡送给生病的同学或者需要帮助的亲人、朋友。学生开始剪、贴、画。这时候,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学生的心理要求满足了,实现教育与学者情感上的融洽和情趣上的共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觉参与活动。学生完成,最后提醒他们写上问候祝福的话语,让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友情和亲情升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应走出学科本位,让美术课程以活泼多样的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如何画“门”时,是以古今中外功能不同,形态各异的“门”为内容的课,教科书上展示的这些门,不仅仅是具有供人出入于不同空间的单一功能的建筑设施,更有一些是具有观赏性、纪念性、象征性及其他功能的门。这些大大小小的、多姿多彩的门反映着行行色色的文化现象,反映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以“门”这种富有文化含量的对象作为美术学习的切入点和载体,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摄影、或写生记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搜集图像资料,进行鉴赏,研究、分析、对比、进而以此门为题材进行表现和创造。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持续兴趣。
  三、积极引导作画的兴趣
  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地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这需要不断地激活性启迪和引导性启发式指导。
  若在教学活动一味让学生按教师的范画进行模仿,技能技巧虽然提高了,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却抹杀了。所以,我们要换位思考,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创作的欲望,让他们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形象,是他们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教给学生一些绘画所必须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图形、多种实物图形的认知等。如此,我们学生的绘画能力,指导他们将所掌握的能力与自己特有的幼儿绘画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对学生而言,美术绘画活动是自主性活动,不受教师的强制性干预,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能够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绘画活动本身来说,允许学生运用学生画特有的画法,尊重学生画的自由组织发展规律,是学生能自由自在的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那么,美术教学就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不分时空的自由想象,给所绘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化手法画一些人物、动物,就像画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做画的兴趣。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课程。美术教学就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学习,积极地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所感触的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比如前边说的做贺卡,真正达到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兴趣可以变成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这种情感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强调突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与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适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实践,研究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使之持久化,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