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理论初探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理论初探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发布时间:2019-01-14 05:01:05 影响了:

   [摘要] 在当今这个时代,创新的价值、意义,无论人们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何才能走进创新的天地?如何才能品尝到创新的甘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更“有价值”?就必须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升华成符合国际教育前沿,符合我国教育状况的理论,并将其发扬、传承下来。本文从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着手,对其成长规律进行了多层面的理论初步探索。本文论述的“内部原因”包括:“青少年自身生理成长过程中的创造力”、“青少年创新人才‘思维习惯’变动的心理标识”和“青少年创新人才‘学习方面’的规律”;“外部原因”包括:“师从名师”、“优秀的家庭学习传统”和“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优势”。
  [关键词] 青少年 科技创新 人才 成长规律
  
  科技精英成长规律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曾对1901~1972年美国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过详细研究,提出其成长的一般规律。中国学者也对1955~2001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成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教育占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今天,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探索尤显重要。
  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探索,要结合国际教育前沿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该理论认为人有:“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和“自然探索”八大智能。
  本文从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着手,对其成长规律进行了多层面的理论初步探索。
  一、“内部原因”
  本文所说的“内部原因”包括“青少年自身生理成长过程中的创造力”、“青少年创新人才思维习惯变动的心理标识”和“青少年创新人才学习方面的规律”。
  (一)青少年自身生理成长过程中的创造力
  从实践结果来看,许多青少年创新人才的确是在相关的科技项目方面有着自己先天的智能分布带来的优势。从青少年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内因方面来说,这种智能的优势,加速了他们在身心成长过程中,从共性的成长特点中“脱俗”成长,在良师的引导下,进而促成了他们的个体成长优于他人的成长。
  1.儿童前学龄期
  这一时期的创造力表现出五个特征:一是以惊讶和好问的态度对待世界,拥有得天独厚的体验能力,自发发展的兴趣十分广泛;二是在婴儿期到前学龄期的儿童都把他的周围环境当作新的东西来体验和发现,不受经验习惯等现成因素的影响;三是学龄前儿童遇事欠考虑,通常比上学的儿童更容易结合成整体,更加团结;四是大约在童年期结束时,批评的态度尚未形成或中是刚刚有所萌发。这时的儿童专注于世界,把世界与自己视为一体。五是儿童的创造思维还未受复合思维的影响。
  2.小学时代的创造力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创造行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个发展阶段是一个很少促进儿童创造力,甚至还起阻碍作用的阶段。
  3.青年时代的创造力
  青年时代是实现创造和发展创造力的阶段。青年特别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然后才是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和内容。这一阶段的青年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自我发现的初期阶段;二是自我发现;三是自我危机和创造力缺失。
  以上“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这些“青少年自身生理成长的创造力”的规律,在我们身边的创新人才、已经取得科技方面一定成绩的青少年身上也不难看出。他们不仅拥有这些普通共性特征,更拥有能够在良师的引导下,保护自己的原创造力的特点,从而使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至于随着个体的成长而泯失这些先天的共性以及他们自身的优势智能。
  (二)青少年创新人才“思维习惯”变动的心理标识
  我们从现在的青少年创新人才身上,能够总结出他们“思维习惯”变动的心理标识规律:
  1.这些青少年创新人才,他们的思维在整个中学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
  具备普通青少年自身“思维习惯”变动的心理标识。其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排优势地位,其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第一,能通过假设进行思维;第二,思维更具有预计性,能先列出打算,计划方案和策略,准备采取一定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第三,思维形式化,其思维成分中逐步地由具体运行长时期思维占优势,发展到由形式运算思维占优势;第四,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化。开始学会反省自己,使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正确;第五,思维能跳出旧框框。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开始追求新颖的、独特的因素,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性,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研发经验的直接支持。
  2.青少年创新人才“思维习惯”变动的心理标识
  青少年创新人才在具备共性的“思维习惯”变动心理标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先天优势智能,在良师的引导下,在思维上优化与普通青少年具有共性的“思维习惯”,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进而在创新方面更加优于同龄人。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住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的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14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17岁,正值高中阶段);并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与自己终身相随的积极的“思维”。
  (三)青少年创新人才“学习方面”的规律
  这些创新人才,他们在对于他们生活来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的学习活动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他们能够让自身的学习、探索,与自身的身心发展较好地融合起来;能在良师的研究性创新理念的指导下,谨慎客观地去除在学习活动中的机械呆板的现象,被动式、教条式的学习方法,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能够主动学习,在学习上“有目的”、“有选择”“能勤于思考”“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效果优于他人。
  二、“外部原因”
  外部因素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成长也有着与内部因素相同的作用,总结、分析现有的这些青少年创新人才,不难看出他们的外部原因规律。
  (一)师从名师
  “名将难寻,名师难求”。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关键的一环,对于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少年而言,一个好的老师胜过十年苦学,再好的资质,再好的先天优势智能,也要有良师的指引,可以说是更需要良师、名师的引导,才不会使优势资源白白流失而扼腕。每一个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背后,都有一个知识渊博、学识深厚、学术技能优秀、教育理念处于前沿的指导教师。
  1.名师的“创新指向”
  “创新指向”,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打破常规,采取一些新的方法或手段,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到有收获,同时还逐渐地增强着自己对学习的自信。这对于这些创新型青少年人才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从现实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每一个创新型青少年人才,他的导师都是具有非常强的“创新指向”意识的。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创新,尤其是引导有着科技智能的人才实现创新,实现并发挥以及拓展他潜能,就必须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名师“学习的有效性取向”
  “学习的有效性取向”,就是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习规定的知识,并科学、有效地内化和掌握它。教师能够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培养观察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究情感策略。
  3.名师“学习的智慧性取向”、“学习的快乐性取向”
  “学习的智慧性取向”与“有效性取向”是紧密相关的,学习中充满智慧,一定能提高效率。有这种意识的老师,他们喜欢学生勤于思考,对问题有独到见解,并能从学习中寻找规律。他们能强调鼓励和启发的极重要性,能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强烈、敏感的问题意识……这些对于青少年创新人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的快乐性取向”,是研究性创新理念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价值性追求和过程性期待。好的教师,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起来,快乐起来,主动起来,最终变成终身学习者。教育的价值是受教育者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独立地找到答案,能够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这就是青少年创新人才“师从名师”所获得的最为宝贵的教导。
  (二)优秀的家庭学习传统
  家庭作为社会的单元,是青少年启蒙的“处女地”,良好的家庭氛围,优秀的家庭学习习惯、学习性思维,都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一个学习型家庭,一个缜密思维的家庭,能够更加重视和理解青少年身心的全面、科学地发展;能够尽可能提供社会交往和教育的联合优势。
  三、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优势
  有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共同作用,就使得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身优势资源与外部优势资源的自然整合,这就如做“加法”,这些优势资源不断叠加在一起,不断整合,不断更新,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创新型青少年人才的成长、成熟……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为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于社会的主要任务。
  相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不断的教育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的总结中,能够在本职岗位上,为教育献上自己的身心,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1.
  [2][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3]陈吉明.创造力开发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4]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钱明辉等.研究性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