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如何缔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简述如何建立师生关系
 

【如何缔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简述如何建立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1:45 影响了: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内在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功能和对象没有变,而作为教育基本要素的师生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师道尊严转变成为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那么如何缔造新时代的良好师生关系呢?
  沟通――倾听,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在不同社会环境成长的几十个学生和具有不同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师共同组成了班级这个集体。班级学风的形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团结协同的班级集体构建,都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同学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认为某教师对他好,他就会认真地听这位教师的课,该科的成绩自然就比较好,如果学生认为某教师对他不好,则会以不认真听课来消极对待。在生产领域这种关系的强弱只会阶段性地影响生产率,而在教育活动中却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产生影响。
  沟通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要从“尊者”的神坛走下来,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他,愿意倾听他的讲话。为了取得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认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习惯,寻找沟通的介入点,架起沟通的桥梁。
  学生对一件事情的不满情绪,往往会用某一种载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如能及时发现并认真倾听学生,帮助其解决困难,学生也就会化解心中的不满情绪。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能够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使学生好学、好奇的天性充分展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期待――关注,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教化能力总是体现在师生的教与学和日常的细微行为之中。师生关系是师生交流思想、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会认为自己长大了,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的行为能力,却由于阅历的浅薄,各方面都显得还不是很成熟,会表现出一种激进、甚至是偏执的情绪。1927年梅奥著名的“霍桑实验”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正式组织(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群体)。根据这一实验,他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这一学说解释了群体成员之间精神、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和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同样的道理,学校教育的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在师生的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校的校风、学风的改善,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霍桑实验”的启示告诉我们,学生是“社会人”,他们有受到关注、受到尊重的需要。学生通过个人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一种“义气”自然而然地形成小圈子、小团体,梅奥称这种小团体为非正式组织,它是伴随着班级组织这个正式组织的形成而出现的,教师应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发展。思想道德上的影响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教师的真正威信是来自于他的道德素养和人格的魅力,期待和关注是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学生缺少教师的关注,会被认为是教师对他的漠视,会想出一些办法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如课堂中调皮学生,会对同学、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产生一些冒犯的行动等,教师这时应对学生实行冷处理,不宜当场采取严厉的指责性的批评,宜课后再处理或是采用教育机智化解。
  理解――宽容,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从霍桑实验的结果来看,正式组织的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也不是单纯的个人关系,而是一种人际关系。同样,教师职业不是出卖知识的职业,师生关系也不是一种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渴望教师的理解,喜欢能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坦诚相待的教师,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对知识的追求,还希望得到个人价值体现,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快乐。
  在一定意义上讲,不包含宽容的爱不是真爱,犯错误是每个人成长经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一个人总是在改正缺点和错误中走向成功的,教师要宽容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犯的“错误”,对这种“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给他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宽容,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促进师生合作的气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