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关于合作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合作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6:59 影响了: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它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把握不住合作学习的实质,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实际效果欠佳。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1. 合作学习的涵义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不一样,小组讨论主要用于课内特定问题的交流沟通、形成共识的共同学习方式,它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对于师生互动,一是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排除教师压制学生、强制学生学习的手段;二是教师和学生要善于合作,在完成学习任务中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兴趣和努力的一致;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生生互动,应着眼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获得用他人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促进抱负水平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2.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①混合编组: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可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可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男女比例适当,3~5人为宜,选好组长(学业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并适时轮换。
  ②小组目标的设定:共同的目标是形成小组凝聚力的前提和关键。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必须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角色轮换、集体奖励等手段创造和谐有效的学习环境和依赖关系。
  ③积极的相互依赖:就是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他们之间是“同舟共济”的关系,小组所有成员共同承担责任,组内没有竞争压力。只有小组总的目标达到时,才能达到个人目标;反之,也只有每个人达到个人目标,小组总的目标才能达到。
  ④个体责任:个体责任的存在是所有成员都能从合作学习中获益的关键。每个成员都应明确认识到个人的存在对小组的意义,学会对集体负责,主动参与讨论学习,克服消极等待或依赖别人的思想惰性。
  构建个体责任的一般方式主要有:保持团体的小规模(责任明确,避免“搭便车”);角色互赖(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分配任务;随机提问;个别测试(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
  ⑤积极的相互作用:为了达到小组的目标,组员之间彼此相互鼓励并积极促进。组员之间相互提供有用高效的帮助;在行动中表现出信任他人和值得他人信任的品质;给其他成员提供反馈,以提高他们的未来绩效;对其他成员的结论和推理过程提出质疑,以提高其他成员对所考虑问题的决策质量和思考深度。
  ⑥小组自我评价:强调由学生自己组织和执行评价的过程,并将其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措施。小组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小组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从而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评价的内容有:总结成功的经验;对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对以后小组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综上所述,只有具备了以上6个基本要素的小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3. 开展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合作学习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适用。例如:比较简单的认知任务,不需要合作学习;而较复杂、综合的任务,应根据不同的班级和学科特点对其具体方式加以适当的改造。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是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其作用难以互相取代。
  ②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如辨析概念性问题;发现规律性问题;操作、实验、探究问题;质疑、释疑、争论性问题等等。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质疑,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要围绕课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题量不宜太多,更不能散;讨论题的难易要适度,要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规律;讨论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思维含量),讨论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及逻辑性,以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和系统。二要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只有次数适宜,小组合作学习才能集中、深入,才能获得较高的质量。只有科学地把握“分”与“合”的时间,才能避免课堂的无序和低效。
  ③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一要树立“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评价理念。二要尊重个体差异的多元、全面的评价方式。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同时可采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情况及小组成员间合作态度与合作方法作为另加分的依据。
  4.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与角色
  ①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意义的认识:合作不仅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重要要求。通过建立以小组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技能: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搜集什么资料,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来搜集,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运用等。二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三是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良好习惯,如敢于发言、主动提问题的习惯;回答问题简洁有条理,注意力集中;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及时做好记录等。四是引导学生学会讨论问题,如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学会修正和保留意见等。
  ③当好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组织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
  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思考
  
  1. 只重形式,思维表浅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应该集中主要精力解决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或者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来自生活实际或者其他学科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枝节的、非本质的事物,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干扰,使之达不到既定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截一个几何体”时,教师课前让每位同学准备了若干个正方形小萝卜块和刀片,在明确小组分工及活动要求后由学生展开切正方体的活动。开始时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就有小组报告得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甚至三角形的截面,其他小组也先后有了相同的结果,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组成员间轮换着切正方体,没有新的发现,有些同学开始随意地切萝卜块玩。其间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也参与并指导小组的活动,在发现剩余时间不多时,简单地让个别小组代表发言后,更多地用计算机演示怎样得到四边形、三角形截面,还可以得到五边形、六边形截面等。这样的活动结果是老师“给”的,而不是由学生合作探索发现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思考: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该有丰富的数学背景,应该为学生所熟悉,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并应该具有多层次的活动成果。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可拓展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索与发现。哪些问题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学生持续关注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2. 放任自流,主导薄弱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这决定了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的主体性。因为参与活动的学生各有不同的经验与认识,在解决问题时,常会出现意见分歧,争论在所难免。所以常见课堂中“热热闹闹”,学生讨论“滔滔不绝”而教师不忍打断,“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事实上,由于数学问题的抽象、复杂、深奥,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理想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难以维系,这就需要教师做出适当、合理的引导和帮助,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的桥梁,及时调控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正确的轨道上。如上节课中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①你是怎样得到四边形、三角形截面的?刀片与正方体的面有怎样的关系?②你还能切出其他的截面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而引出数学问题:所得截面的边数与刀片经过正方体的面数有何关系?所得截面边长与刀片入口的角度有何关系?
  思考:首先,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和创设情境的职责,其次,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又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可以正面指导方法,也可以参与到某一小组中去,在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理解、观念或问题解决的策略,供小组内磋商、协调,以至整合为小组的合作成果。
  3. 关注结果,轻视过程
  数学学科的结论确定性特征使得很多教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自觉陷入“重结果轻过程”的旋涡。具体指两方面:①小组成员更重视问题的结论或结果而非问题的探究或解决的过程。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班的均衡学习已被少数几个学习小组的竞争学习所取代(小组内学习成绩好、性格开朗、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又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所以对小组成果的追求使速度成为优先重视的因素,而这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取代是无意识的。②教师只重视问题结果评价轻视解决过程评价。教师只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结果一致来衡量学生的合作是否成功,而忽略合作学习中的很多细节。如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思考: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教师应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学中还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解题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的,要让学生说出其思考过程,再作评价。对于在探索过程中专心致志、乐此不疲的学生和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动脑、不满足常规解答的学生,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激励的角度指出他们的不足,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能克服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误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合作学习更趋近于理性化,更接近于合作学习的本质,那么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应有的功效。(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